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峰
“私域流量”的兴起是从互联网开始的,但它对于传统企业更加重要。
东阿阿胶是2014年开始布局私域流量的,那时还没有私域流量的概念,我们就已将营销策略转成以顾客为中心,分为顾客增长和顾客保留两个环节。
如今,团队做出了很多成绩,出现以极小成本撬动大规模传播的案例。2016年以来,团队贡献内容两万多篇,持续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数字化媒体,几乎零成本实现上亿次品牌曝光。忠诚顾客留存80万。此外,东阿阿胶还在二十多个城市形成规模“300万+”的粉丝人群,实现了桃花姬品牌的众口相传。最近,基于私域流量运营,甚至可以做到15天完成500万元的销售额。
作为传统企业,东阿阿胶布局比较早,这也是无奈之举。传统品牌更注重渠道,资金倾斜多,但渠道压货也非常严重。
我们先回顾一下目前大部分传统企业怎么做营销的。假如一瓶可乐从厂家离开,经过沃尔玛这样的中间商,最后到达真正喝这瓶可乐的用户手中。从这个流程来看,喝可乐的这个用户属于中间商,而不属于厂家。
中间商的流量是他们自己的,企业靠着品牌、低价、找明星代言等形式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流量,但交易过后就再也触达不到这些用户,只能一次又一次付费,这让整个传统营销过程非常被动。
传统品牌也有流量,而且是天然的,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云南白药、东阿阿胶这些传统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积累。经常吃我们产品的人,就是我们的私域流量。现在,我们通过私域流量将用户握在自己手上。如果说最大的感受,那便是:营销已经进化,技术让营销弱化中间环节,直达顾客。
以三九感冒颗粒为例,它通过药店触达感冒患者,原来很难获取患者数据,然而只有获取患者数据,才能跟另一个感冒药竞争。因为最后竞争的是顾客的“心”,而不是谁占据了药店货架。
占据了客户的“心”,才能让客户变成你的私域流量,才能实现从工厂直达顾客,实现个性化定制。个性化是一个很大的需求,哪怕是一盒零食,我们也愿意自己拿的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没有私域流量,这一切很难实现。
因此,拥有用户数据,真正触达他、运营他才是传统企业必须要做的。这个时代如果不再这样做,不从工厂直达顾客,很难经营下去。
仍以我们熟悉的传统交易为例。过去50元产品背后是20元的刚性成本,20元利润空间给中间商,还要拿出10元给他们做活动,大部分钱让中间商赚走了。企业如果把这些钱拿出来做成工厂直达顾客,就可以做社交新零售的形式。比如20元利益直接给到顾客,推荐一个好友再给5元,这就是“泛直销”模式,极大提高效率和效益,品牌、顾客等各方受益。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私域流量的动词形式就是工厂直达顾客。当工厂直达顾客,我们就拥有了很多顾客数据,可以推进个性化服务。过去,我们通过做墙体广告、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的形式做营销,现在传统广告形式已经不被消费者关注,人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继而牵引着企业进行生產变革、改变商业模式。企业只有直接拥有顾客才能生存,才符合今天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时代,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从品牌(工厂)直接到顾客,所以我们有了做私域流量的基础。
很多传统品牌看新营销模式时,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因为大家过去活得太好了。但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每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的摩尔定律。变化会越来越快,3个月前的模式和工具,3个月后就已经迭代进化。做营销,必须迭代自己,不断适应甚至主动推动变化,要想做到这一点,唯有实践。
用户基础已经存在很久,如何将已有的用户运营好,成为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这件事目标很明确:高复购、高客单、高分享。我们确定基本的逻辑是通过顾客增长和保留,让每一个用户都完成高复购、高客单、高分享的目标,挖掘其终身价值,增强其复购与分享。
东阿阿胶是这么做的:通过30万家线下门店,我们搭建了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每一个门店都是我们私域流量上的一个节点,每个人都是一个终端,构成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通过这张巨大的网络,以不同内容和形式不断触达用户。
这就是传统品牌的优势:通过品牌和用户基础,快速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一开始我们也是盲目去包括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在内的新媒体做拓展,最后才发现,这样做其实是脱离了品牌优势的做法,我们在上边做了很多内容,并没有沉淀多少用户。在测试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归到几十万个门店组成的私域流量中。
私域流量做下来,我有几点感触:
这句话是我们的口号。传播需要内容,我们采取了“众创”做法,每天发动全国几千人做头脑风暴。比如做“桃花姬阿胶糕”情人节活动时,做出几千个内容,最后通过投票选出10个,质量会非常高。这相对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元的广告费,成本要低得多。对于冷启动表现好的内容,我们还会和市场商量,找广告公司做优化,去做更好的传播。
这时候,每个人既是传播内容的终端,也是分享内容的终端,甚至还是卖货的终端。我们把这样的状态叫 “人人是终端”。每个人都成为获得私域流量的入口。
微信的普及不仅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短了,更构建了一个生态,像一片森林,让各类植物和动物、微生物共存,形成生物链,生生不息,内容营销的基础,便是在这种生态下形成。我们的内容营销是将产品的物理特性加上它的价值观,通过运营让客户去裂变,最终产生了指数性增长,这也倒推我们进行变革。
和传统货架销售相比,我们让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产生传播,让影响力最大化。再比如,我们通过对沃尔玛内的“桃花姬”产品进行生动化陈列,做了一些不错的内容,最后通过触达用户产生了传播。相当于把传统的沃尔玛的客流做了裂变,原本触达3000的客流,通过互联网触达到了1万人。
前不久的菲利普科特勒演讲特别提到:企业不光要有责任感,还要有企业行动主义。比如,宝马定位是 “驾驶的快乐”,奥迪是“商务人士的选择”, “桃花姬”的定位应该是怎样的?
