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印映
【摘要】本文以边疆地区寄宿制高中为例,对班级管理中“导师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并从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以及学习指导等方面展开了细致分析,旨在为寄宿学生提供更加全面、良好的服务,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将“导师制”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高中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 班级管理 导师制 实践
引言
“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被称为三大教育制度模式,导师制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就在牛津大学实行过,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良好、密切,在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构建与实践“导师制”模式,需要导师充分发挥组织能力与领导作用,参与到学生心理、学习、生活、思想等多个方面中,将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一、“导师制”模式构建
边疆地区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导师制”模式的构建应以班建制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或者以寝室为单位,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以及在校学习等,与学生建立一个沟通互无的良好关系,便于向学生展开生活教育、德育教育以及学历教育,将全方位育人与全过程育人的理念贯彻落实在实践教育中。“导师制”模式的构建核心在于因材施教,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学习情况、身体情况、性格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从而才可以明确导师的育人职责,为导师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学生信息。
“导师制”模式的构建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例如导师会诊制度、个案分析制度、导师交流制度等,将“导师制”模式的实践方式进行明确与规定,统筹规划导师日常的工作内容与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班级管理服务。通过“导师制”模式实践制度的建立,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或者年级为单位,定期举办导师工作总结会议,将日常班级管理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与学生个案问题等提出来,并且由全部的导师进行集中探讨,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并选出最适宜方案,并在下一个阶段的班级管理中予以实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保证高中生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二、导师的选择与培训
“导师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关键点在于导师的选择,导师的选择与教师的聘用是有很大不同的,导师的选择主要是分析哪些教师可以做哪些学生的导师,简单的说,导师的选择是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而定的,例如学生数学偏科比较严重,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数学教师,可以在私下给予学生额外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再比如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等,思想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同,这时就需要选择一些思想教育优秀的教师,例如思想政治教师,语文教师等,可以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帮助,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及思想指导等,让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
导师选择完成以后,还需要对导师进行专项的培训,明确“导师制”模式构建的目的、意义以及实践方法等,让导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与范围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提高导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其导师业务水平,可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导师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实质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得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多,会带给导师更加繁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导师进行工作总结会议,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学校要尽力帮助导师解决实际困难,打消导师的顾虑,获得导师的全力支持。另外,学校还应该为导师提供全面的专项培训,提高导师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从生活、学习、思想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照料。
三、导师日常工作的开展
导师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涉及到生活、学习以及思想三个大方向的工作,工作开展之前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分配学生,每名导师需要分配3-5名学生,学生不宜过多,因为管理学生数量过多的话容易忙不过来,无法深入管理,容易出现形式化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学生数量与个体确认以后,导师需要通过电话访问、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个管理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收入、学习现状、兴趣爱好以及身体情况等,并且随着导师工作的深入逐渐提高认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才能更加全面、透彻的开展导师工作,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
导师的日常工作除了要管理學生的住宿问题,包括室内卫生、室友之间的关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习问题,要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周至少一次,采取单独私下交流的方式,认真询问学生在住宿与学习上是否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感到困惑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消学生住宿的顾虑。尤其是针对一些学困生和问题学生,要加大管理力度,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照顾,要积极引导他们按照学校规定进行生活、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能够认清自己的情况,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住宿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改正缺点,突出优点,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总之,边疆地区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导师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实情,通过统一分析与讨论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积极实施并落实“导师制”,从生活、学习与思想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推动高中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新林.浅论寄宿制高中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策略[J].读天下(综合), 2019(21):0130-0130.
[2]李守良,李炎.以爱育爱,润物无声——谈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导师制"模式的实施策略[J].文教资料,2017(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