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贤
摘要:数字文化馆作为新时期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代表,对于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有着重要意义。而在疫情影响下,数字文化馆的社会服务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与影响,因此需要在疫情背景下对数字文化馆社会服务开展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以保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科学化、安全化、现代化开展。本文就疫情背景下对数字文化社会服务的影响展开分析,对疫情背景下数字文化社会服务开展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疫情;数字文化馆;社会服务;措施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197-02
一、前言
数字文化馆是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其本身是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基础,在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开展中提供线上、线下的双重互动作用而构建的数字化平台,将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科技相结合,推升文化馆线下现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同时,通过数字文化馆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使其脱离线下现场公共文化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提升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和服务效能,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疫情背景下对数字文化馆社会服务的影响
新冠病毒肺炎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各行业以及各事业体系的服务工作开展都造成了重大影响,而数字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结构,疫情的袭来给数字文化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其一,疫情对数字文化馆正常工作的影响。数字文化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机构,其本身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中是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到群众公共文化生活中的①。但在疫情的影响下,为了避免疫情的扩散与传播,工作人员未能按时投入数字文化馆的正常工作,未能及时以数字化服务为抓手,未能制定和更新数字文化馆的服务项目,限制了数字文化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二,疫情对数字文化馆服务方式的影响。数字文化馆是利用线上线下联通互动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文化场馆全面关闭,阵地服务全部停止,线下文化活动按上暂停键,导致数字文化馆的文化动态、场馆预约、活动直播、公益培训等栏目都受限于疫情防控的要求而无法开展,限制了数字文化馆部分资源的供给。
其三,疫情对数字文化馆关注度的影响。数字文化馆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的线上平台,其服务对象和参与对象就是人民群众。但因疫情的影响,为应对疫情,社会各界的关注点都放在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上,群众追求和满足新时代文化生活的热情比以往相对下降,导致数字文化馆线上服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
三、疫情背景下数字文化馆社会服务开展的原则
数字文化馆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构建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疫情背景下,以保证其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中不会对疫情防控产生负面影响,不给人民群众造成疫情扩散的威胁,必须秉承以下原则。
第一,无接触原则。数字文化馆本身是以网络云平台、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库以及线下互动体验空间共同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而在疫情影响下,国家采取了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对线下公共活动及公共服务开展进行了限制。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数字文化馆在社会服务开展中,就必须发挥其技术优势,全面落实无接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原则,将线下互动体验空间关闭,以网络云平台和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库作为疫情期间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核心,以线上服务作为其社会服务开展的唯一突进,实现文化的远程服务和受众的远程参与,不给疫情创造扩散、传染的条件。
第二,实时性原则。疫情期间,人们居家隔离、足不出户,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时间愈加充裕,这就对数字文化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提出了更加复杂的时间性要求。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数字文化馆就要结合其本身突破公共文化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中,全面落实实时性原则,通过数字云平台,保证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受众能够充分的享受到实时性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为数字文化馆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三,针对性原则。在疫情影响下,数字文化馆提供的文化服务更需要注重针对性原则。针对群众在疫情期间所需求的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形式,要进行全面分析群众在特殊时期需要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服务等问题,同时,要认真考虑如何激发群眾参与热情和关注度,通过远程服务形式提供数字文化服务,尽可能的满足广大群众在疫情期间的文化需求。
四、疫情背景下数字文化馆社会服务的有效措施
针对疫情背景下给数字文化馆社会服务开展带来的相关影响,数字文化馆要想保证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从数字文化馆本身的功能作用去考虑: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文化服务,如何能提高数字文化馆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如何采用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有效措施为大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在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前提下,保证数字文化馆的社会服务职能顺利履行,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第一,整合数字服务资源。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王全吉在《疫情当前,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一文中提出,只有我们的数字服务平台上有了数量可观的优质文化资源,才能吸引公众关注我们的数字服务平台,分享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②。也就是说,要大众关注和参与到数字文化服务中来,就要加强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特别是在疫情时期,一时还来不及开展资源开发工作,那又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文化服务?首先要以整合资源为抓手,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全国各地各级文化馆的数字文化资源汇总整合起来,增大数字资源储备量。其次是结合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进行统筹规划,提高数字资源适用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创新数字服务方式。数字文化馆本身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构建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因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就更要注重对这一平台特色的应用,结合新时期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体系以及高覆盖率的移动多媒体设备,针对广大群众的需求,大力研究创新数字服务方式,拓展数字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渠道,全面提升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能力③。
首先,要结合本次疫情的特殊环境与居家民众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文化服务,以数字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例,就可以通过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展文艺战“疫”在线展演、艺术普及慕课、防疫知识互动等数字文化服务项目,将群众文化艺术深入到群众防疫抗疫的生活中,让广大群众能够足不出户地参与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享受新时代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其次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要注重对当下主流自媒体平台的利用,作为疫情背景下数字文化馆以及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宣传与推广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抖音、快手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结合数字文化馆本身的文化服务职能,以抖音短视频、快手视频为载体,实现对群众文化服务的承载,推动数字文化服务更加便捷化。再次是在自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中,数字文化馆也要结合线上的自媒体平台运营模式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提升疫情背景下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能力。
第三,建立数字服务保障机制。在疫情影响下,数字文化馆还需要建立数字服务保障机制,实现线下服务向线上服务模式的转变,为数字文化馆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数字文化馆与传统文化馆本身存在的区别就是群众文化服务开展机制的差异,所以在此次疫情下,数字文化馆的非接触、无需文化阵地的数字化线上服务相对来说更受群众认可。因此,数字文化馆更要积极建立数字服务保障机制,优化服务、强化责任,全面保障线上文化服务开展的顺利进行。例如:加大数字建设投入,加强数字人才培育,提高数字服务意识,转变数字服务观念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
五、结语
疫情的发生对数字文化馆社会服务开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但是数字文化馆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模式进行革新,建立远程服务机制,保证疫情背景下数字文化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张志松.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新思考[J].戏剧之家,2019(24).247-247.
②陈翔,黄伟金.创新数字服务方式,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东莞市文化馆大力推进数字化及总分馆制建设[J].文化月刊,2019(01):116-118.
③王全吉.《疫情当前,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