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恰到好处的读写结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能力,所以针对这个结合点的选择方向要慎重开展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教学,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要充分考虑结点的不同对课文有效理解的差异,要通过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文章结合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高效地学习,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方面的知识点,创造性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中语文;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09
目前高中學校普遍采用的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材,这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阅读课文部分和教学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板块,这个不利用学生对课文的详细掌握。高中语文课文理解不仅需要阅读方面的技巧,还需要同时借助写作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的整体能力。针对这种现状,相关人员也开始对语文读写的教学方式开展研究,但是目前更多的研究仅是将重点放在写作教学方法的提升上,对语文阅读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文章探讨的重点是充分将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实践的方式寻找提高高中语文阅读和写作同步开展的最有效方法。
一、读写结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目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语文上的教学能力,一般采取的都是不断的写作模式,通过不断的写作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通过实际调查会发现,一个写作能力比较强大的学生,其阅读能力也非常强,这些学生在写作中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词语、文字、逻辑关系等。所以说通过高强度的写作来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上的能力很有必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作的同时要同步训练学生的深读能力,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来提高语文课文教学的能力。
在写作中,语文课文是作为学生写作参考而设定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核心,包括作者撰写文章的意图和写作手法、创作主题等,通过对语文课文的讲解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地了解,通过对课文中词语、断句、标点等细节的认真分析,领会作者的写作精髓,通过这种模仿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阅读中练习写作,在写作中提高阅读,通过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让阅读、讨论、写作完全融入语文课文的教学之中,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通过这种阅读和写作充分结合的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带动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
目前高中教学的现状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日常学习基本都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导进行的,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也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的教育手段,仅仅按照教学大纲的知识要点开展机械式的传达,导致课堂学习氛围较差,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新的问题,教学方式和学生自身的问题都影响到教学,使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写作素材的缺失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才能让教学更加完善。目前在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教师的日常教学没有做到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开展有效的结合,教师只管传授知识,根本不了解学生能够接受多少。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互动,导致教师的教学仅为照本宣科,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因为没有收集整理文学素材的自主学习动力,所以面临写作时就出现无素材使用的情况,无形中制约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进步与提高。
三、构建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建议
(一)精美的文章需要字词的日常积累
对一些经典的文章,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共鸣,文章中使用的语言文字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真切的美,能够感动到我们,但文章为什么会让读者有这么大的感触,文章作者不可能明确指出,需要学生自己领会并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文章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让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文章,通过阅读寻找并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去寻找文中能够打动自己的语言文字。同样的文章让人感动的语言文字可能不一样,每个人的感悟也会不一样,思考的东西更会产生差异,通过这种自主阅读的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灵感。教师的重心就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寻找这种语言灵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对语言独特的领悟。比如教学《声声慢》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章语言的作用,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去分析文中“愁”这个情感世界,通过引导学生领悟文中作者写出的情感世界,进而熟练掌握《声声慢》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快速地让学生学会对语言情感的掌握,但要学生灵活、多方位地应用情感语言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由品析写法到模仿成段
教师在开展语文课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写作来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效率时,要关注学生在研究课文的表达方式上的指导工作。教师对高中生的语文教学,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读取的文章开展正确的分析,也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容易发现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这种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导致他们在写作时虽然知道怎么使用正确的表现手段,但在实际的写作中出现了不能很好地用语言去表达的情况。有的学生在遇到不知所措的分析时,常胡乱地使用套话去搪塞教师,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学生没有激发自己的思考来认真分析所致。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就无法让语文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主要就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个培训方式,要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分析来逐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通过深读评出真情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使用的常为以“情理”为结合点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在开展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情境氛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任何课文的时候,都能将自己置身于作者写作的氛围与情境之中,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的意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这种文章阅读的情感教育,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情感分析,通过对文章的情感分析來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创作文章所处的意境中,让学生能够通过文章的阅读产生和作者一样的心境,只有学生能够走近作者的心境,才能更好地对文章开展详尽的情感分析。学习情境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能够进入到作者创作时的意境,才能清楚地判断其创作意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这个课题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任何文章的时候都能够将自己置身于作者的创作氛围之中。
(四)从课堂到自主读写
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和良好的习惯一样,需要教师细心地培养。学生所有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的逐步培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点滴进步,要不断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养成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例如,有的学生通过《边城》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在创作美丽的风景和形象的人物特写上的写作手段,通过自己掌握的写作手段创作了《烧香的母亲》。由于培养了这种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学生掌握了诸多的写作方法,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和美丽的家乡风景也变得越发形象,通过完美的语言阐述,勾勒出母亲那种虔诚烧香拜佛的精神和勤劳善良的性格,让读者印象深刻。学生在阅读中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这种技巧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逐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面对教师提出的作文题,如果有良好的读写结合的习惯,就不会胡乱在网上查询,而可以更多地应用自己日常读写中的积累去撰写。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采用读写结合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开展,切不可一概而论,而要针对适合的课文有选择地开展读写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掌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所以,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课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读写。目前可以使用的结合点有情理、语言和写法三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结合点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更加适合课文主体的结合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调查,现阶段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没有结合点的读写结合教学都是浮于表面的空壳,要想真正完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需要找到合适的结合方式,才能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蓉.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2]马瑞芬.深化改革——高效轻负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智库时代,2017(12).
[3]董武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8).
作者简介:高培俊(1972.5—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小学高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 GS[2019]GHB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