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高尔夫选项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0-08-19 00:59陈革姚鹏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尔夫校企合作课程

陈革 姚鹏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新型办学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理论教学与实践中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培养具备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所需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本文以黄山学院为例,对其高尔夫选项课程的实践进行分析,对校企资源整合、优化高尔夫选项课程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对高校高尔夫课程教学改革以及为培养社会所需的高尔夫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尔夫;课程

本文通过对黄山学院高尔夫选项课程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和发现其合作模式现存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帮助黄山学院结合当前课程设置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及自身发展阶段,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校企合作模式,从而提升黄山学院高尔夫选项课程的科学性,并对目前所拥有的企业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体现。

1.高尔夫课程“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

1.1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相较于其他的人才培养途径而言,高校拥有优越的教育资源,是培养高尔夫专业人才的主基地。在学生的通识教育、基础专业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中,优良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与保障。但是,由于高尔夫专业场地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此时将高校和场地设施齐全、经营运行成功的企业双方联合起来,各取所需、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和所长。学校可以利用企业所具备的高尔夫专业场地设施来开展高尔夫实践教学活动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企业也可以对高校所输送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学生进行选拔和培养,以满足企业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汲取到未来工作中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尤其是对高尔夫专业来说。由于在高尔夫高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的要求特别高,而且尤为关注和重视对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和岗位职责进行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则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成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1.3有利于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与合作企业一同开展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和高校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还能为众多高尔夫行业企业及地方输送大量较高水平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从而为地方的产业经济源源不断的提供优良的后备人才资源,进而积极推动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和结构的优化调整。

2.黄山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选项课程现存问题

2.1认识不足

黄山学院在高尔夫课程开展方面没有深刻的认识到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应市场的需要,导致学校对校企合作工作的不重视,缺少系统全面的规划。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合作的质量和成效无法得到保证。校企合作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动力,工作开展不顺畅,缺乏连续性,无法形成校企合作机制的良性循环。

2.2缺乏制度

在高尔夫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必须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例如:根据美国高等教育法,发展中的大学可以向综合教育管理局申请为生产型大学提供合作资金。澳大利亚政府根据行业和企业的要求,制定了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认证框架和培训标准,使大学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更适合企业的要求。;英国政府规定,高校和企业实行“三明治”式合作教育,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3合作不紧密

当前,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大多建立在“关系与信誉”浅层和低层的合作基础上。黄山松柏高尔夫给予黄山学院的帮助仅仅停留在实习基地的提供上,甚至连起码的高尔夫教学设备捐助都没有,更别说员工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以致于绝大部分休闲体育专业学生从未下过高尔夫球场,甚至在挥杆击球后球飞出多少码都无从得知。这种合作远非真正的校企合作,即“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结合和共享,实现校企合作的整体效益”。

2.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力度不足

当前,黄山学院“双师型”教学团队面临着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教学仍然侧重于理论而不是实践,这导致了师资结构的失衡;其次,专业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兼职教师的补充,这不利于恢复教师的精力和教学效果,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难以保证;第三,缺乏师资培训渠道。由于资金有限且培训机会很少,教师进入学校后必须立即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没有时间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而且,技能训练难于配套,难以进行系统的操作。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双合格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选项课程问题解决策略

3.1提高认识并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激发政府,高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加深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正确宣传和指导,使政府,高校和企业从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充分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校企合作则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时代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校企双方遵守必要的规定和约束,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校企双方实现各自需求,并不断完善校企长远合作办学机制。

3.2政府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

校企合作不仅是校企合作,而且是教学与生产管理之间的合作,还是知识与经济合作的结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促进,规范和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一方面,政府应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由政府部门出面,帮助高校寻求合作企业,为学校吸引硬件设备、场地设施、技术人员、教研资金等各项支持。同时,在保证企业投资收获合理回报的基础上,要求学校根据企业发展对理论知识、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对企业进行量身打造“订单”式培养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为双方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3.3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按照“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和高尔夫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应积极促进与高尔夫企业的合作,计划并着力于内部和内部的建设,外部培训基地,确保双方的优势互补。例如:黄山学院可将黄山松柏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双方共同制定实训周期,学生平时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在打击笼进行专业技术学习,等学生掌握基本高尔夫运动安全意识、礼仪和专业技术后每周选取一天组织安排学生前往黄山松柏高尔夫乡村俱乐部进行实践,以检验学生知识技术接受程度。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企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球场秩序管理、高尔夫运动装备租赁、配合球场员工等一系列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培训。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岗位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增加企业员工队伍,降低人力成本,也为后期接收高尔夫高等专业人才做铺垫。

3.4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

一方面,高校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定期或不定期利用寒暑假、小长假时机组织高尔夫任课教师前往其他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校或企业中进行交流和培训,并给予教师一些补贴,以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加强高尔夫教学团队的建设。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高尔夫专业人士的培训目标和学生的企业培训指导,选派教师在公司任职,学习企业理念,文化,經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并鼓励教师获得专业证书。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制度,实行教师课堂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考核,职务晋升,薪酬待遇挂钩,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和教学水平。“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选项课程的实践研究折射出了黄山学院高尔夫教学现存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为为同黄山学院类似的高校提升高尔夫教学水平增加一些选择,引导相关高校高尔夫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趋规范化,真正实现校园高尔夫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涛.广东省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2]王雅诗.浅析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程的可行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1):199-200

[3]谢芳,陈小蓉.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专业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2006(06):71-74

[4]杨宁.浅谈校企合作下高校财会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与创新[J].求知导刊,2017,(03):20-21

猜你喜欢
高尔夫校企合作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高尔夫
自行车的发明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