曾斌
摘 要 全媒体所具有的交互便捷性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直接冲击着学校教育。班主任须不断更新理念与方法,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学会处理亲子,建立高质量的家校沟通;积极参与学生的全媒体学习与生活,关注其情感与心理需求,强化价值引导;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和解决全媒体生活问题的实践机会,帮助其学会管理自己的全媒体生活,提升主体自觉,从而使全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生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全媒体;班级管理;家庭教育指导;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8-00-03
身处全媒体时代,我们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传媒等多种媒介获取海量信息;我们与媒体的接触延时性越来越短,事件往往可以同步直播;我们与媒体的关系不再是简单吸收,而是多向互动,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出者……全媒体所具有的这种交互便捷性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直接冲击着学校教育: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夹杂着具有碎片化特点的海量信息,在难以甄别的情况下,使得学生对于主流舆论和主流价值的认知面临扭曲的危险境地;而自由表达在带给学生渲泄情感与矛盾的满足感的同时,也催生了非理性的网络言论与行为;“人机”互动世界的虚拟性及其娱乐至上的不良风气,造成了手机与网络沉迷等问题。[1]这些都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班主任唯有不断更新自身的理念与方法,学会利用全媒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生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展现教育智慧和人性光辉,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全媒体生活中的家校沟通质量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发展时期,往往体现出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在现实世界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尤为突出。然而,借助全媒体独立的表达平台、新的用户体验、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广阔的话语平台等,让学生可以随意、自由地表达自我意识和情感激荡。这使得学生提前获得了成人的满足感和社会化的成就感,“成人感”提前来临。而这是学生在传统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难以获得的体验。
面对这一状况,班主任要在学校的德育阵线中主动出击,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从而提高家校合作质量,共同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可通过微信建立“班级家长群”,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与沟通。借助这一载体,班主任不仅可以与家长及时互相交流孩子们的情况,通知班级近期安排,提高家校合作效率;而且可根据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开展微课讲座,推荐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亲子沟通技巧与方法等,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青春期学生学习效率低是家长普遍反映的问题。对此,笔者在微信家长群开展了“读懂青春期脑的奥秘,助力孩子高效学习”的微课视频讲座。从脑科学的视角,解读青春期孩子大脑学习的奥秘,帮助家长深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学习特点;倡导家长要遵循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及规律,帮助孩子逐渐学会高效学习。
而如何增进亲子关系更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所面临的主要困惑。为此,笔者开展了“赏识孩子,做智慧父母”的微课,从学生的心声出发,以影片欣赏的方式引导家长展开体验式学习,使家长感受到赏识教育的价值;进而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家长换位思考,体会到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建立在赏识、尊重、理解和爱的基础上;进而鼓励家长学做智慧父母,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表扬和鼓励使孩子的心灵得以舒展、潜能得以开发。这样的讲座立足家长与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了家长的赞誉。每次微信讲座后,笔者与家长利用微信的语音聊天功能,一起继续讨论,交流心得,取长补短,一对一帮助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如今,在日常家校沟通中,向笔者诉苦的更年期妈妈少了,相约群里讨论分享育子心经的家长多了;被叫到办公室谈孩子种种状况的家长少了,相约群里学习感悟自我成长的家长多了。亲子关系得到了改善,笔者和课任教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支持。
二、积极介入日常学习生活,强化对学生全媒体生活的价值引导
全媒体时代下,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凭借多种终端设备来获得海量信息。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微博、微信、社区、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各种服务平台充斥着青少年的生活。中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对新鲜事物更容易产生好奇心,并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全媒体的便捷性与强烈的视听等感官刺激所带来的愉悦感,也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所欠缺的。这对日常班级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此,班主任要善于利于全媒体多元化平台的交互性特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全媒体学习与生活之中,了解和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关注学生的个体情感,满足其心理需要。例如,针对学生沉迷网络、沉迷于发朋友圈等现象,笔者利用班會课设计了“我的青春我作主”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辨析周边环境与虚拟网络的利弊,增强学生自身的是非判断能力,学会甄别、筛选信息。借助校级、班级的传播阵地,如集会、宣传栏、板报、广播站等,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与设计、制作内容。借此,让学生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对虚拟网络世界的信息进行分辨和选择,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近年来,学校注重以信息化平台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探索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翻转课堂。学生通过全媒体,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方面体验了全新的学习形式。借助这一平台,笔者尝试将翻转课堂形式引入德育课堂。
例如,在6月26国际禁毒日,笔者设计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德育课。本次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及危害,认识到要远离毒品,形成自我保护、珍爱生命的意识。针对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对毒品缺乏真实、直观认识,对毒品的真实危害缺乏认知的情况,笔者布置了课前任务——通过“电子书包”搜集相关知识,包括毒品的种类、危害、吸毒案例等,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课件;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分享与展示学习成果,进而展开深入探讨。如此,学生借助全媒体,自主检索和搜集相关知识与信息、案例等过程,本身就成为价值辨析的过程,让学生对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的德育课堂便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分享、自觉探究与价值辨析的过程,从而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提出困惑,与学生真诚交流互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现实中的人性关怀,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如此,才能借全媒体之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积极创设道德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管理全媒体生活的主体自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更频繁地利用网络来学习新知识,这是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便利。同时,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如色情、暴力等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全媒体带来的游戏、影视、交友等娱乐便利,导致了网络沉迷、网瘾、手机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问题解决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2]对于全媒体生活带来的具体问题,班主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的主体自觉,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全媒体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学会科学使用全媒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生活与学习。
例如,针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笔者利用班会课让学生展开讨论与辨析,学生最终投票决定,一起制定“智能手机管理责任书”,用制度来解决手机使用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制定了如下规则:
其一,为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正常通讯需要,经学生家长同意,住宿學生可携带功能手机(非智能手机)回校,不带智能手机回校。因特殊情况,家长提出申请,部分学生(非广州市外地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回校要签订《手机使用协定》,并由家长授权学校对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进行管理。
其二,学生在宿舍区域的规定时间(即除午休、晚寝之外的课余时间)可以合理使用手机。晚寝期间要将手机放入手机柜中。校园其他区域(教学区域、体育运动场所、食堂等)禁止使用手机。老师对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第一次对违纪分为作批评教育,第二次下达诫勉通知,第三次请该学生将手机上交,转交班主任老师保管。
其三,学生在任何考试中,不得将手机(无论关机与否)带入考场,否则均认定为作弊,除上交手机外,还要按照校规给予相应处分。
其四,在校期间,被发现使用手机浏览不健康内容或使用手机进行其他违纪违法活动的,要上交手机,按照校规校纪给予相应行政处分;违反法律法规的,报送公安机关。
其五,因违反规定手机被保管的,学期最后一天由违规使用手机本人提交书面申请后领回手机。有特殊情况的,可以提前申请由家长领回。
学生自主制定的人性化规则,不仅考虑了手机的正常使用价值,而且兼具价值引导和规范,从而能有效引领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全媒体生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唯有立足“育人”这一根本,真正秉持学生立场,加强价值引领,才能使全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生活,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全媒体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班主任,2016(3):9-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20.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州 510375)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