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导师制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与对策

2020-08-13 07:02付萍林志东满卫东张占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9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理工科导师制

付萍 林志东 满卫东 张占辉

[摘 要] 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目前国内各高校已经普遍开展。但在该模式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若干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一模式真正作用的发挥。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师生比过高、经费缺乏以及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明确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运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理工科;创新人才;导师制

[基金项目] 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导师制科研项目引导下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研究”(2017326);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实验教学平台‘管育结合培养高素质材料类专业本科生”(2017334)

[作者简介] 付 萍(1975—),女,河南安阳人,博士,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陶瓷及热电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018-02    [收稿日期] 2019-10-11

目前国家在高等院校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明确了高校工作中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应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的本科人才培养,也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理念,人尽其才,让每一位大学生在面向社会需求时,能够发挥各自所长,做出一番事业。而在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导师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高校教师在教学及科研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丰富的实践技能。

一、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

导师制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如果得到有效的贯彻,在导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并将其与导师的科研活动紧密联系,进行系统培养,肯定能使每位学生的科研创新以及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创新工作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的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仍存在一些关键的问题制约着这一培养模式的发展。

1.导师精力问题。现在无论是985、211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全面展开。各高校在导师队伍方面均存在不同的问题。985、211高校的导师能够给本科生提供相对较高的创新平台,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两类高校的导师科研业务及学术活动非常多,对学生亲自指导的时间不够,甚至存在导师对分配到名下的学生根本无暇指导,这种时间上的不充分极大地限制了导师制的实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起到推动作用。尽管有些导师因自己无暇指导,将本科生的培养任务交给研究生,但研究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掌控不如导师。

在地方高校,导师的科研任务与学术交流活动相对要少一些,会有更多的时间与本科生相处,在言传身教上,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力。但是,地方高校导师受制于科研平台的高低,在指导学生方面经常会力不从心,有好的创新思维,但往往难以实施。

2.经费支持问题。文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经费支撑较少,但是对于理工科的本科生来讲,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原料的购置,样品的制作,测试等等,都需要数额不小的经费。对一些经费充足的导师来说,可以保证本科生一系列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对很多经费不充足的导师来说,一年支撑几个本科生开展学术型的创新培养,会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培养十几甚至二十几名本科生进行创新活动。作者所在的专业教研室,一部分专业导师,经费充足,能很好地维持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一部分老师,经费欠缺,尽管有好的科研思路,但是无法持续进行下去。

3.制度保障问题。很多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量化目标和明确的激励机制,更没有细致的评价标准。因此,该模式中导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合力作用,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和相应承担的压力,就不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会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会主动投入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中去。导师们没有考核要求和激励机制,同时由于其他事务占据更多的时间,就会选择性地忽视这一培养模式所赋予的责任。鉴于上述两大主体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导师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始无终,仅仅停留在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名额比例分配到各个导师名下,而具体怎么培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没有具体的实施和监督细则。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上述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几大问题阻碍了该模式的发展,制约着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如何建立有效的问题解决机制,将导师制真正落到实处,导师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素养,对学生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各行各业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1.合适的师生比。导师们通常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或学术活动,工作繁忙,难以兼顾各方面的事务。因此,一名导师指导的本科生名额不宜过多,一名导师每届最多指导2名学生较为适合,四届学生加起来不超过8名学生。这样,导师在学生文献收集、文献汇报、分析问题、提炼创新点、开题汇报、频繁小结、总结、撰写论文、专题汇报等诸多环节上会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指导,能够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控制合适的师生比,使导师制在指导学时上得到充分保障。

2.专门的经费保障。科研经费相对比较紧缺的导师要长期持续地支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的难度。在很多学校,设立了各种创新创业基金,甚至各省市或国家部委也设立了各种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金,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但是,应该发现,这类基金支持的力度和普及率还是很低的,能获得资助的也仅仅是少数学生和导师。实际上,学校教务部门可以专门开辟一块基金专区,主要针对那些帮助本科生实现创新想法,又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教师,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对其提供支持。教师个人提出申请,通过学生和导师联合答辩的方式获取资助。

3.管理和激励机制规范化。现在很多学校导师制的实施,仅停留在初始阶段,即仅仅将学生分配给导师的阶段,具体如何执行或如何检验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是非常欠缺的。每一阶段如何去评价缺少可循的细化的规章制度。激励的方式要么没有,要么不痛不痒,让团队感觉可有可无。在建立了经费保障体系之后,必须对整个导师制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缺一不可;成果的展现形式,譬如专利、论文、产品等其中之一也必须达到结题所规定的条件。

三、结语

理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良性运行任重道远。虽然该模式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若能顺利实施,将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导师制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獻

[1]马源.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演化、探索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70-87.

[2]熊飞,等.科研导向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7(11):154-156.

[3]李宪芝,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180-181.

[4]张吉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思考[J].科教论坛,2019(8):53.

[5]于春伟,张军,文少白.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249-251.

[6]李娜,等.课程思政下高校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55-57.

[7]王静,等.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法与学法,2018(29):39-42.

[8]廖彬羽.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导师制改革——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本土化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100-101.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理工科导师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