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伯奔吴,三让王位,至德无称,名昭天下,恩泽后辈,启迪世人,意义重大。
关键词:太伯奔吴;太伯;仲雍让贤;西吴;东吴
一、关于“太伯奔吴”的历史梗概
据《竹书纪年》记载,殷武乙元年,邠迁于岐周。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由于岐周大地位于洪积扇平原地带,土质肥沃,日照充足,水源丰富,南面的秦岭山脉挡住了自南而来的大雨,北面的岐山山脉隔断了自北而来的风沙和戎狄族铁骑的侵略,给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宁而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所以周国国势日升,不断强大。
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亦可称泰伯),次子叫仲雍,少子季厲为太姜所生。为了表示姬周族臣服于商,共同对付鬼方等戎狄部落,保障姬周族的生存和发展,季厉娶商朝贵族中的大家族任姓挚氏之女太任为妃。太任贤惠有德,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姬昌。姬昌聪慧异常,相貌奇伟,颇有王者风范,深得古公宠爱。古公有意要将周家天下传给姬昌。但按照当时氏族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的父亲季厉排行老三,最后自然没有资格承嗣王位。这势必导致姬昌不能继承周家天下。古公既不愿违背宗族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给孙子而终日忧闷,郁郁寡欢。有一天,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闻听此言后,才知太王欲立少子季厉以传位于姬昌。为了顾全大局,实现父亲的心愿,太伯、仲雍便以上山采药替父治病为由,跑到今周公庙南的叩村住了下来。
据《竹书纪年》记载,太王时期,叩村属古卷阿地区,此地区归毕程氏部落管辖,还没有被周部族臣服。太伯和仲雍以为这里和岐邑是不同一个部族,而是两个天下,可以避过太王和王季的追寻。过了几日后,他们感到这里距离岐邑(京当的贺家)太近,只有四五十里路程,半天就可找到。他们还怕毕程氏族的头目将他们行踪进透露給太王,于是他们又向西直走,一直到今宝鸡西镇吴山,才停了下来并在这里发展壮大。
太伯入乡随俗,文身断发,把北方的先进农耕文化和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发展水稻和渔业生产,深得当地土著人的拥戴,建立了吴国,并被推为吴国国君。由于太伯老年无子,他死后由仲雍继承吴国王位,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太伯奔吴”,“三以天下让”的感人“至德”故事。
二、关于孔子“三以天下让”的解释
孔子在《论语·太伯》篇中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意即太伯可以说是品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了,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人们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称赞他。
对这段话中的“三以天下让”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一是太伯将周国的天下让给了更贤者季厉。二是季厉被商王文丁害死后,太伯完全可回周国接替王位,但他没有回来,而是自强自立,在江南创业,又把周国王位让给了颇有王者风范的侄子姬昌——周文王。三是因他老年无子,而将吴国的国君让给了其弟仲雍。
三、关于西吴、南吴和东吴
从太伯创立吴国,传到第五代时,周武王灭殷建周,到处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这时,周章已做了吴国的君长,因此周武王就正式封他为吴国国君。同时又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的陪都洛阳北面夏朝的都城遗址,被列为诸侯行列,这就是虞仲。这时,西吴——宝鸡吴山,东吴——洛北虞国,南吴——江苏无锡的梅里,即三个吴国已基本形成。中原的虞国灭亡两代后,荆蛮地区的吴国又在寿梦的带领下逐渐强盛起来,开始自称王。经诸樊、合祭、余昧、僚、阖闾、夫差,最后被越王勾践彻底打败了吴王夫差,使荆蛮之吴灭亡。我们所说的“太伯奔吴”主要是指荆蛮之吴,即南吴。
1954年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就是记载周康王某年四月丁未日去宜地,在祭祀悼念完武王伐远商,成王省东国的创业功德后,又将原来虞侯夨改封为宜侯夨的事情。从宜侯夨簋的铭文看,宜侯夨就是指吴太伯后第十五周繇。
四、关于叩村太伯庙
太伯离开古卷阿南的叩村之后,还多次从宝鸡吴山和无锡梅里派使臣回叩村住几日了解周国的国情和发展情况。特别是武乙二十四年季厉带领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后,又于文丁五年建程邑(在周公庙),作为岐邑的陪都了。特别是南吴国和东吴国派来祭祀的使臣,先要走到叩村太伯庙,敬奉了太伯却步而止,从这里起始,三步一叩首,五步一礼拜,一路亦步亦趋,毕恭必敬,一直叩到卷阿圣地。
