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志忠
[摘 要] 家校共育主要是指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教育中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家长在学生的教育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家长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德育老师之一,学生会模仿家长的一举一动。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要通过家庭教育的结合,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情感的变化,才能使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面临着就业与升学两大难题,再加上青春期导致的情感问题,学生没有办法进行自我调节,而家长对于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了解,学校也不能够过多干涉学生的情感问题,因此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联合,深度建设“2+3”家校共育模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关键词] “2+3”家校共育;德育;家庭教育
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生的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高中阶段更是学生教育的分水岭,在高中之前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而在高中之后更应该让学生把重心放到专业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上。当然,对于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不能仅凭学校的教育和指导,还需要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是非常容易出现叛逆现象的,对于叛逆期的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对家庭还是学校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目前在我国很多高中学校由于在学生的叛逆期,学校和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或者思想引导不及时,导致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出现自残的现象。随着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情感的不稳定变化等诸多原因,导致高中生自残自杀行为逐年攀升。因此,亟须家庭和学校共同联合建设“2+3”家校共育模式,加强家长在学校德育中的参与感,进一步推进家校联合教育的建设。
一、目前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2+3”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学生德、智、体、美能够全面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人才。而家校共育模式,是让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两方面进行协调教育,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现在的中小学阶段的家校共育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家校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家校建设当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对于家校共育工作了解不够
在我国中小学生阶段,大多数的学生每天游走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能有足够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家长也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生活。同时中小学阶段,教师也会安排许多亲子活动和亲子作业,更加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作业进行辅导,使得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更多,更能了解孩子的变化。然而在绝大多数高中学校,由于学生的课业任务明显增多,学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学习课程需要完成,再加上高考的巨大压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经历早操、早读以及晚自习等,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张,以至于很多学生选择了住校,使得家长对学生教育和认识上面少之又少。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中学生,不仅仅要完成学校的课程任务,还有很多的课外辅导课程,因此留给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时间非常少,导致家庭教育的程度严重不够,对学生德育教育非常不利。
另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于学生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学习成绩。教师与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重视,而对于学生的德育及其情感生活的了解不够。同时家长认为高中生已经能够拥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和绝对的独立性,再加上家长本身的知识储备跟不上学生的成长,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活动完全依赖于学校,家长基本上不干涉学生的学习,使得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比较难以进行。
2.高中学校的任课教师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
目前,在我国的家校共育工作的进行中,主要是高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的沟通,班主任会通过家长会以及电话联系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其实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许多科目,而班主任在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忽略了任课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高中任课教师是没有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的,更有甚者都没有见过学生的家长,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了。很多任课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必须要通过班主任;而家长想要了解学生在某门功课的学习情况也是要通过班主任,但是班主任也仅仅知道学生的各科成绩,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却不甚了解,而且在班主任进行转达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出入,使得家长或者任课教师获得的信息有误,对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于。
3.高中班主任对家校共育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高中阶段是学生选择升学或者就业最重要的分界线,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就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从而提升学校的升学率;然而成绩差的学生高中毕业以后只能选择就业,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基于这一问题,高中班主任将教育活动的重心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于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仅一味地加强课程任务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情感问题以及家庭问题。同时班主任认为家长是学生最重要的监护人,主要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觉得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大多数高中班主任对于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使得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活动中缺失,导致家长与学生之家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出现叛逆想象,对学生的学习方面的发展以及思想方面的发展都有严重的影响。
4.高中时期学生的叛逆心理难以把控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都是处于15岁到19岁之间,是青春期生理性发育最明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改变,导致其心理上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其心理情绪的波动非常明显,在很多方面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再无条件地接受家长或者教师的安排,叛逆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但实际上,很多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第一次体验住校生活,对突变的生活环境还不能够适应,再加上生理上一些陌生的变化,使得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会觉得孤独、自卑,从而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如果不及时的出面引导并教育,就有可能发展成不可逆的事情,因此加強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更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2+3”家校共育模式的加强与创新的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线上、线下双渠道沟通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学校在进行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时,也可以运用微信等线上软件,进行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如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将所有的家长以及各任课教师集中在一起,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教育搭建桥梁;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群聊方式,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商讨,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极大地帮助。线下,学校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选出优秀的家长代表,带领其他家长进行家校共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家校建设,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2.从家校课堂、家庭德育以及家庭活动三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从家校共育课堂上来看,教师在进行家校课堂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经过学校领导的专业指导以后,还要在年级组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面前进行说教训练,通过各位教师的评价和意见,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做出改变,力求家校共育课堂的顺利开展。当然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家长之间的差异性,掌握每一位家长的基础文化水平,开展创新型、多样型、人性化的教学模式,确保所有家长都能够有所收获。其次,从家庭德育教育出发,学校可以引导家长多看一些有关于《父母课堂》的内容,分享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案例,让各位家长从中发现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足,从而激励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高中教师适当的开展一些亲子活动,以此来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关系。例如,在感恩节那天,播放每一位家长最辛苦的一幕以及为孩子所做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明白家长们隐藏的关爱,以及孩子对于父母进行表达爱意,并用手机记录美好的瞬间,作为家长和孩子最美好的回忆,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现在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学生对于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高中生的教育活动,因此更需要认真研究和创新出更好的家校共育模式,推进“2+3”家校共育模式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家校建设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林秀芳.统放有度协同教育——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
[2]田江.“2+3”家校共育模式深度推进家校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18(23).
[3]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当代教育论坛,2020(1).
[4]崔亚萌,董雯.情境、情感、符号: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家校共育的启示[J].中國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6).
[5]张兰兰.高一任课老师的家校共育现状调查及其实践探索研究[D].郑州大学,2018.
[6]周茹,邹雨含.家校共育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1).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家长学校推进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立项号:GS[2019]GHBZS25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文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