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多少事,都付歌谣中

2020-08-13 07:24窦昕
美文 2020年16期
关键词:朝代文史歌谣

窦昕

今年年初疫情肆虐的时候,全国的线下授课已经全面停滞,我和骨干团队在一起开会,大家说孩子们会度过一个漫长的假期,这期间的学习该如何安排呢。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大多已养成了特定的学习习惯和节奏,唯独是那些中低年级的小孩子,阅读量还上不去,如何让他们在兴趣中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呢?对于已有大致文学脉络的同学,又如何帮他们“提纲挈领”,全面把握整体框架呢?

事实上,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对于文学文史有很多背诵的要求,孩子们课前课后,记忆的难度都不小。但这些知识大多是“块状”独立的,难以建立起关联想象,“死记硬背”的成分大,需要有优秀老师点拨或者自身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孩子们才能实现知识脉络的融会贯通,把“厚的书读薄”。那么,作为语文教育从业者,我们能不能从兴趣出发,以孩子们无负担的形式,先把“知识图谱”教给他们呢。这其实就是大语文的“地基”与“骨相”,我认为要先有了整体的把握,日后“添砖加瓦”才能搭得稳,孩子们才能学得更充盈与丰满。

源起“朝代歌”   效仿蒙学“三百千”

那么从哪里着手呢?我想到,初高中学生在开始学习《历史》这门课时,学校老师都会要求熟记我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朝代。长此以往,民间开始出现人教、苏教、香港等不少版本的朝代歌,主要以儿歌和顺口溜的形式为主。在逐渐得到官方教育部门的认可后,朝代歌开始配合着“历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编入中学课本。而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落地,课本中传统古文、经典名著篇目增多,小学古诗文占30%,初中古诗文51.7%,也就是说文化素养的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已悄然起步。更早的启蒙需求,成为我们创作豆神中外文史歌谣的初衷之一。

说到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与《千字文》),其中涵盖了说理教化、传承姓氏文化、识物认字等功能,这也是它们得以流传千古的原因。但过去的启蒙教材更多着眼于古代中国和简单的朝代更迭,对于文学史、历史背后的“人物”命运关注较少,故我们决定推陈出新,仍以“历史歌谣”为载体,但把名人名作和外国文史也融入进去,让孩子们拥有知晓中外文史的趣味“小百科”。

平仄对仗   韵律之美易学好记

在多年教学中,我们知道小学的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但容易为新奇且生动具象的事物所吸引;而从小学的中年级阶段开始,儿童的记忆开始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既能背熟诗歌,又逐步形成条理性的抽象思维,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的科学引导就尤为重要。

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记忆特点,教研团队在歌谣创作中对音韵格律的把握尤其重视。 我们采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口诀——“123,321,1234567”形式——每三句为一个小节,在整篇当中逐渐换韵,形成了蝉联而下的一个整體,读起来韵律感极强;同时增加了历史时代中的标志性事件和人物故事,抓住孩童的“注意点”,让他们在“好读好玩”中不知不觉就形成记忆。以豆神四字朝代文史歌的“秦汉篇”为例,押ang和i韵,文本仅16句,就包含了秦朝、西汉、东汉等对应的时代节点串连,比如楚汉之争、司马迁著《史记》等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品。

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歌谣紧密围绕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必读书目,以时代、人物、作品三大元素贯穿全文,其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每个单点拆出来,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单独成篇加以拓展记忆,这样的“点线”结构,能起到“文海锚桩“的作用。所以我们建议,每个学期学生们都可以通过1-2个篇目的歌谣展开,梳理对应时代的文史脉络,并根据重点人物与事件进行拓展阅读。

知人论世  大语文应倡导同理心与共情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文化育人的前提是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国人民在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与人文学术。语文学科的教授与学习,承载着我们的“文化内功”,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未来华夏儿女抗逆力与学习力的基石工程。

关于大语文教学的理念,我认同“知人论世”。先秦时期,孟子就曾经说过:“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如果读一个人的作品,读一个人的诗,念一个人的文章,却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那么很难读懂这篇文章。我们大语文的教育核心理念就是来源于此,认为汉语不仅仅是交流、表达的工具,更应该是与伟大先人沟通,塑造历史视野,培养人文情怀的媒介。我们鼓励孩子们要知道古人、对方,甚至你的对手,所处于什么样的“背景语境”下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选择,要去理解别人,从而拥有同理心与共情力,以此常怀“悲悯之心”。这是在传授知识、方法之外,对孩子心理、素养的培养,也是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让孩子爱上语文,做有修养的人。

附录:两篇豆神中外文史歌谣

一、豆神各国文学文化歌谣(节选)

大语文,豆神课;古今中外故事多。

观世界,览各国;文学文化好广博。

古文明,依大河;埃巴印中四古国。

巴比伦,在两河;汉谟拉比定法则。

巴别塔,向上摞;空中花园巧建设。

楔形文,泥板刻;最早学校叫书舍。

尼罗河,古埃及;沙漠之中出奇迹。

金字塔,木乃伊;法老王的栖息地。

莎草纸,象形字;亡灵书写赞美诗。

二、豆神四字朝代文史歌(节选)

(一)、先秦

三皇五帝,开天辟地;尧舜禅让,治水大禹;夏启世袭,家天下立;

商汤周武,天子接替;春秋战国,烽烟四起;诗经楚辞,最早诗集;

孔孟老庄,百家林立;豆神叹曰:文明奠基!

(二)、秦汉

秦王嬴政,称始皇帝;西汉刘邦,斩蛇起义;楚汉相争,霸王别姬;

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开疆拓土,汉武大帝;司马迁悲,著成史记;

光武中兴,东汉继续;豆神叹曰:一统不易!

猜你喜欢
朝代文史歌谣
甜甜的歌谣
捉蛐蛐儿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猜朝代
浅解三字经(之八十)
朝代谁也不服谁
不懂就百度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