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波
[摘 要] 微课导学将相关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源应用于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将微课应用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可采用如下环节:课前录制微课视频;下发微课视频,学生自学;课上学生操作,师生交流,解决问题;课后总结提升。微课导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资源,有利于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微课;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54-02
一、微课导学的内涵
微课导学,即教师课前制作相关教学视频资源,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相关资源的教学。微课视频不同于课堂实录、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主要用于知识点的讲解,用于重点、难点的分析与突破。微课视频需要精炼简洁,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这样更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
二、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用微课导学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的综合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工作已基本普及电算化。因此,加強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和质量成为必要。
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运用能力。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多动手,多操作,多思考。利用微课导学适合该课程特点,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更是该课程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将微课应用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可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落实教学目标要求。
三、微课导学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将微课应用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下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中“期初余额录入”部分的教学为例,阐述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步骤,以供参考。
(一)教师在上课前,录制微课视频
课前,教师提炼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前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并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进行预习。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可以使用Adobe公司推出的Captivate软件,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特别是软件操作录制下来。利用Captivate软件能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微课视频,常用的分为演示型微课视频和交互型微课视频两种。
1.演示型微课视频
本次授课的知识点为:(1)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2)包含辅助核算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3)包含项目核算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4)期初余额试算平衡等四项内容。教师将该知识点制作成演示型微课视频。通过Captivate软件的“录制软件模拟”功能,选择“演示”功能,将本次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T3软件操作过程录制下来。此时,利用Captivate软件录制的微课视频工程文件是采用幻灯片形式记录操作过程的,这种形式有利于对相关视频进行编辑操作。教师对各张幻灯片的鼠标位置、中文字幕、录音等进行编辑处理,保证微课视频清晰无误。
2.交互型微课视频
结合教学需求,若需要进行训练测试、考核评价等学习时,教师可利用Captivate软件录制交互型微课视频。通过Captivate软件的“录制软件模拟”功能,选择“评估”功能,将教学中的知识点、软件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学生在利用微课进行训练测试、考核评价过程中,需要动手操作或选择。这种微课视频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测试。待全部操作完毕,教师可查看学生的作答情况。
(二)课前,教师提供演示型微课资源,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利用微课视频,观看学习,提前发现、提炼本节课的知识点。
例如,在本次教学中,课前学生自学相关微课视频,并提炼相关操作要点。
1.期初余额录入
通过微课学习,学生会发现,本次课的学习任务都是在“期初余额录入”对话框中操作实现。“期初余额录入”对话框,需要单击“总账”下拉菜单,“设置”二级菜单的“期初余额”命令打开,学生识记该对话框所在位置,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
2.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
(1)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可分为无明细科目的余额录入和有明细科目的余额录入。(2)无明细科目的余额可以直接在总账科目的“期初余额”栏内直接录入。(3)有明细科目的余额则在明细科目的“期初余额”栏内直接录入,系统会自动汇总对应总账科目的期初余额。
3.包含辅助核算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
(1)科目包含辅助核算时,无法在相应的“期初余额”栏直接录入。(2)双击相应的“期初余额”栏,打开“客户往来期初”或者其他辅助核算窗口。单击“增加”按钮,按照资料输入相应的期初余额数据。(3)完成辅助核算期初余额录入后,辅助账余额自动汇总入相应科目中。
4.包含项目核算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
(1)科目包含项目核算时,无法在相应的“期初余额”栏直接录入。(2)双击相应的“期初余额”栏,打开“项目核算期初”窗口。单击“增加”按钮,按照资料输入相应的期初余额数据。(3)完成“项目核算期初”输入后,项目核算期初余额自动汇总到相应科目中。
5.期初余额试算平衡
(1)单击“对账”按钮时,打开“期初对账”对话框。单击“开始”按钮,完成期初对账。(2)单击“试算”按钮,打开“期初试算平衡表”对话框,查看试算结果。
(三)课上学生操作,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上课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直接动手在电算化软件上完成相关实训操作,达到学生为主体的目的。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可以继续通过观看视频或者利用操作步骤完成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巡堂协助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易错或易混淆的地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后总结提升
教师讲解和点评学生在操作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梳理操作步骤。本次课程学习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利用Xmind思维导图软件制作本次所学知识要点的思维导图,如图所示。
四、微课导学应用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微课视频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会计电算化课堂在实训室进行,机房设备为微课视频的运用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观看微课,达到自主学习和分层学习。在利用交互型微课时,学生还可以进行测试和考核,检查学习效果。将微课运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二)微课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会计电算化课程对操作流程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个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个小失误,都需要教师不断去重复演示,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微课的运用将每个知识点的操作步骤录制下来,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祝兰,丁金平.高职财会微课教学效果分析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
[2]陈丽敏.Captivate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4(7).
[3]肖福英.高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中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效果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9).
[4]劉晶.论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