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
摘要:如何将创客教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现。本文从教学内容、师生角色、教师用具以及教师理念等四个方面来积极探索创客教育融于小学科学的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科学;融合;创新
创客(Maker)指的是努力将创意灵感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它符合创客精神,也符合教育规律,在教育中传播的精神是自由、民主、开放、合作,分享的理念是创新、探索、实践、分享[1]。创客教育注重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着眼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因此,小学科学无疑是承载创客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将创客教育融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将创客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本文主要阐述将创客教育融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整合内容,培养创新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四大领域,为创客教育提供知识保障。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包括18个主要概念,分布在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笔者围绕这18个主要概念,结合科学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引领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解决方案、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2]。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一课中,教材提供了三个探究活动: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过不同的加工改造,让材料有了新本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较为简单,学生能轻松地完成任务,但因为活动简单导致学生探究欲望不高,同时任务的结果也是千篇一律,缺乏了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根据课程目标,设置了小恐龙过河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小恐龙过河。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将纸折叠出不同形状的桥面,并进行多次反复的测试。因为答案的多样化,学生热情高涨。因为答案的开放性,学生的创意无限。这种教学不仅体现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也包含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智慧,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小“创客”[3],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
二、互换角色,以人为本
无论是科学课程,还是创客教育,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笔者在教授一年级《植物》一章时,将课堂的主讲变为学生,教师只是作为組织者、协助者、引导者。这一章是这样分配的:第一节布置种植任务: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讲解种植方法、注意事项、如何观察、拍照记录;第二节学生分享种植方法与心得;第三节学生通过图片,介绍自己的植物,并说说植物的变化;第四节学生通过自己的图片,介绍自己植物的生长变化,并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五节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图片,介绍自己的种植成果。第六节成果展示。通过一个普通的种植活动,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不但观察到了植物的成长过程,还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提高了大胆表达的能力,学生的成就感得到肯定,积极性得以提高。
三、创新教具,与时俱进
创客教育是新时代的焦点,必然与前沿科技紧密结合,那么在科学教育中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呢?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到一些手机软件、查找科技前沿信息、制作新型教具等手段,目的是让教学效果更佳显著,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让新型产品开拓学生视野。
例如,在教授《风的成因》时,购买的教学用具中,提供了一套纸质风成因实验盒,以及一根线香。首先,这套材料是纸制成,三年级学生年级较小,实验过程中,如果高度控制不当,导致纸盒被点燃,存在安全隐患。笔者将这套装置进行修改,制作成亚克力透明盒,并配上泡沫小球,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可以解决安全问题,还同时解决了风是水平方向形成的这一难题,实验现象明显,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在《声音》一章时,学生对于不同材料的传播能力了解较为困难,笔者在手机上安装“噪音分贝仪”app,将声音的大小数字化,让学生对材料的传播能力的理解更加清晰。
四、转变理念,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现代社会需要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真正的成功。从小开始培养工匠精神,坚持工匠精神,让学生获益一生,最终让我们的国家稳定繁荣复兴。
在教授二年级《做一顶帽子》时,教材呈现三步:设计、选材与画草图,量一量、做一做,帽子展示会。本课属于工程与技术范畴的课例,不但要求学生设计,还需制作,最后展示。既然运用到工程技术,那一定要把握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强调工匠精神。首先,引领学生先根据需求设计帽子,选材料,画草图。画草图时,要讲解如何画,如果标注才能制作的精美。其次,制作时,制作要求要精细化,如何缝制或者粘,精确到0.1厘米的误差。最后,修改时,一样要强调精益求精。只有不断强调,不断提醒,不断引导,不断修改,才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种下一颗工匠的种子。
以上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创客教育与小学科学课融合的形式,其目标就是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使学生更有利地学习、成长。创客教育使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学生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设计、分享、交流、制作,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大大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也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4]。总之,创客教育融于科学教育中,有助于更好地拓宽了思路,触发灵感,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当然,本文的教学实践还比较浅显,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创客教育和科学教育提供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帆.基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创客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S1月.
[2]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7.
[3]吴秋影.让每个孩子都是创客—小学科学课堂中创客教育的开展策略[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4月.
[4]肖四美.创客教育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