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
【摘 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行为也很容易冲动,叛逆心比较强,如果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地进行限制和约束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初中生对班级管理产生抵触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本文概述了柔性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柔性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生;班主任;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50-02
初中是小学到高中期间的过渡时期,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等,应用柔性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觉性,进而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柔性管理概述
所谓的柔性管理指的是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人性化的管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而使学生的个性以及特长得以展示;减弱对学生的强制性,从学生的情感、心理、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出发,让班级管理的效率最大化[1]。柔性管理能够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进而凝聚班级力量;能够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学的效率更高。此外,在柔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班主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初中班主任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经常对学生采用强制性的限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很多班主任会制定严格的班级制度,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惩罚,这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还会导致学生更加叛逆。同时很多初中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缺少清晰的认识,不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使得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样不利于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柔性管理方式,能极大地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色,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
三、柔性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人性化管理
首先,对于传统的初中管理模式必须要加以更新和完善。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严格的制约管理转变为自主化与人性化的管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其次,应该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融入初中学生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特征、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为其设置适合的管理措施。最后,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学生作为管理主体,优化管理体系,融合更多新元素与新模式[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的便利性优化对学生的管理,有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使学生产生对班级管理的新认识,消除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抵触情绪。如班主任可以利用QQ、微信等渠道及时与学生沟通,详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很多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这些社交软件则为班主任提供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便利渠道,拉近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后续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渠道,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管理中,如利用留言、评论等方式,能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不足之处加以
改进。
(二)保证班级管理的民主性
保证民主性能够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与高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首先,班主任应该充分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因素等,为设计管理方案提供依据。班干部的选拔也应该民主化,让学生自己选择,可以公开竞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3]。其次,运用柔性管理方式時班主任还要以“朋友”的身份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更加细心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对强制性的班级管理方式加以转化,通过更加民主的方式,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还要合理评价学生,不能仅仅使用批评的方式否定学生,要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只有将鼓励教育和批评教育相结合,掌握评价学生的尺度,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
(三)加强与家长的互动,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班主任需要对每个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但是目前很多初中班主任对学生不够了解,并没有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设置适合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时部分班主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少,使得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阻塞,并不知道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特长爱好。有些教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总结管理的方案。这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使学生不愿意接受管理,随时都想要突破学校的约束,并且难以展现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4]。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时,班主任不仅需要在校期间做好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要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征和性格,并在家长的协助之下,共同制定柔性管理的方案,让柔性管理能够得到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同时班主任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班主任既可以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也可以借助家访、亲子活动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延伸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渠道,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总之,柔性管理,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成长特征,能够让初中生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极大地提升了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应该对柔性管理有全面的认识,然后在管理中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确保班级管理的民主性。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与家长交流意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参考文献】
[1]陈刚,张培立.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4).
[2]林义礼.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
[3]沈彩华.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
[4]汪东君.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