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刚
【摘要】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办学的核心元素。莲花山中学位于广州珠江口狮子洋畔,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莲花山中学根据地域特色,形成了“承砺石精神,纳山海文明”的办学理念,围绕办学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构了“山海育人”特色课程。本文介绍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研究了建构策略,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特色课程;课程构建;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0-0074-02
一、莲花山中学“山海育人”课程体系
学校特色课程是文化育人的主渠道,根据我校的地域文化特点,我校重点打造了《山海育人》特色课程,以砺石和纳海精神,磨联学生的身心和毅力,形成“坚毅广博”的个性品质,课程体系为学海课程——砺石课程——山容海纳课程。
1.學海课程(基础课程)。除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外,校本课程有《认识莲花山》《古采石场的故事》《爱国教育基地——莲花城》《莲花塔(文昌塔)》《扬帆四海》等。2.砺石课程(拓展课程)。砺石课程指修身心以德、修身以礼、修身以美,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主题拓展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为限定选修,活动拓展课程为自主选修。主题拓展课程包括各类节假日主题教育、中考百日誓师、中考冲刺大会、毕业典礼等;学科拓展课程包括拓展阅读、艺术节、朗读者、辩论赛、我是演讲家等,旨在提升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活动拓展课程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载体,传递山海精神,感悟山海品格,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拉练活动、体育节、研学旅行、救生技能、生命教育等。3.山容海纳课程(探究课程)。探究课程是将专题探究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山容海纳的优秀品质。包括国家和地方探究课程、STEM课程、科技创新课程、莲花山地域资源的深入探究课题等。
二、山海育人特色课程的建构策略
(一)课程背景分析
1.国家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其中的道德精髓及思想精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通过各式各样的课程引领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2.学校发展的需要。莲花山中学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区域内莲峰观海、山水相映、干岩竞秀、万壑争流。干百年来,深厚的山海文化积淀,成就了莲花山中学扬帆致远的育人大业,自然而然催生了山海育人品牌,让学校走上特色发展之路。3.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山海育人”特色课程,就是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勉励萃萃学子在学习实践中努力形成高尚的道德、坚毅的品格、优雅的气质、广博的学识。
(二)特色课程的建构原则
1.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是特色课程的根本,莲花山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首先莲花山的命名,就是因为当地以产砺石出名,现在有许多取石的痕迹,其中南天门景点旁的一个大石块酷似莲花,莲花山由此得名。其次是古采石场,它的开采历史能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西汉前期,南粤先民用最古老的一凿一钎,雕琢成了数公里的石景奇观,堪称是实干兴邦的历史瑰宝,现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是莲花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距现在有近400年的历史,在鸦片战争时期的《穿鼻草约》见证了英军侵略、讹诈香港的重要历史。第四是莲花塔,也叫“文昌塔”,其塔顶供奉万世师表的孔子像,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是望海观音,望海观音像是目前箔金观音铜立像的世界之最,霞披狮海、光泽南天,它体现了人民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2.理论基础的支持。中国古老的“山海文化”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孔子的《论语.雍也》中写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教育人们要拥有山一样孕育万物而无私的仁爱和水一样川流不息而包容的智慧,引导人们热爱山水,感悟山的坚毅、伟大,达到“仁”的境界,感悟水的顺势而为和宽广胸怀。3.办学思想的支撑。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承砺石精神,纳山海文明”,源于对山海文化丰富内涵的解读。育人目标是“品如莲志如石知如海行如水”,学校要培养清雅高洁、纯洁清正、立志高远、坚毅刚强、学识如海、行动利索、灵活灵动的学子,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校训是“坚毅如山广博似海”。坚毅如山,表达了学校倡导全校师生做事要有如山般的沉着坚毅;广博似海,表达了学校倡导全校师生做人要有如海般的宽广胸怀。既反映了全校师生为人处事、从教求学的态度、作风,又代表了师生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激励着代代师生薪火相传,奋力拼搏。校风是“石品莲风浩然正气”。石品莲风指石的坚毅淳朴,莲的清香朴雅,充分利用拥有的优势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雅行雅言。浩然正气指山海文化的格局,是刚正宏大的伟岸。校风是对全校师生的价值引导,希望全体师生能够不断修养身心,有石的坚毅,有莲的香柔,向社会传递正能量。4.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学校也要创新进取,增强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责编 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