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
[摘 要] 顶岗实习作为学生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所面临的难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状况的调研,分析学生的实习现状,并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131-03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学生可以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可从在校所学的知识中找到理论依据。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今后参加工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顶岗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上各种难题,导致有的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基于对高职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状况的调研,分析学生的实习现状,及时发现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中的实训环节,供学校有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思考、改进。
一、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面向应届毕业生发放网络问卷4221份,共回收有效答卷4098份。样本数据的统计结果如下。
1.实习单位落实渠道:超过40%的学生是通过自己寻找到顶岗实习单位的,其次是通过校园招聘会(32.8%)或学校老师推荐(14.1%),通过亲戚朋友帮忙或校友、同学推荐的不多,而借助学校、二级学院就业网的就极少了(仅1%)。
2.落实实习单位花费时间:6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一至两周内落实顶岗实习单位,但仍有20%的学生花费了两个月甚至更长。
3.就业单位与实习单位一致性:44.2%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单位就是顶岗实习单位。
4.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86.8%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的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或相关。
5.实习期间的生活补助或薪资待遇: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生活补助或薪资待遇每月在1000元~2000元的占52.5%,2000元~3000元的占33.3%,超出3000元的占14.2%。
6.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长短:60%以上的学生实际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为1~3个月,4~5个月的占25.5%,5个月以上的有12.2%,而不满一个月甚至没有参加实习的只是极少數,不到1%。
7.现场师傅对实习的指导:80%以上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单位的现场师傅对实习的指导是及时的,只有4%的少数学生从未接受过指导。
8.校内教师指导方式:校内指导教师的主要指导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QQ(89.8%)、电话(57.9%)和微信(44.5%),亲临现场指导的约有20%。
9.校内教师指导频率:校内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的频率达到每周至少指导一次的占77.4%,两周或三周指导一次的占17.5%,四周或四周以上指导一次的占5.1%。
10.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对实习的整个过程,80%以上的学生总体上感觉是满意的,有17%的学生基本满意,不到2%的个别学生不满意。
11.实习改进方面意见:学生认为实习还需改善之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单位的实习环境欠佳(30%)、实习工作缺乏挑战性(29%)、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低(28%)。而在指导方面,希望得到改善的更多是实习单位的现场指导。
二、学生实习状况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结合实习学生代表的座谈以及实习单位的调研反馈,对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如下。
(一)学生实习环节中好的做法和成效
1.大部分学生思想上还是很重视实习课程的,大都认同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能深刻认识和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硬道理”,渴望自身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学生深刻体会到实习为自身提供了一次机遇,接触到真实的职场;有了实习的经验,自己在毕业时就能较快、较好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有助于从学生角色向职场人士的转变。
2.大部分学生接受的实习指导是比较及时的。学生顶岗实习一般安排两位指导教师,即企业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学校大多数指导教师都能较好地履行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实习的频率达到每周至少一次。在实习单位比较分散,不能亲临现场的情况下,主要指导途径是通过QQ群(借助网络平台的及时性较好)和电话指导。同时,顶岗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以及现场师傅对实习的指导也是及时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指导方式,有的主要靠前期集中培训,有的会在整个实习期间指定现场师傅带领实习生一起工作。大部分学生感到学校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所做的日常管理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交流更为便捷,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QQ群等途径及时反馈,并获得老师和学院领导的帮助。同时,对一部分实习单位的岗前培训或实习师傅的现场指导也是比较满意的。
3.大部分学生对实习环境和实习待遇可以适应和接受。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所在的顶岗实习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是对口或相关的;住宿和伙食条件也和其他员工同样或差不多,有的还有班车接送;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生活补助或薪资待遇因行业和岗位不同也有所差异。大部分学生对实习单位给出的实习待遇和工作环境还是能够接受和逐渐适应的。虽然有的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内容单调、辛苦,但实习单位一致认为:学生整体素质不错,心态较好,比较务实,踏实肯干,更能吃苦,能沉下心,适应性和稳定性较好。
4.大部分学生感到实习后真正得到了不少收获。调查发现,学校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顶岗实习后,自身得到了很多体验和锻炼,积累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在独立生存、生活能力、团队意识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数学生对自身的实习总体上比较满意,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有的掌握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的学会了与员工同事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有的积累了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经验方法,有的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忙碌、艰苦。
(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1.有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岗位不了解,实习很茫然。建议多开些专业导论之类的课程或讲座。
2.有的学生感觉学校里学的知识落后了,跟不上企业的变化。教材脱节5~6年,学校里培训时的实操与企业的实操相差太大。学校里教授的操作软件版本也低,企业实习时见到高版本的软件后,感到困难,力不从心。
3.现场实习有时一天的任务半天便完成了,剩下的时间闲着不知做什么。应该充实现场实习项目,提高现场实习成效。
