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摘要青海省西宁市为破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困局,坚持问题导向和“以城带乡、以优带潜”原则,通过将城区优质初中、小学与薄弱乡村学校组建成教育集团,启动实施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在此过程中探索出“四互四共”办学模式。一是通过党建共抓、管理互融,强化组织领导,促进乡村学校管理走向科学规范;二是通过师资互派、教学互通、资源共享,聚集核心业务领域,全力促进城乡教研教学质量同步提升;三是通过文化共育、学生互动,突出精神引领,打造集团校教育工作多维特色;四是通过实施质量共评,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融合发展。
关键词 赋能区域教育;区域教育管理创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四互四共”模式;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7-0014-03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区域教育由高速发展向深入提质迈进,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自2016年起,青海省西宁市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城带乡、以优带潜”原则,启动实施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通过将城区市属12所优质初中和15所区属优质小学与西宁市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15所薄弱乡村学校组建成12个教育集团,探索实施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党建共抓、资源共享、文化共育、质量共评的“四互四共”办学模式,有效提升了乡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破解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困局。
1. 党建共抓,夯实乡村学校组织基础
加强党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治方向和根本遵循。为此,西宁市各教育集团全面加强集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组建党建联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是创新基层党建方式。探索建立“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共享、事务共商、人才共育、文化共兴”的“双联四共”党建联盟机制,着力推进集团校党建工作和师生思想政治建设,形成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党建示范引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的工作局面,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西宁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通过举办“年初相约话党建”“支部书记大讲堂”“党员同听一节党课、同做一次研讨”等活动,有效提升了集团校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实施“双培聚力工程”。各集团校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作为重点,通过实施“双培聚力工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不断壮大集团校改革的中坚力量。
2. 管理互融,提升乡村学校管理水平
一是明晰集团校组织管理架构。针对乡村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管理思路不清晰、管理相对粗放、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各集团校以集团总校党组织为领导,建立集团理事会制度。总校校长任理事长(由市委、教育工委任命),市属中学副校长和区属小学、县属乡村学校校长任理事,形成跨区域、跨层级的教育集团领导班子,负责集团化办学管理工作。
二是完善集团校运行制度保障。西宁市制定并不断完善《西宁市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等制度,明晰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教研管理、运转经费保障、质量督导评估等制度框架;建立健全乡村学校管理制度30多项,涵盖党建工作、教师发展、德育工作、教学教研、校园文化、资金管理、督导评估等内容;明确以学校党建、教学教研、学生发展、文化共建等为重点的“九统一”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缩小城乡、校际发展差距,促进集团内各校共同发展提升。
三是推进以城带乡“团队式”帮扶。各教育集团根据乡村学校发展需求,探索实施城区学校对乡村学校的“团队式”全方位管理帮扶方式,基本形成“一个集团、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初步构建起“以城带乡”的集团管理机制。如西宁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选派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校级和中层干部组成三人管理团队,赴湟中县海子沟乡海上学校进行团队化管理帮扶工作,并依据海上学校实际确定了“抓管理细节、抓教研质量、抓品德培育、抓校园文化、抓食宿安全”的工作思路,使海上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中考质量稳步提升。目前,西宁市市属各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
1. 师资互派,促进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搭建城乡教师交流互动平台。如通过“‘结对子、手拉手城乡教师帮带指导工程”和“新聘乡村教师‘先跟岗后任教年训计划”等措施,出台集团内校际教师交流制度,搭建城乡教师交流互动平台。前者主要由城区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定期走教,定点支教,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后者主要指新聘乡村学校教师先到集团内城区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学习,再返回乡村学校正式上岗任教。
二是完善落实教师交流保障制度。依据《青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及《西宁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县(区)域内轮岗交流工作实施意见》,出台《西宁市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支教交流、跟岗研修教师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将教师支教纳入国家“三区支教”体系,并与教师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交流工作顺利开展。
自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以来,西宁市12个教育集团共派出长期支教交流和跟岗研修教师390人,三县1400余名集团乡村学校教师得到了全员、全科、全覆盖的业务帮扶指导,专业发展的“造血”机能持续增强,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信心和能力不断提升。
2. 教学互通,加快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步伐
