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讲课堂的构建探究

2020-08-19 05:05朱徐来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意义现状

朱徐来

【摘 要】学讲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如何构建有效的学讲课堂,一直是诸多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概述了学讲课堂的概念,其次揭示了构建学讲课堂的重要意义,然后简述了当前小学语文学讲课堂的构建现状,最后探究了小学语文学讲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讲课堂;意义;现状;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94-02

传统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反复讲,学生依然不会的情况。教师很无奈,找不到原因。而部分学生也会把自己学不好、考不好的原因归咎于教师没有讲好或者讲到。最终造成了“教师不讲不会,教师讲了还不会”的现象,课堂成为教师的演讲台,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学习机器,短暂的机械记忆之后,便消失无踪。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而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也导致学生逐渐不习惯动脑、不习惯思考,遇到问题时只会依赖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推行“学讲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积极探索。

一、学讲课堂概述

学讲课堂,本质上是一种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

式[1]。其核心概念是自主、合作、探究、互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思考、辩论质疑等学习方式,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借助“做、讲、练、教”等方法,用自主思考得出的结论相互解疑答惑,从而在知识输出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二、构建学讲课堂的重要意义

学讲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所推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方面。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讲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教师作为主体,围绕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开展,使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着沉默的角色,缺乏发挥的空间和舞台。久而久之,学习于学生而言,不过是听课、背诵、记忆、做题和考试,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而学讲课堂的本质是将课堂的关注目光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始真正地关注学习本身,而不是忙着背诵和记忆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也开始真正地关注自己的学习状态,对所学知识是能够理解抑或学不明白。

在这样的动态变化中,学生能够从全然不同的视角挖掘学习本身的吸引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在新奇愉快的氛围中重拾学习的热情。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学讲课堂要围绕学生的一举一动开展,使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交流和探讨等,都如掷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般激起阵阵涟漪;让在学海中畅游的学子能一窥水面下的精彩世界。

(二)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感

学本课堂,有助于划分学习责任的归属,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感。传统的课堂大多由教师完全承包,学生成为了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婴孩,被剥夺了咀嚼知识的权利,而是由教师代劳将知识嚼碎了再投喂。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也滋生了学生学习的懒惰。最终,学生学没学好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教师教没教好。学生仿佛和学习这件事情脱离了关系。而学讲课堂就是要将学生和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学讲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学讲课堂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互助,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学生自主动脑、自主投入、自主思考。学生在学讲课堂中,逐渐接过原来由教师背负的责任,真真切切地將学习作为自己的事情甚至事业来努力。责任的回归与明晰,可以消除学生的懈怠心理和懒惰思想,让学生在压力下产生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出斗志和魄力。

(三)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可塑性

学讲课堂有助于挖掘学生学习的韧性,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可塑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一站式的知识投喂,也许学生能在这一刻获取知识。但是在课后、或者考试后,这些知识大多就成了过眼云烟。除去课本上的考点,学生其他方面的收获甚少。而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十分广泛,文本性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其实意义并不大。

三、小学语文学讲课堂的构建探究

针对当前现状,本文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小学语文学讲课堂。

(一)引导学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奠定学讲课堂的基础

课前准备工作不仅指教师的备课,也包括学生的提前预习和资料查阅准备等。教师的准备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内容资料的准备、课程实施计划的设计、课堂互动方式的筛选等;另一方面是提前指导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预习。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明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导入、过渡、收尾等各环节。而学生则需要在预习过程中初步了解该堂课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上查阅相关的资料,为讨论环节准备素材等。

如在《雨的四季》的学讲课堂开始前,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备课工作。如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审美、审美有哪些规律和法则,以及语文作品的概念,同时在实例中促使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审美意识。教师还要设计好教学思路并提前做好教学PPT。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除了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以外,教师可以抛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生活中有哪些语文作品、这些作品又分别有什么特点等。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在群里面和学生,探讨生活中发现的语文作品。

(二)小组分工合作积极交流探讨,搭建学讲课堂的骨架

小组分工合作是构建学讲课堂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也确实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学讲课堂,强调“学进去,讲出来”。而讲出来的对象可以是其他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自己。小组合作,可以搭配不同的分工与配合,以便让参与者通过合作都获得收益,实现共赢。但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并不是完全处于隐身消失的状态,教师依然要肩负起指点、督促的责任,如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认真倾听思考、是否相互探讨、是否有意气之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恰当引导。

学讲课堂的主旨是激励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快乐学习。学讲课堂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并促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并结合小组分工合作,促促使学生积极交流探讨。

【作者简介】

[1]孙红霞.发挥教学语言艺术  构建鲜活语文课堂[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1).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意义现状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