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晏玲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医学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122-01
聚合酶链反应的英文为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写为PCR,是多聚酶链反应、无细胞克隆技术等,能够通过酶促进特异DNA或者DNA片段的合成。该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分别为高温变形2、低温退火、适温延伸,通过反复循环这三个步骤,利用特异耐热酶-Taq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实现DNA聚合酶催化反应。在1995年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颁布了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应用准则,1998年国际临床化学学会颁布了分析扩增在临床引用中的准则。其中国际临床化学学会还详细论述了PCR操作的各个环节步骤,并且得到了权威性文件的认可,可见,在医学检验方面,PCR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当前在寄生虫学、肿瘤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基因治疗、免疫学、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检测等领域都开始广泛地应用PCR技术。PCR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工作中能够将样品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显著提升,同时在节省人力资源、物力和财力方面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具有良好的体现。石伟先等在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检测中采用了实时荧光PCR法、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对几种检测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果认为,实时荧光PCR法具有明显优势,适合临床确诊中应用。Skladal等在监测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 DNA结构转录及PCR扩增过程时采用寡核苷酸探针修饰的电压传感器方式,仅仅用了10min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的监测。该技术能够研究基因分离、克隆和核算序列还能够对存在DNA、RNA的部位以及疾病诊断。
分子生物传感器是结合传感技术和分子生物诊断技术的一种方法。在小分子有机物、核算、体液内微量蛋白等各类物质检测中可以采用分子生物传感器技术。如有的学者抽出受檢者体液作为标本,研究标本的微量蛋白或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利用分子生物传感器接触这些标本能够确定其存在的特异性,得出的结果在临床诊断和评估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Waswa 等在2007年对食物中大肠埃希菌O157:H7进行了检测,采用的SPR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在102 ~ 103 CFU/ ml之间。斯城燕等在2011年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 7中采用的是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的生物传感器方法,仅需5-7分钟即可完成一个样品的检测。该方法的检测限为 3 ×10 5 CFU. ml-1。SPR生物传感器有着良好的稳定性,节省了检测时间,操作十分便捷,同时能够对低水平的细菌、病毒等生物分子进行检测。
传统的生物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无论是基因序列数据还是蛋白序列的增长速度都非常惊人,生物技术开始朝着更加准确、快速、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产生了生物芯片。生物芯片计算机芯片不同。从狭义上来讲,所谓生物芯片就是微阵列芯片。在分析过程中,是以硅片、玻表面以点阵方式固定的一系列可寻址的识别分子琍、塑料等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点阵中的点都可以看做一个探头。在一定条件下,芯片表面固定的分析会合被检测物质发生反应,通过电化学法、同位素法、酶标法、化学荧光法等可以显示出检测结果,然后用仪器记录好结果,所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得到最终检验结果。从广义上来讲,生物芯片为固体器件,该器件大小约厘米见方,其有着高效处理分析生物成分的作用。生物芯片技术是高度交叉各种学科的新技术,其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等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应用方法,其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较为简便的操作方式,能够检测数量众多的分子,该技术奠定了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基础。
现如今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加大了对分子生物纳米技术的研究力度,该技术在临床医学和卫生领域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虽然该技术已经可以较为成熟地应用于各个生命科学领域,但是并不表明其检测结果万无一失,所以如何提高检测准确度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分子生物纳米技术涉及到纳米动力学、纳米药物学、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未来发展中有着更大的应用价值,这也是分子生物纳米技术的独特优势。
在蛋白组学研究中,人类基因组合无数病原体测序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利用其基因序列编码框架可以更好地开展蛋白组学得开发和研究,加快了蛋白组学研究的脚步,同时也促进了早期诊断和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当前在疾病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分子蛋白组学和其他方法相比可以更好地实现肿瘤早期检测、新生物标志的发现,有助于及时、良好地治疗疾病。在未来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中应当将敏感度提升,积极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
当前医学检验领域普遍认可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医学检验程序中较差污染问题有效降低,同时有助于将医学检验操作整体效率提升,提高检验灵敏度和精确度。
参考文献
杨倩.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J].科技风,2016(18):232.
郑以军.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文献综述)[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05):53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