原来的太伯庙因做小学,现已损毁,人们只找到了一个“至德无及”牌匾。现在,新迁的叩村太伯庙在空旷的原野,设计要高起点,超前,占地不少于15亩,包括山门三间,“至德无及”殿五间(主要展出太伯“至德”事迹)太伯正殿三间,东为仲雍正殿三间,西有王季正殿三间,后为古公亶父和德姬、太姜殿,东为佛爷殿,西为财神殿,“至德无及”殿和太伯殿中间有钟鼓楼和铁塔。三门前有戏楼和广场(停车场)。并修建两条大道:一条通周公庙,一条通西周文化大景区(北郭村)。
五、关于“太伯奔吴”的历史意义
“太伯奔吴”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对后世的影响很深,主要有四个方面:
1、太伯奔吴,主动让贤。周太王晚年时看到殷商始终是周人生存和发展的大敌,就考虑从加强姬姜联盟,以稳定根基的目的出发,让少子季厉(母亲太姜乃姜族贵族之女)继位,并要他同商朝大奴隶主贵族中的任性擎氏通婚,娶太任为妻,从而建立起牢固的统一阵线。这样以来,也能保证贤能聪慧,颇有王者风范的孙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能够顺利接替,继承王位。太伯、仲雍十分理解父亲的苦衷,为顾全大局,兄弟两双双逃走。
2、太伯奔吴,经营南土。著名历史学家徐钟舒先生认为,周太王时的周邦国还很弱小,无法与强大的殷商王朝分庭抗礼,正面冲突,于是,太王先择抵抗力最小而又与殷商关系较疏远的地方进行殖民统治,以逐步培植国力,所以他被太伯、仲雍沿江汉而至吴。他认为:“太伯、仲雍之在吴,即周人经营南土之始,亦即太王剪商之开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古公派去也好,太伯、仲雍主动逃奔去也好,使周人的版图扩大到长江以南地区。
3、太伯奔吴,乃吴文化始祖。太伯、仲雍到了梅里以后,首先走乡随俗,“文身断发,裸以为饰”,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化一体,并把周原先进农耕技术、物候知识和先进生产工具带到梅里去,并带领民众修筑了伯渎河,以防水旱灾害,造福当地人民,从而推动了周文化同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和发展,产生了江南的吴文化,也促进了梅里和无锡地区的水稻、渔业生产发展。
4、太伯奔吴,树立让国典范。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是王位的当然继承人。但因“季厉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厉以传昌。”所以,太伯和弟弟仲雍一起“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让季厉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太伯这种不重君位,不把国家看成自己的私产,而看重的是他能顾全大局,以国家的安定团结为重,以黎民百姓的利益為重,不愿因为争权夺利而酿成宫庭政变,甚至发生战争。太伯这种“让国”精神,是儒家所崇拜的理想道德,也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局面和道德风尚。太伯这种让国精神为历史,为国人,特别是为当国者树立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和榜样。这种让国,至德无及的精神,可以臣正世风,为百王立法示范,使人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清明和发达。
历代帝王被太伯忠于国家,孝于父皇的“奔吴”开拓创业精神所感动,出资修建无锡太伯庙和墓。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4月,桓帝就派吴郡太守糜豹负责修筑梅里村太伯墓道茔门。糜豹不但修了太伯墓,还扩建了太伯庙。墓和庙就建在鸿山的山坡上。并确定50户作为至德庙的“扫洒”,再分排100户作为专职的太伯墓守卫,还任命吴如胜为奉祀侯,作为太伯庙的主祀官。北宋太平兴国(公元978年)又赐墓旁苗田223亩,田的收获作为祭祀经费。宋仁宗又加赐绕墓田100亩,每年收成并入墓地使用。元初元贞元年(1295年)元成宗在苏州至德庙祭太伯。到元末至治2年(公元1322年)元英宗还派察牢贴木儿祭祀吴太伯。明朝建立第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把吴太伯的“让国”精神同历史上那些为争权夺利而父子相仇,兄弟相残,母子相欺,以至发动阴谋政变的丑恶现象相比较,就封吴太伯为神,春秋两季进行祭祀,还亲自写了祝文:“三让至德,民无可称,周基八百,由斯而成。”朱元章的这个16字祝文,不但概括了孔子的话和太伯的历史作用,还隐含了明王朝在感情上的寄托和希望。经天启、康熙、嘉庆年间修葺,使太伯庙和太伯墓规模非常宏大,楼台亭阁和各种殿宇极其齐全的江南古迹。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将三十世家的第一篇列为《吴太伯世家》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
[1]《竹书记年》
[2]《论语.太伯篇》
[3](清代和民国岐山县志)
作者简介:
任永娟,女,本科,文博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