一是实现远程教学平台全覆盖。西宁市建立覆盖所有集团学校的远程教学平台,以“同步课堂”形式,通过“统一课表、统一进度、统一师资”等措施,向乡村学校输入优秀教师授课资源,让乡村孩子同步享受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是做实城乡教师同步教研。各集团校将乡村教师业务培训纳入日常教研培训管理,通过“每周学科大教研”“每日20分微教研”等活动,规范教研内容,丰富教研形式,做实城乡同步教研。如西宁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实施“乡村教师全员‘影子研修培训计划”,让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研修,通过听、看、问、议、思、写等形式,深度融入城区学校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议课等教学活动,夯实乡村教师教学基本功;以同课异构、岗位练兵、微课制作、草根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为抓手,培养乡村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三是加强市、区教研机构专业指导。如充分发挥市、区级教研机构的教研优势,针对集团校薄弱学科加强教学教研指导,采取多种教研形式,促进集团校内教学“备、讲、评”三统一。针对乡村学校体、音、美、科学等学科结构性缺员现状,开展“送课下乡”等活动,提高乡村教师专业素养。
3. 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资源有效辐射
一是完善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针对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不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等问题,西宁市通过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和建议,建成集资源管理和应用管理于一体、统一用户认证的西宁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将省教育厅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同步到市级平台,不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建成教育数字图书馆、虚拟仿真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和82个城乡远程录播教室,引进北京四中网校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覆盖城乡中学的免费信息平台。
二是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师资和教学水平。为实现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乡村学校教育理念创新和教学方式变革,西宁市通过举办“智慧教育种子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专题培训,不断加大对乡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通过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智慧课堂示范校”建设,着力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氛围。
1. 文化共育,推动乡村学校走向“一校一品”
针对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定位不准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校园文化品位不高等短板,西宁市安排专门资金帮助农村学校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打造“一校一品”办学特色,彰显环境育人魅力。各教育集團也本着“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原则,基于各成员校所处地域文化特点,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等元素,使乡村学校文化建设逐渐步入高品质、特色化发展轨道。如西宁市第十三中学教育集团逊让乡中心学校梳理出“谦逊敬让 厚德成器”的办学理念,同时根据学校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学校楼道、阅读区、集团办学展览馆等区域,修建“敬廊”和“逊亭”,为乡村学子营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准。
2. 学生互动,助力城乡学生同步成长
在开展集团化办学过程中,西宁市立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造“携手并进、快乐成长”的德育共育格局。如通过推动集团内城乡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四爱三有”、文明校园创建、经典诵读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城乡学生“扩眼界”“提境界”;通过开展城乡学生交流互动活动,促进彼此间的情感融合。例如:西宁市沈那中学教育集团根据“西宁市城乡千名儿童互助相伴快乐成长暖心计划”,实施“格桑花吐蕊计划”,开展主题为“我要蜕变—做一次有深度的教育”城乡学生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乡村学校84名留守儿童以及品学兼优学生到城区两所学校参加为期一周的体验学习生活和实现微心愿等活动,城市结对学生则到乡村学校参加回访体验活动,此举增进了城乡孩子之间的友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为保障集团化办学各项工作真正落地并取得实效,西宁市以发展性、激励性、客观性、实效性为原则,通过制定相关办法,对各教育集团进行发展性评估与考核。
一方面制定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日常工作推进考核办法》,按照当年制定的年度工作行事历,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育集团的改革推进工作进行月考核评价与结果公示。各教育集团据此建立统一的发展性评估考核评价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并对各校区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进行发展性考核,各校区的考核结果则被量化、折算、纳入对总校的考评之中。
另一方面制定实施《西宁市城乡义务教育集团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由政府教育督导部门通过校园巡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走访、随机听课等方式,对集团办学改革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督导、定性评价。日常月考核与年度督评结果经过综合考量,纳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集团学校领导班子的年度绩效考核,以此推进各部门工作联动,激发改革动力,凝聚改革合力。
开展集团化办学改革近4年来,西宁市乡村学校校容校貌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提质成效明显,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年,270余名在市区、县城上学的孩子回流到乡村学校就读,集团内1.65万名乡村孩子“上好学”的愿望正逐步实现。同时,西宁市集团化办学改革成果分别入选教育部“2019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和《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汇编》。
注释:
① 本文系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科研2019年度重点课题“西宁市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YJT19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