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伟
摘 要:历史素养的造就和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而青少年时期的历史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初中历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然而当代中学的历史教育,由于历史缘故,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产生了断层,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果,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如今,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要善于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了解更全面的历史知识,提高育人效果。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乡土文化;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05-01
实际中,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分数,使得历史教学仅停留在课堂上,难以收到较好的历史教育实际效果。我国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各地区的本土资源丰富,无不饱含灿烂的文化遗产和独有的地方特色,若能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成功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将能够极大提高教育实效,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多元历史文化的理解。
1.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意义
(1)对课堂教学进行弥补。初中历史教材所涵盖的知识内容较多,而历史课程设置较少,传统教学对学生进行灌输历史课本内容而极少进行历史素材延伸,因此,许多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而通过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能够针对某一知识点与当地历史相结合进行延伸讲解,使教学内容能够有更大的话题性,通过不同层次的历史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并积极思考,能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传统历史教学由于偏离实际生活,绝大多数历史知识和题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是无法直观地展现给学生面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理解难度,教师只能依靠教材中的示图进行讲解,对于很多细节之处以及前因后果需要学生思维想象,全面掌握起来比较吃力。而乡土历史文化则可以将历史题材通过本民族特征、乡土史料、本地区生活细节等直观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知识点,缩减了其他不必要的学习时间。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常走神,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步调上,通过引用乡土文化资源,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历史氛围并产生更多的观点及意见,使学生更能够独立完成思考。通过历史资源的应用往往能够使课堂互动更加有效,例如,在教学《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通过视频导入古时期的造纸过程,懂得制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加以探讨纸的质地等特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提供给学生自主探讨的平台,满足了学生内心对周围许多历史资源的求知欲,显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历史教学的实际价值。
2.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建议
(1)提高乡土历史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乡土历史文化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与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更好的作用,同时也是实践新教学理念中情感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新教育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提倡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不乏一些爱国主义、团结合作等体现民族精神的历史性素材,虽然它们可能只是点到为止,但这给教师留下了乡土历史文化教学扩展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提高乡土历史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善于利用历史学时,在教学中穿插乡土文化历史资源,不断丰富历史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的内在灵魂,激起他们的强烈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2)开辟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乡土文化。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对于学生学习乡土文化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应该用心去寻找,周边有许多可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红色纪念展览、革命英雄事迹、考古发现、科技发明等,教师可以通过它们来讲解一些历史知识问题,就这些对于学生来说熟知的周边的环境资源和地方史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代政治、文化及民族关系等,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从而主动接受新知识。通过利用微课技术,再现当地历史场景和历史图片,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历史背景,感悟家乡历史,使学生更快地自主学习和思考,优化历史课堂。在《原始农耕生活》教学中,教师将早年间的田间劳作素材引入微课之中,在穿插一些当地乡村耕田生活环境的画面,以及所使用的一些耕具,比如,铁犁、曲柄锄等,通过原始农业的标志元素进而认识农业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乡土文化使教材当中的文字由“死”激“活”,使抽象的歷史知识变得更形象。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乡土历史文化教学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借助本土语言、人文环境、历史情境等话题,设置不同层次的历史教学内容,丰富了历史课堂内涵,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教学中的自信心,有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桂冬晴.浅探如何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高效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6(34):97-98
[2]石妮侠.为什么把乡土文化教育引入历史课堂[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23):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