4.实习时有时很难找到好的实习单位,在一些小的私人单位实习,效果也不好,答辩也很难通过。希望学校建立实习单位网络平台,对实习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为学生寻找实习单位提供借鉴,同时网络平台还可以作为信息分享的平台,参加过实习的学生借助这样的平台,把自己的实习经验、实习视频、图片进行分享,使之成为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三、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建议
(一)对实习学生的建议
1.企业在挑选实习生时,会把对学生的要求明确提出来。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建议不要来实习,免得学生实习时不适应,有心理落差。实习前如果不把条件讲清楚,或对实习条件有误解的话,后期学生的心理会有落差,不愉快。现在的实习中,几乎没有师傅带徒弟一说,大部分实习需要靠实习生自己主动地去学去做;同时,企业也期望实习生被安排到一个岗位后就能很快上手去干。
2.学生实习的目的要明确。实习方案、技术要点一定要弄明白;书上写的内容和实际操作的流程要搞清楚。虽然学校里学的内容能应用到现场的大约只有10%,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所学的知识点都可能用上,对个人今后的提升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同时,现场实际的东西多接触一些是非常有益的。比如,现场机械或材料要用到哪些也同样需要了解学习。
3.建议学生在实习前认真把握好实习大纲的要求。学生实习时,有些有心的学生会自己主动多看其他人(不一定与自己同一岗位的)都是怎么做的,多积累经验。有些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岗位将要干些什么,不清楚实习时该从哪些具体的事情做起。
4.有的实习生在技术上面问题不大(企业实习中反而用不上多少),而真正需要用到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却相对缺乏。实习生的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很多招聘单位的人事部门称“沟通、表达是第一能力”,学生要善于表现和推销自己。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辅导。实习生还要重视自己软实力的提升,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挫折调节力。
5.有的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工作态度,感觉与本科实习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实习生比较踏实,心态更好一点,稳定性较好。有的企业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后期培训,有自己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模式。此外,还对实习生设置奖学金,对实习优秀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
6.企业对实习生的期望是:有担当,能主动学习,会思考、总结,注意沟通影响,有团队协作精神等。企业告诫实习生:不要追求享乐,要增强服务意识;要有做一份事业的心态而不是打工的心态;要从一线做起,不要想着直接去做管理;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期待“以火箭速度发展”。
(二)对学校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未来的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要求越来越精。学校要尽力去培养一些复合型人才(如双专业等),既懂施工,又善于管理的,会被单位优先考虑。
2.重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对实习学生的引导很重要,要给他们详细的任务清单。希望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工程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具体任务试题库。建议学校在编制各专业实习指导书时,不能太笼统,不能只有标题,而要具体到结合实习现场的某一阶段,学生具体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哪些工作。要有具体的工作要求,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要其在实习中解决。这样,实习的任务可以做成题库,让学生选择。工程做到哪个阶段,对应选择完成哪些实习任务。从项目部反馈,制定相应的实习指导。
3.增加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尽管不同行业对实习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要求不同,但从走访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对学校教育方面的建议来看,都有个突出的共同点,即认同高职层次的学生在实习时,沟通、表达是第一能力。因此,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不仅要使其掌握专业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适当增加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表达能力、纪律及忠诚度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4.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学生的期望与企业的期望偏差太大。企业认为学生应该在基层,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多磨炼一下,立足基层,立足于岗位。但学生有认识上的偏差,总抱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都用不到。实际上,专业是要打通的,未必都对口,理论和实际也会有偏差。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平台,让企业把一些体现企业精神和文化的宣传和讲座带进校园,使学生在定岗实习前提早融入一种积极的氛围。
5.学校的专业老师要与实习单位加强联系。企业希望学校方面能多来走访、交流,希望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能够常来看看学生,倾听学生的倾诉,增进双方交流。建议教师到企业的挂职锻炼与带学生实习可以结合起来。为了让学生的“学”与“用”能更好地结合,建议学校派专业教师或任课教师到实习单位去和学生同吃、同住、同操练,在真实环境中去体验。
6.针对企业订单班级,建议企业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的设置中,由企业选择一些实用的课程让学生去学。有些教学大纲上制定的课程知识已经陈旧或不实用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真的用不上,应该学一些在今后工作时真正能用上的技能。企业渴望与校方深入沟通交流,需要有个过程和学校去商定如何培养学生。但实际到企业走访交流的主要还是学校二级学院里的副书记、辅导员等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侧重点仅在于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而不是他们真正能从企业学到什么。
7.实训或实习考核要严格,要逐个考核,过关后才有学分。实习评价上基本都是写好话,很难体现出实习的真实收获和成果,因此,返校后要重视考核。实习考核时要询问学生实习时都做了哪些事情,要以答辩或其他量化形式进行考核。要建立以过程考核为主的校企双方共同评价机制,形成包括学校、企业、实习学生、实习同事等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好地规范实习行为、激发实习动力,保证学生实习的有效性。
8.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巩固稳定实习基地。要使企业正确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加强顶岗实习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顶岗实習管理。对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本着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以服务为纽带,主动上门,真正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维系稳定的、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要鼓励实习指导教师深入不同的实习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实地体验,同时又可以对学生的就业单位或实习单位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设计一些考核指标,把实习单位划分成不同类别,以便向学生分类推荐。通过逐年的积累,不断地更新、完善实习单位数据库。
参考文献:
[1]邓东京,易素红,欧阳河,等.顶岗实习,怎一个难字了得[N].中国教育报,2015-01-19(6).
[2]李绍中,欧阳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38-141.
[3]王鑫,王琴.“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9(7):112-113.
[4]许跃,郭静.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92-96.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