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康明,张 星
(1.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畜牧兽医站,广东湛江524000;2.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31)
硒作为一种哺乳动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在其生长发育、免疫调控、抗应激等作用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酶的活性影响机体的生化反应[1-3]。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中硒处于缺乏状态,因而在生猪饲粮中往往会添加一定浓度的硒源用于弥补硒的缺乏。生猪饲料中,硒的添加主要存在以亚硒酸钠为代表的无机硒和以酵母硒、纳米硒为代表的有机硒两大类,其中无机硒毒性较大、利用率较低,相对而言有机硒生物安全较高、利用率较大。
目前,有关硒在生猪养殖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硒、有机硒等不同种类在基础日粮中的添加饲喂试验,而有关无机硒+有机硒等混合硒源对生猪养殖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亚硒酸钠、酵母硒、混合硒(亚硒酸钠+酵母硒)等不同硒源在一定添加浓度下对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探索混合硒源在生猪养殖中与无机硒、有机硒等添加饲喂效果上的差异,为硒在生猪养殖中的添加及合理利用提高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酵母硒由岳阳市恒沙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硒含量为2000 mg/kg;亚硒酸钠由衡阳市华地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提供,亚硒酸钠含量(以硒计)≥1%。
选择40 头生长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体重为60.01±2.08 kg,试验猪由新邵富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 个硒源,硒源为亚硒酸钠、酵母硒、混合硒(亚硒酸钠+酵母硒);添加浓度(以硒添加含量计)为0.3 mg/kg,其中混合组中亚硒酸钠:酵母硒为1∶1(以硒含量计)。将4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4 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 头,依次为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亚硒酸钠组)、Ⅲ组(酵母硒组)和Ⅳ组(混合硒组)。试验设预试期3 d,试验期60 d,共计63d。预试期期间,对试验猪进行驱虫、免疫处理,并于预试期结束后次日清晨称重。试验期内,猪只自由采食和饮水,每日于6:00 和18:00 进行饲喂;猪只的免疫及日常管理参照试验场相关程序执行;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试验测定指标包括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等。
在预试期结束后、正试期结束后分别对各组试验猪进行称重,并记录试验期间各组饲料消耗量,统计并计算各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3 头试验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前禁食24 h,期间提供饮水。屠宰后,参照NY/T 821-2004《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测定肉色、pH、失水率、滴水损失等。
使用Excel 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利用SPSS 22.0 进行one-way ANOVA 方差分析,并以邓肯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 为差异显著。
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试验中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Ⅱ~Ⅳ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较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Ⅱ~Ⅳ组的料重比小于Ⅰ组,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试验结果可知,亚硒酸钠、酵母硒与混合硒等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的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
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肉质性状的影响见表3。由表4 可知,Ⅱ~Ⅳ组的肉色、pH、失水率等肉质形状与Ⅰ组相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Ⅱ~Ⅳ组的滴水损失显著显著低于Ⅰ组(P<0.05),且Ⅱ~Ⅳ组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试验结果可知,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硒源后,滴水损失均由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添加硒源能够影响部分肉质性状。
表2 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通过在育肥后期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硒源后,我们发现亚硒酸钠、酵母硒与混合硒等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均能够显著降低滴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