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曹
[摘 要]语文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场域,应该建构在教师、学生、文本最真实的内涵对话中。教师调整语音语调,回归自然常态,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真实的亲和感;教师放下课件媒体,捧起语文课本,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文字的亲近感。这样的语文课堂真实而出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悬浮;精致;真实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53-01
近日,《北京晚报》发表一篇艺评《“翻红”的伍佰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产生了舆论热议。文中对歌手伍佰做了这样的介绍:伍佰是一个很真实的歌手。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明,从来没有要刻意改正自己的口音,甚至还有意强化,把一些咬字变得更不标准,在他看来,过于完美的声音与导航语音没什么两样,一些缺点构成了他的独特之处,也更容易被人记住……的确,这样的伍佰形象有点“土”,嗓音有点“嚎”,但歌曲却很“真”。伍佰的意外“翻红”,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回归自然真实,拒绝“悬浮的精致”,作品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拒絕“悬浮的精致”,歌手演唱如此,教师教学不亦如此吗?记得张思之先生在《绵绵师魂谁继》的开篇,追忆了62年前的一堂语文课,那是语文老师肖岩先生吟诵赏析《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14个叠字的情景——良人远行矣。但似有不信,依稀犹在,于是“寻寻”。寻之未见,疑果已离去,或匿诸室内(先生转身板书:诸=之于),于是“觅觅”。觅者,寻之不得而细察也。屏后、榻下,遍觅终未得,是真的去了。此时,今后,闺中处处,能不“冷冷”?冷感既生,必觉“清清”。冷冷,肌肤之感,外也;清清,已入于心,内也。由外而内,冷清凝积,于是“凄凄”。凄情凝之于心而不堪承受,故继之以“惨惨”。凄凄惨惨,肝裂肠断,终至“戚戚”,伏枕而泣了……读这样的文字,我们透过纸面,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位语文大师的课堂风采:一首宋词,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堂好课,词境幽深,引人入胜。若以今天的好课标准来审视,这样的课堂未免太“朴素”,缺少声光电、音视画等现代多媒体元素;这样的课堂实在太“单一”,只有吟诵赏析,偶有转身板书,缺少师生互动。可是,在张思之先生的记忆中,这样朴素、单一的语文课,却是最本真、最难忘的。因为它有独特、丰富的语文内涵,是任何“悬浮”的形式、精致的包装都无法取代的。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迭代,课堂在变革,但语文内涵应是我们坚守的教学本真。当下不少语文课,已然被“悬浮的精致”所遮蔽。你来看,从课题,到课文;从问题,到答案;从文字,到画面,几乎都被精美的PPT给霸屏了,这还不包括在PPT上的各种炫技。听完这样的课,感觉是如此精致,但又觉得缺少了什么——你且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翻过几次书,一直是抬头看屏幕,转头小组交流,而语文书寂寞地躺在桌角,学生远离了真正的文本。你再听,教师的语音语调,字正腔圆,但明显不是平时说话时的自然语气;学生的精彩发言,有板有眼,但明显有一种程式化的说话套路;电脑的音频视频,效果震撼,但明显遮掩了文本中白纸黑字的内涵光彩。听完这样的课,感觉是如此完美,但又觉得稍有遗憾——没有听到教师的本色表达,没有听到学生的自然交流,只有一种“悬浮”的流畅感、精致的包装感,缺失一种课堂的真实性、语文的内涵性。
语文课上,教师调整语音语调,回归自然常态,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真实的亲和感;教师放下课件媒体,捧起语文课本,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文字的亲近感。语文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场域,应该建构在教师、学生、文本最真实的、有内涵的对话中。拒绝“悬浮的精致”,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勇气!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