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冠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
——参考“非典”疫情

2020-08-18 13:19孙俊意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服务业新冠肺炎

●孙俊意

一、背景分析

依托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红利,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1978年时期的27.8%上升到53.9%,服务业的管理能力和营收能力也进入了较为成熟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十分强劲,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形势也是稳中向好,不断提升的城市化率,党和国家实施的脱贫攻坚效果显著,国家推动的贫困人口脱贫,也为服务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间接或者直接地推动了服务业的兴盛,但是服务业对于“黑天鹅”事件十分敏感。2020年伊始,一场出乎意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疫情从武汉爆发并且向全国蔓延开来,新冠肺炎不仅严重地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使得本应洋溢着春节喜庆氛围的人们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在各级政府的积极领导、统一指挥下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我们在对抗新冠肺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新冠肺炎还是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阶段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社会生活慢慢走上正轨,但是新冠肺炎却在全球各国蔓延开来,各国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影响。2019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本就十分严峻,此次疫情对于中国2020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是雪上加霜,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及其冲击可以相对较好对标这次疫情。埃博拉和MERS主要分别集中于非洲与中东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政府应对与中国差异较大。因此,分析“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更有助于预判新冠肺炎的经济冲击。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服务业的冲击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通过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作为背景来推演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003年“非典”肺炎疫情时期我国GDP增速显著下降。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2003年全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来制图。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03年3月至2003年6月期间GDP增速下降1.1%,由于当时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在疫情消退之后,受国内外投资拉动我国经济稳中有升,2003年GDP同比增速较2002年上升0.9个百分点到10%(2003年全国GDP增长率为10.04%)。当时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只占0.5%左右。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2003年全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公布的国内大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来制图。

2003年时“非典”疫情短暂冲击了中国的经济,虽然三大产业增速都应声下跌,但第一二产业增速恢复较快,一个季度就恢复了,而第三产业经历二个季度才得以恢复。

这也说明服务业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如果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比率越大,那么经济体受到疫情的影响也会越严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从2003年到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逐渐扩大,从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32.28%增长到2019年53.9%,更大的服务业占比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面会更广。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大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数据来制图。

第三产业及各类服务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我国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统称为服务业。服务业的特点也十分明显,行业范围广覆盖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生老病死,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支撑了人民幸福健康的生活。行业进入门槛低,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或者丰富的工作经验,为许多的农村务工人员和低学历青年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6.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7.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6.3%。服务业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第一季度,本该是春节消费黄金季,结果受疫情影响线下的各类实体店、商场缩短营业时间,网吧、KTV、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关门,多处旅游景区和博物馆、纪念馆关闭,餐饮业关门,各类会展关闭或者推迟。服务业经营者和从业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身处第三产业的人员从就业、收入、发展机会等各方面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以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湖北省为例,湖北省1~3月第三产业用电量82.48绝对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速-18.4%。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3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26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3%。产业用电量与产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产业用电量是产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2020年第一季度服务业用电量来看服务业受新冠疫情打击较大。

从服务业中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板块来说。首先是餐饮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其中收入占比的15.5%来自传统的消费黄金旺季春节期间。相比2019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总营业收入损失高达100%以上;9%的餐馆营收损失达到90%以上;7%的餐馆营收损失在70%到90%之间;营收损失在70%以下的仅为5%。受到政府疫情防控的通知,全国大范围内的餐饮企业取消群体聚餐活动,关闭堂食服务,营业收入显著下降。而餐饮服务业当中,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对抗风险和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不足。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营收低,开支大。依照往年经验,春节时期,餐饮行业一般需要2~6倍于平时的备货量。这次疫情中需要承担大量食材过期的损失。虽然接近全部餐饮店面闭店,但仍然要承担房屋租金、人力成本、生产资料的折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餐饮企业自身的口罩、额温枪、84酒精等杀毒防疫物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外卖业务减少。在疫情防控时期餐馆堂食量大幅减少,一些企业希望于通过外卖平台来增加营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春节期间居民的外卖需求减少,送餐人员不足,以及外卖平台收取高佣金等等,影响了外卖业务的扩收。三是现金流紧张。餐饮企业早在春节前夕就将大量现金用于储备食材和物料和支付员工的工资福利,餐饮业属于依赖现金流的行业,如果营业情况持续得不到好转,将陷入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房东租金的窘境。

