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研究

2020-08-17 07:24张欣雨
时代人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恐怖主义共同体

张欣雨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提出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其思想内涵也是针对当下国际社会的众多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宝贵财富,也是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法宝,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提出到丰富完善再到国际社会推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2012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同年12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同外国专家代表进行了座谈,来自16个国家的20名外国专家参加了座谈会,会议中,习总书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观点。在提出“共同体”思想后,习总书记向世界推广这一理念与思想,2013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问结束时于莫斯科发表了演讲,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向国际社会推广。2017年1月18日,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指出了当今许多全球性问题并提出中国方案,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际社会走向成熟。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背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是空中楼阁,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了我们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怎样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内涵。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客观国际社会环境对各国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全球化带来的方方面面在新世纪。旧的国际秩序已经画上句号,冷战和对抗体系也已经解体。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加剧,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已然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环境。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任何国家若是走封闭僵化的道路必然走向落后和衰败。也就是说在这样开放多元的国际环境下,开放、合作是每个国家必然的选择,这也就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将全球大部分国家卷入到这个无形的“共同体”中。但这个共同体本身不具有意识的成分,还有可能造成全球贫富差距的增大等更多棘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有意识的、能动的、和谐的、共赢的“共同体”,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国际性问题的增多

随着工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国际社会必须齐心协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包括环境、安全、卫生等众多问题,近几年有许许多多的实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埃博拉的全球性扩散。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EVD 或“埃博拉”)疫情持续加剧,不断向世人拉响警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國疫情严重。虽然这些国家竭力控制疫情的升级,但是其卫生系统已受到严重损坏,医疗能力显著匮乏,恐惧感四处蔓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7月31日启动一项埃博拉病毒病暴发初步应对计划。此后,疫情已因蔓延至尼日利亚而进一步复杂化。

这次疫情构成了严重的全球卫生安全挑战与风险。其高速传播的特点使其很快从西非蔓延到北非、南欧、北美、西亚等地区,造成了全球的恐慌。显然,需要一次大规模协调的国际应对来支持受疫情影响国家和面临危险的国家加强应对活动,并增强各国应对能力。在疫情传播极为剧烈的地区做出调整,阻断病毒传播、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发达、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派出专业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最终,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埃博拉疫情与2015年8月基本得到了控制。

恐怖主义与地区冲突。当代社会新的恐怖主义开始滋生。其有几大新的特点:第一是国际性增强,称之为“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的一大特点是其犯罪行为跨越国界,因此国际社会的合作的重要性就得以凸显。第二是恐怖主义组织大量出现。现代恐怖主义者进行爆炸、杀人、放火行为则不是为了消灭甚至伤害这些第三方,而是是否制造了恐怖, 能否传递他们的信息。因此现代恐怖主义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这一问题早引发了全球关注,解决恐怖主义需要世界各国都有对恐怖主义进行打击的决心。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各国代表讨论国际恐怖主义解决措施的主要地点,在恐怖主义的各项问题上,各国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例如美俄两国的军事打击、对恐怖组织的武器封锁等。此时国际社会如果更多考虑本国利益,恐怖主义问题将难以解决。

  • 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共同建设,所有国家共享的共同体,其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国际社会减少戒备、通力合作,坚持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潮流,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好、和谐共生的国际环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发展的共同体。

当今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反对大国打着支援的旗号对冲突地区进行控制,扰乱正常地区秩序、加剧地区动荡及不安全因素,我们倡导走和平发展道路,用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地区冲突与国家间矛盾。在上世纪末期及本世纪初,霸权主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部分地区,地区冲突成为新时代的顽疾。我们所熟知的索马里内战,即非洲索马里联邦共和国国内爆发的武装冲突,始于1986年,至今也没有全然恢复,甚至逐渐演变为严重的暴力地区性冲突。因此我们要建设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必须要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以对话协商替代暴力干涉,发达国家协同发展中国家一起建设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与和谐公正的国际环境。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普遍安全的共同体。

进入21世纪,冷战的阴霾散去后,新的不安全因素又悄悄抬头,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所关注的、严重威胁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我们最为熟知的恐怖主义组织便是“伊斯兰国”。目前为止“伊斯兰国”制造了包括抢劫伊拉克各银行分支、法国巴黎袭击、德国慕尼黑袭击、世界杯死亡威胁等多起恐怖事件。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对恐怖分子进行军事打击、武器封锁、交通封锁,需要国际社会及区域间国际的紧密配合才能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共同体。

当今社会开放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国家故步自封带来的必然是腐朽与衰落,我们倡导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反对封闭主义和贸易壁垒。2018年,美国单方面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对中国加征关税,导致两国贸易停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经济发展和外交关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追求合作。我国近年来不断为国家间的合作共赢贡献中国智慧,例如“一带一路”建设、金砖五国首脑会议、亚洲博鳌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等,倡导当今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新理念与世界各国谋求合作与发展。在2018年6月于青岛召开的上合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共同绘制了崭新的合作蓝图,其中包括海洋经济、商贸合作、设立经贸合作示范区、气象服务等多项合作项目,积极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清洁美丽的共同体。

工业革命之后,环境问题从区域性问题逐渐升级成为全球性问题并一直延续至今,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海洋污染、野生动物种类急剧下降、全球碳排放总量飞速上涨,为人类带来了大量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在上世纪末期提出了新的方案,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一种二氧化碳排放权或碳排放指标的交易,简称碳交易。1997《京都议定书》目的就在于限制各国每年碳排放总量,在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进行了重新讨论和修订《京都议定书》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碳排放的限制、肯定了国际间的“碳合作”。我们可以明确,要建立一个清洁美丽、环境友好的世界环境,必须在世界各国积极合作、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进行,如果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独善其身,都必然会遭到自然的灾难,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同繁荣的共同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发展机会,但同时,新的形势的商品倾销、污染工业转移以及新的“经济规则”都使世界貧富差距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发达国家有着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势力,将大量重污染企业放到自己本土意外,发展中国家大多做着低端制造工作,而发达国家会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样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必然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造成国家间的不信任,积累国家间矛盾,增加国际不和谐因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建立共同繁荣的国际关系,倡导国家间的良性合作与正常贸易,倡导发展中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机遇积极进行“南南合作”,缩小“南北差距”;呼吁联合国关注发展问题;呼吁发达国家积极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资源等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身综合国力,共同创造一个共同繁荣的国际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至今对缓解国际冲突、解决国际矛盾与复杂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友好国际关系等多种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把握好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国际矛盾和国家间关系。除此之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又一重大价值在于推广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和”文化,将这种“以和为贵”的文明理念向世界推广,有利于国际社会理解、认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观念,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合作共赢、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国际社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饶世全林伯海.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四川:理论前沿,2016(04):15.
  2. 明浩.“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28.
  3. 习近平.共同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第002版。
  4. 阮宗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J].北京:国际问题研究,2016(01):14-21.

5.石云霞.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湖北: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5):5-9.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恐怖主义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合理程序
观点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国家实施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