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2020-08-16 13:54刘敏刘树淼李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教学资源实训

刘敏 刘树淼 李艳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疾病的治疗要求也大大增加了,然而突发事故还是频繁出现,所以各大院校在进行医学教学时有必要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急救知识与技术课程教学,尽可能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广大民众提供服务。围绕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帮助相关院校增强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型人才。

[关    键   词]  职业能力培养;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03-0098-02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社会上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非常高,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有关医学的专业教育必须要不断加以完善,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开设该课程时理论知识是必须的,但是实践也是课程开设的最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及形式进行改革,要对学生的基础背景有初步的了解,进而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最后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教师都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理念开展教学,合理地对实训内容与时间进行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一、深入研究,确定最佳教学方案

(一)授课学生知识背景

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核心开展的,所以要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那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涉及的内容有药学、影像、康复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学生知识背景考查时可以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如果学生的理论基础还可以,那么他们实践起来会比较容易,但如果学生的基础背景比较薄弱,他们学习起来会相对较困难,尤其是实训课程的操作会更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程的难易程度,要合理控制在学生的承受范围内,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需要备课,备课的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包括教学时间和形式的安排,这些安排除了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确定,还需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估,确保课程安排符合学生的基本需求。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因为该课程的内容包括药学、影像、康复等多个方面,涉及的内容难易程度也大不相同,教师需要提前对内容进行分类,在开展教学时由浅入深,让学生有消化的过程;其次,在组织教学时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急救技能,所以教师可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结合理论来对知识有更加形象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二、精心设计,完善实践教学活动

(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不断提升,并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行业已经开始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就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可观的。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涉及实践内容比较多,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该比教师单纯的口述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将药品的服用、影像的使用、康复的过程等内容通过短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去了解。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疾病还在不断出现,各种急救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通过网络技术可以让学生及时与时代发展接轨,使他们在校园内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更符合现代的需求。

(二)设计情境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各大院校的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促进教育发展,国家不断丰富学院的教学资源和基础设施,这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模拟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平时上课掌握的理论知识来确定模拟主题,模拟内容要适中,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过于繁琐,过于简单,学生实践起来没有一点挑战性,但过于困难,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情景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确定好模拟主题后可以开始课程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给学生熟悉设施,告诉他们使用的注意事项,并在课前为他们演示一遍,给他们制定一个最终目标;最后在学生真正模拟的过程中,老师要格外注意,对他们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要及时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这样更有利于他们今后开展工作。

(三)操作练习阶段

操作练习阶段是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开展的主要内容,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院的教学目标,结合各方面的要求组织学生实际操作练习,设计一个好的操作练习过程,让学生对该动手操作充满兴趣,进而增强他们的积极能动性。在进行操作练习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操作目标,在确立目标时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因为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是比较生疏的,他们需要有熟悉的过程,需要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在刚开始时可进行分组练习,2~4人为一组,共同操作,共同提升,如果实在遇到比较难的课题,可以进行分阶段练习,先从容易的阶段开始,逐渐练习,不断熟悉,直到最后可以独自熟练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为止。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关注,对他们各自的操作进行指导,一旦出现问题,要从容不迫进行处理,防止学生发生恐慌,同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老师要提前考虑到位,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练习。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情况也不同,有的学生操作能力强,完成的就比较快,但也有学生因为个人能力不足,相对比较慢,而且还经常出错,对这些情况,老师不能用歧视的眼光去区别对待,更不能去责骂,要有耐心地去帮助他们,不可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当然对那些能力较好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夸奖,鼓励是应该的,但是超过限度对学生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所以说在实践操作阶段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也是很关键的。

三、讨论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老师来说,要想教好学生,自身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有过硬的急救知识储备、精悍的急救技术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教师平常在业余时间可多参加一些教学研讨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他人好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多去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除此之外,可去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开阔眼界,这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素材,同时还能够及时将教学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端正自身态度,以饱满激情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

(二)实训教学效果

近年來,由于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重视,使学校发展的各项政策都能够得到回应,学校的基础实训设施也在不断健全,有利于学生实践课程的开展,但是学校的学生太多,实训器材的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所以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训课程,既要保证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又要确保实训器材的使用,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实践课程可以得到有效开展。之后要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定期考核,考核要相对严谨一些,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最后在课程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有必要组织一次师生座谈会,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自己的教学形式,尽可能通过不断完善来加强实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结语

总之,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使探索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必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今后急救工作的开展。所以院校必须要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和教学资源探索,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出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苏飞,丛小玲,杨艺,等.跨专业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教材建设探讨[J].全科护理,2015(9):858-860.

[2]曹克刚.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J].河南科技,2014(9),278-279.

[3]丛小玲,杨艺,李璐寰,等.不同运行模式下网络共享课程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教学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7,31(22).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教学资源实训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活用物理基本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磁场基本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