其次是酒店行业,酒店行业主要依托出差、旅游业务获取营收利润,但现今大多企业延迟复工、居家线上办公或者大幅削减出差任务,全民抗疫情之下聚集性活动、出游玩乐计划大幅削减,酒店行业在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下困难重重。在政府对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大量酒店关门停业,酒店营收锐减的情况下,固定支出却不见减少,酒店行业占比最重的固定支出为房产租金和员工工资。这些支出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而降低。此外在国家政府的严格防疫要求下,酒店经营者需要购买大量的抗疫防疫物资,来确保员工和顾客的身体健康,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疫情期间大量的酒店亏本经营,现金流断裂,也有不少酒店经营者选择在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前破产。最后是旅游业,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彻底打断了中国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2003年入境旅游直接损失1600万人次;国内旅游直接损失25亿人次;旅游业中收入直接损失1380亿元,相当于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5%。现今,我国旅游业的规模远超2003年时期,此次新冠疫情发生是时间又恰遇上春节这一传统的旅游旺季,对旅游业的冲击肯定比2003年时更大。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全国各大旅游景区关闭、旅行社停止组织旅行组团,游客考虑到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和人身健康,纷纷取消出行计划。旅行社和景区面对趋近于零的营业收入和高昂的成本开支,一些现金流储备不足的企业难以为继。

三、服务业将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复苏

这次疫情当中第三产业所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是由于第三产业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以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的数据为参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星级酒店入住率来制图。

全国星级酒店入住率增速在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由正变负,从2%骤降到-4%,但是在2004时报复性的猛增至5%。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期增速同比来制图。

全国限额以上餐饮业同期收入增速从2002年的27.4%下降至2003年的19.7%,但是2004年时大幅反弹至54.4%。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发布的历年中国旅游业公报数据来制图。

受“非典”疫情波及,全国旅游产业总收入增长率从2002年的11.43%下降至2003年的-12.3%,随着社“非典”疫情的结束,社会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人民压抑已久的需求得到释放,在2004年中国旅游产业总收入报复性反弹至40.1%。

综合“非典”疫情时期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测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会在短时间内冲击服务业,但是在长期来看服务业会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迎来一波触底反弹,是因为服务业依赖于大量人口流动和人们的消费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口流动性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减弱,消费欲望降低,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仅仅保证生活必需品上的需求。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比“非典”疫情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88美元到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有能力消费的人群不断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规模庞大。新冠疫情时期的严格管控限制措施导致了大量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被限制,但是消费欲望并没有被消除,一旦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势必导致消费者的报复性消费。

四、我国服务业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发展

在党和国家强有力的防控下,疫情必然会过去。但是,我们在疫情过去后如何把握好机会更加快速地恢复服务业和提高服务业的质量,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一)政府层面

首先,国家需要推出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措施,例如给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发消费券或者现金补贴,既刺激了消费市场又保护了弱势群体。其次,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大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减少岗位和招聘需求,为了稳定人民收入和社会秩序。政府应该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对于在疫情期间没有解雇员工的企业或者是在疫情期间招聘了员工的企业进行补助。保障人民群众就业稳定就是保证收入稳定,人民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才会有强大的消费力。再次,在疫情时期受到严重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免税,来缓解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从而安全渡过这次难关。最后,对于服务业的整体消费环境进行优化,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服务业的消费信心。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一些群众还是对于外出消费有一定的顾虑,相关部门应该消除服务业疫情安全隐患,引导群众放心消费,大胆消费。另一方面,面对大规模报复性消费的情况,为了避免服务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和保障服务质量和品质,政府机构需要对于服务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查。

(二)企业层面

首先,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打击下企业受到影响已经是既定事实了,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永恒的真理。优秀的企业能在逆境中把握机遇并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新冠疫情导致企业停摆的这段时间里,管理者有时间思考如何优化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优化财务管理制度,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障企业现金流通畅和资产运营效率。其次,一些经营者为了图大图全盲目扩张,导致企业负担十分沉重,不良项目和不良资产十分多,正好趁此次新冠疫情来剥离这些不良项目和不良资产,借此机会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变。最后,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受到需求倒逼,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替代率上升,企业需要抓住这次机会并且依托现在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的AI、5G、云计算、物联网来驱动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把握未来新的消费模式,用丰富的产品、更好的品质、优秀的服务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笔者相信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磨砺之后,服务业一定会快速复苏和增长,其中一些适应了后疫情时代的企业,一定会爆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服务业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