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
摘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多学科的渗透来开展德育教学,提升德育成效。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绝佳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融入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下,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法研究
德育教育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关键的一环。通过德育教育,旨在对个体的思想观念形成正面的引导、指引,潜移默化下帮助个体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借助个体价值观念的全面提升,进而为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为道德观念约束作用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依托丰富的教育内容与新颖的教学方式,体现德育理念,并融入生活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在潜移默化之间渗透德育教育,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挖掘教材,广泛捕捉融入德育
我国传统道德中所倡导的正义、诚信、中庸、和为贵等思想,在现阶段仍有其积极的价值。而弘扬传统文化,恰恰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古诗词凝练优美,传递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体现着爱国、奋斗的积极精神,是可以适时展开德育的有效载体;语文课文中传递着正能量,是培养小学生勇敢观念、艰苦意识、正面思想价值观的可靠保障。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可以进行德育的内容,融入德育的内容,使教材内容得以升华,使德育教育有所依托,助力小学生成长。比如学习《司马光》一课,要将司马光勇敢、创新的一面传递给小学生;学习《嫦娥奔月》一课,要引导小学生体会嫦娥无私奉献、善良为民的精神。
二、立足生活,加强联系感受道德
在德育教育方面,不仅要让受教者“知其然”,更要使其“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在德育教育方面,不仅仅要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良好道德观念的价值和魅力。融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学习语文知识,渗透道德观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德育的环境并非刻意营造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援引生活化的案例,使学生明白在遇到不同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才是正确的,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聯系,使德育教学有了支撑,也更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为小学生所接收。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小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变化,培养其环保观念;宣传社会中正能量的人物事迹,提升小学生道德认知;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抓住生活化的契机,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三、提升师德,正面引导熏陶影响
注重自身道德观念的提升,以良好的师德来获得学生的认可与肯定,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形成正面的熏陶和感染。德育教育本来就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相信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影响下,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渗透下,在教师以身作则的熏陶下,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升。
教师对道德的理解与感知,会影响小学生对道德的看法,教师在口语、识字、习作等各个方面对小学生的教育引导,也会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形成影响。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成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握识字教学、口语教学、课文学习及习作教学的不同契机,积极展开指导,落实德育,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教师正向的引导与指导,为小学生搭建道德水平提升的平台,帮助小学生解答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结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绝佳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融入德育、融入生活理念彰显道德、提升教师师德实现熏陶等措施,全面提升了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侠.“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J].陕西教育(教学),2018(9).
[2]步杰.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