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中的逻辑猜想

2020-08-14 09:56朱静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

朱静洁

摘 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发掘、探索与猜想的过程,这个时期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对外界的东西也抱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一个好的科学探究过程代表着一个逻辑猜想的开始,只有将猜想作为学习态度,才能进一步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思维 逻辑猜想

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优化与改革,小学阶段对于科学课堂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如何科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努力研究,成了广大科学教师所要把握的重点。而在进行科学探究的同时,逻辑猜想这一环节是很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的。通常情况下,一个重要的科学探究过程往往都要通过一个重要的逻辑猜想来进行的。由此可见,逻辑猜想在整个科学的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合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要着重于逻辑思维的培养。而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全方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建设,进一步为之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新知识的引入中合理创建逻辑猜想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总是抱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他们对于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很好奇,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条理的为其创设猜想的平台,从而保证了思维猜想能够正确良好的开启[1]。而在进行新课程的引入时,正确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猜想可以大大提升整个课程的学习效率,同时,科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接,因此不少课程在进行教学时都要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教学背景,通过让学生主动猜想知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进行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物体的形态》这一篇,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相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了解为主要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根據猜想进行下一步的假设。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这个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带漏斗胶塞的锥形瓶,然后提问“如果往这样的锥形瓶内倒水,你猜会发生什么现象?”,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相关猜想,提出往这样的锥形瓶中倒水,水会不会流不进去呢?会流进去一部分吧?和平时倒水一样,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激发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猜想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乐趣,并在乐趣中掌握到科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做到先猜想后验证[2]。同时还要保证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合理,教师都要给予积极正面的肯定与鼓励。

二、在动手体验中加强逻辑猜想

在进行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做到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以调动学生的五官感知性为重要目的,全方位将动手环节作为课程的中心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通常都是以主动思维意识为基准,主要是利用以实物为参照进行充分想象,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时,要保证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进行道具的制造,并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例如,一年级孩子们进行“我的小问号”这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所发生过的相关事物进行一个合理的研究与提问,并在提问中进一步进行思考,如可以设定一个“纸张纸张站起来”的小实验,让学生利用随处可见A4纸张一张,不能用身体的任何地方接触到纸张,请想办法让纸张站立起来[3]。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纸张在通常的情况下站不起来,而为什么利用某种手段后,它又可以站起来等等,结合这些问题,教师要提示学生,到底什么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并让学生利用动手操作,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

通过种种方式都可以做到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以猜想为主要核心,将亲身体验作为教学基础,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合理性与有利性,将整个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到最高。

三、合理设计课后练习,加强学生逻辑猜想

新课改后的教材中最大特点就是课后练习题方面大部分都采用了开放式的模式,这就保证了课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变得更为庞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要为学生的逻辑猜想提供出更多更为有利的材料。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相关题目进行一个变换性题目思维模式,让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维与猜想,同时对相同问题进行不同的题目变换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任何一个问题中都多多少少包含了前提条件与后续结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将这些条件进行一个改动,从而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猜想。例如,在进行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将原本“空气占据空间吗?”拓展到课后“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有变化吗?”“如果有,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等等,从多方面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建一个合理性的课后练习问题库,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也为之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是要通过对比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猜想,对比是将事物间的不同进行一个分析,什么样的事物有着相同性,而什么样的事物又有对比性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对科学中的一些概念进行对比,利用对比,保证学生能够在了解事物后,进一步掌握其区别与联系。并在运用对比思维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先对新知识进行一个特征的对比,从而将其与原有的知识进行一个联系,最后做到用原有知识解决新问题,为之后的生活及学习打下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中学生对于科学的正确认识可以保证他们全方位的掌握到各类知识。而猜想也可以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发现新方法、新定义、新思想都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与认知都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因此合理设置猜想可以保证教学进行的有利性,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晓飞.让猜想走进科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

[2]何开才,赵长玲.浅谈小学科学课兴趣培养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

[3]王云.用智慧猜想点燃科学探究——小学科学猜想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7,(23).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让有效交流彰显小学科学课堂的精彩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