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晖,王杨,杨成德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科技学院,江苏太仓21541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教育部2015年10月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的主要任务与举措之一就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单独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效果并不好。长期的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和实现路径。目前而言,双创融合教学成果短期且较为直观的体现是各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大赛成果。
针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进行调研,如本校创新创业大赛,或其他相关大赛报道,进行创新创业案例研究,发掘并总结学生和指导老师创新创业成长历程(见表1)。
从课题看出,由于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创新创业项目很难从“研发药”和“生产药”下手,但是可以从“药”的相关背景,比如医用材料或者药物合成仪器设备改装着手,也可基于相关专业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发,从中药保健、中药美容、药物快速检测等方面着手,甚至可基于有机合成基础,尝试精细化学品的开发。
课题来源可以是教师课题中的子课题,或者是课程内容衍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寻找课题。一开始的创新创业可以是一种意识培养,通过尝试了解市场所需,自己能力所及,以及产品的介绍和推广,完成一次创新创业的体验,为后续继续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争取获得资助和毕业后的创业做准备。
参赛的优势有很多:一是解决每年创新创业大赛备赛仓促,数量和质量都受限的问题;二是解决学生普遍反应“上了很多课,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到底学了有什么用?”这个“学以致用”的问题:三是解决教师课题研究人手不够的问题;四是通过集体推广,使创新创业教育得以融入专业教育,课外集训和课内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创新点子难”“创业门槛高”的现实难点,设法降低项目寻找难度,可通过寻找典籍配方、自主寻找民间特效药、以加入课题组的项目作为研究项目,实施“一生一项目”贯穿课程体系所有课程或模块的方式,使学生养成研究的专注性。
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如图1,学生可在岗位平台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前确定“项目”;在岗位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对药品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在岗位拓展课程的学习中,可学习“载体项目”炮制技术,或市场推广,或再创新等。后续可在实训课程学习中深化。如果项目进展顺利,也可用作综合实训项目载体,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最后还可作为毕业论文课题进行撰写。
综上所述,通过推行自主项目做载体,可实现双创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进而实现以下目标:
(1)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专业课程项目内容,以单个产品的生产为主线,让学生在不同课程的轮岗中递进或并行地掌握知识和能力,最终理解“药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对专业内涵有深入的认识。
表1 近年来二级学院各专业“创新创业”获奖情况
图1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三站互动,阶段交替”培养模式图
(2)通过“绿色生产链”式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节约了原料,降低了实验成本,为自选项目实施预留实验资金,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3)专业课程学习中如采用同一载体贯穿的形式进行,难免有点枯燥。为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可尝试设置自选项目,与上述的课标中既定载体项目研究并行开展。可在一开始的专业认知课程中就引入“一生一项目”或“一组一项目”思想,即自主寻找项目载体(比如民间特效药)。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学生可对自选项目中载体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自主判断。最后在综合实践课程中通过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实施的方式完成,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自选项目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自选项目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了可能。整个自主项目实施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引发研究兴趣,厚积专业素养,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4)目前基于实习岗位的毕业论文(设计),由于多年来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岗位不断重复,学生毕业论文内容的重复率大大提升,而学校基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初衷,规定的重复率逐年降低,这个现实问题不容忽视,单纯在实习岗位“做毕业论文”已经很困难了,所以自选项目的实施也可尝试解决毕业论文选题问题,实现论文内容真正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