“桃花姬”的定位是中高端女士养颜零食,我们依据人群提炼出品牌价值观“自由和美丽”,给它的社群取名“尚美汇”。线上我们每天在群里分享“自由和美丽”,而不是分享吃阿胶有什么好处,这样的社群才有客户粘性。线下以门店为核心,做一些活动。一开始对转化没有要求,只是想提高大家的参与兴趣,最多是找一些产品放到活动现场试吃。
当时大家并不看好这个形式,因为公司市场人员很少,对于“去哪里邀请人,怎么邀请?”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答案,但每个月都有对数量的考核,导致大家对此比较抵触。于是总部亲自带领大家总结模式、组织培训,去复制一些做得好的形式。当时做得最好的是北京和西安的团队,我们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让他们现身说法,给其他地区培训。
现在我们线上线下统一行动,结合中医药文化特点,已经将24节气与节日结合,形成系列主题营销活动。自2016年以来,在京鲁为主的20个城市,相继开展分享活動3500多场次,形成规模“300万+”的粉丝人群,实现了桃花姬品牌的众口相传。
科特勒还讲了顾客销售里程管理,落地到东阿阿胶就是顾客购买决策里程。将营销策略细分为7+1个动作,“获客-拉新-裂变-激活-转化-持续-增长-保留”,做用户的全触点管理。我们做了会员管理系统,而且很早就布局了SCRM系统。
这里需要留意三个关键点:
第一点:获客。这是几个环节里最难的点,也是我们做得最好的。在这一点上,东阿阿胶采用“人人是终端,动作即内容,内容要流动”的形式,不断在线上线下输出内容。
第二点:裂变。我们不断完善KOL(关键意见领袖)和KOC(关键意见消费者)体系,让其做我们的分销代理,搭建庞大的分销网络,同时做一些针对KOC的激励活动。
第三点:保留。首先是我们不断输出用户关心的内容。其次,我们设置了7大用户标签,通过大量活动不断完善用户标签,然后根据标签精准推送内容。这也是保留最为关键的一个措施。此外,我们根据二零八零法则梳理了关键用户,做顾客洞察,不断向他们发送调查问卷,询问对我们的产品意见,这比过去的顾客洞察提高了百倍以上的效率。同时,我们还会定期邀请这部分关键用户来一趟文化之旅。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了“私域流量”的前提下。
一个组织的成功等于组织能力乘以战略,组织能力与战略对于成功都不可或缺。如果将私域流量运营作为战略来实施,组织能力同样要匹配。传统企业做私域流量必须从产品、技术、内容和社群四个方面来改变,而且要有自己的增长团队。东阿阿胶根据自己的需求,将传统销售团队分为增长团队和保留团队,然后根据营销经理人素质模型的产品、技术、内容、社群这四个维度来培养、考察员工,使其更符合数字营销时代的私域流量建设需求。
技术工具、数据测试、人文精神、众包众创,这是我们在私域流量运营过程中感悟最深的四个方面,也是从线性增长到指数型增长的基础。
传统品牌一旦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就会像电和石油那样,迸发出的能量是独立的互联网企业不可比拟的。这是真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满心期待,去实践和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