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高职中小型网络组建技术课程为例,围绕“网络组建”这一问题,以真实网络项目工作过程为学习主线,以网络公司角色体验为内容亮点,以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思政要素,以蓝墨云教材建设为载体,借助于蓝墨云班课、省在线精品课程等信息化平台,进行“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形成了面向企业真实的情景式教学模式,有效达成了网络组建的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蓝墨云;“互联网+”;生态营造;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104-02
一、基于蓝墨云的“互联网+”课堂内容生态营造——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1+N课程包开发
本课程从工作岗位出发,构建了“基于STS教育理念的1+N课程包”课程体系,体现以下特点[1]。
1.课程目标多元性,以能力培养为主,培养网络工程师复合型领班人才。
2.内容综合性,实施真实网络工程项目、工学结合项目,难度循序渐进。
3.结构开放性,建设课程资源库,每学期都在更新课程教学案例。
4.构建重过程全面性评价模式。
解决了传统教材内容落后、脱离社会的问题。本课程一共包含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小学校园网组建、企业網络升级、城域网组建,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根据“基于STS”模块化课程理念,通过中小型网络的组建,实施基于项目的工作过程,调研—设计—实施—评估,4个工作过程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如文末表1)
二、基于蓝墨云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生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
确立了“实战沙盘、角色扮演、理实结合”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实战沙盘教学模式为主、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辅。组建项目团队,实施真实网络工程项目,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课堂中学生合作探究,体验真实工作岗位,学生参与积极、主动;理实结合,解决了传统高职课堂学生学习理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2]。
三、基于蓝墨云的“互联网+”课堂生态营造——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思政融入氛围营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优秀企业文化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氛围的营造
在蓝墨云中开辟优秀作业展示区,每次课前分享学生的优秀作业,表扬作业优秀的作品和态度认真的学生,课堂自然融入思政教育,来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岗位、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互联网+”学习环境营造
通过蓝墨云班课+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进行授课,同时使用蓝墨云班课云教材和活页式教材。
(三)网络工程师领班人才培养的氛围营造
创建项目经理钉钉群,由每组的项目经理督促、提醒学生作业和项目完成情况,并和老师讨论解决问题;在蓝墨云轻直播/答疑讨论区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作业问题,从而培养项目经理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网络工程师领班人才培养。
(四)有效学习的课堂氛围营造
1.模拟网络公司氛围营造——合作学习、竞争机制的营造
全班自由组合分组(4~6人一组),分别成立公司,每位成员确定职位(销售、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角色),在蓝墨云平台公布每个学生在公司内担任的职务,培养责任心。
2.差异化分层教育,一个人都不少的学习氛围营造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作业设置选做和必做,进行分层教学,通过蓝墨云平台进行监督[3]。
3.营造老师一直与你同在的氛围——加强蓝墨云平台师生互动
通过云班课私聊、答疑讨论、作业点评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以任务6中标—售前制作并讲解项目解决方案为例,教学实施过程2个课时(项目实战沙盘教学模式)。
4.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强化考核过程动态管理
课程注重评价全面性(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模式),通过蓝墨云在线云课程全程动态管理学生,对学生每一堂课的在线测试和在线作业进行实时批改、点评,使学生实时观察自己的成绩与排名,排名的经验值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经常表扬排名靠前的学生,或者排名进步较大的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整个过程中完成的成绩都将作为最终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从而改革了传统考核模式,过程任务的有效考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基于蓝墨云的“互联网+”课堂生态营造效果
(一)学习兴趣和效率显著提高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上交作业,作业上交率基本达到100%,蓝墨云最高经验值比之前班级翻一倍。
(二)学习目标达成度明显提升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做好每节课的学习单笔记,通过蓝墨云平台进行督查,布置每组合作完成项目解决方案PPT,线下上课时展示汇报,学生的作业和笔记经常会带来惊喜。
(三)教学成效显著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显著增强,该课程教改成果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高校首批“翻转课堂”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省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该课程被入选2020年校线上优秀教学案例,教学改革的成果对我校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建设起到了辐射作用。
五、结语
本文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每堂课全程采用蓝墨云在线云班课,实现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教学微课、动画视频和课前预习任务,课堂布置在线实时任务测试、在线作业以及在线学习讨论,利用在线云课程对学生进行过程动态考核,有效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营造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守雷.STS教育:高职课程改革的新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53-56.
[2]娄淑敏.高职组网课程领班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8(14):147-149.
[3]马常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20(3):111-11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