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演示实验的巧妙开展对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

2020-08-16 16:18张舒怡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7期
关键词:教学难点突破高中物理

张舒怡

摘  要:物理学科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对物理望而却步,在物理学习上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方法之一,借助实验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物理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影响了物理教学水平与质量,而且为物理重难点知识学习增加了诸多困难。为此本文就如何利用演示实验对高中物理教学难点进行突破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探究演示实验;巧妙开展;高中物理;教学难点;有效;突破

引言

实验与观察是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借助实验验证观察是否准确。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以理论教育为主,应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的次数很少,这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还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增加了学生理解难度。因此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难点上如何发挥教育价值进行研究,意在提升物理教学水平。

1演示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1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来物理学习就抽象,再加上学生兴趣缺失,这非常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实验的引导教学作用。

1.2更直观地引导学生

教师借助实验更加直观地解释物理现象,加强对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的结果的讲解,这比单一讲述物理概念更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在实验时融入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物理知识,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1.3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教育中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运用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物理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原理碰撞,学生除了学习本课教授的知识,还会观察到一些其它的物理现象,这将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1.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目的不仅在于要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在于要培养学生自己的探索能力,对于物理这种实验性学科来说,动手操作能力必不可少。

2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

就笔者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演示实验会花费大量授课时间,时间对学生来说非常宝贵,与其进行实验教学,不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留出更多时间提升自身的应试技巧。

2.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大多是教师占据教育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无法快速适应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容易混淆、学习难度高的知识点。

2.3物理知识难度大

物理难点教学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克服的问题,高中物理对学生的全面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难度的增加会提高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到了高中面对物理更加望而却步。物理实验的难度也会随着知识难度而增加,种种因素导致物理实验的教学没有实现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培养的目标。

2.4实验器材不足

实验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实验器材,但实际上部分高中物理实验器材存在严重不足,器材的种类也少,这就会影响实验的开展。还有器材因为年代久远,出现故障,而且这些陈旧的器材也无法满足现代化物理教学的需求。因此要想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还需要丰富器材的种类以及数量。

3利用演示实验巧妙开展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方法分析

3.1提升实验教学趣味性以及便于操作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开展演示实验教学,还要提升演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可以集中全部的精力在实验操作中,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知识点,减少知识点混淆。以电磁感应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玩具车上固定线圈,将磁铁隐藏起来,为学生们演示隔空推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中尽量选择简单的方法辅助学生认识原理,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课堂中,可以使用硬币以及A4纸构建简单、易操作的物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的演示,一是将硬币以及A4纸从同一高度下同时下落;二是将一张A4纸揉搓成团,一张保持原状,从统一高度下落;三是一张A4纸和半张A4纸,将半张的揉成团,从相同高度下落。在实验演示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

3.2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增添了诸多的便利,部分物理实验是无法在课堂中进行演示的,因此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模拟,将演示实验的重点进行重复展示以及学习,辅助学生了解物理难点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引导,使得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难点。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现实生活中理想斜面几乎不存在,实验的开展有很大的难度,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控制实验中的变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原理,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3.3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

针对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学校要划拨资金用于购置更多的物理器材,初次之外教师可以自行制作器材。例如在学习电阻与电热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使用纸杯、火柴头以及凡士林自制实验。将不同欧姆的电阻包固定在纸杯上,把纯度高的凡士林涂在火柴头上,并将火柴分别黏在电阻包上,对通电后火柴的掉落顺序就可以分析相同时间内产生了多少电热。还可以借助这个实验进行电热与电流关系的演示,用一节干电池制作10欧姆的电阻包通电,在用两节干电池制作10欧姆的电阻包通电,将两个沾着凡士林的火柴棒黏在电阻包后闭合开关,15秒后第一个火柴棒掉落,50秒第二个掉落,以此分析电流与电热之间的关系。

3.4演示实验与生活结合

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教师在难点知识讲解时要多运用生活中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集合起来,实现教学的快速导入,而且生活实验的应用会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际作用,进而提升他们的探索积极性,会主动搜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学习。例如飞机的机翼,利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产生向上的升力,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物理更大的魅力。

结束语:

高中物理在学习深入以及难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单一的说教式方法无法让学生对物理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丰富教学形式,使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教育价值,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演示实验的引导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孔宽江,王淑娜.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商情,2018,000(017):207-208.

[2]  曾宪桂.充分挖掘实验素材 实现探究教学目标——以“外力作用下的振动”难点突破的探究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000(24):29-30.

[3]  吴好.巧设演示实验 突破物理教学难点[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2,000(012):24-25.

[4]  尹衛兵.定性体验与定量探究相结合有效突破教学难点——5个版本教材关于"摩擦力"的对比及教学建议[J].物理教师,2016(7期):17-20.

猜你喜欢
教学难点突破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汽车维修专业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
见微知著,从难点到亮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
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