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研究

2020-08-12 07:21肖更浩
图书馆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典藏力量文献

肖更浩

(深圳图书馆,广东 深圳518036)

在我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各地的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而对地方文献的整合、开发与利用,成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地方文献是反映当地风俗文化、自然资源、社会机构的重要资料,是开展地方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辅助政府决策的可靠依据。做好地方文献典藏工作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是实现地方文献科学管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地方文献类型多样,来源复杂,规模庞大,需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搜集整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配合,仅依靠图书馆的力量,很难保障地方文献采集的系统性、完整性。当下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从草根组织兴办基层图书馆,到志愿者广泛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社会力量为图书馆服务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图书馆的建设形式,也有益于公共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方面,图书馆更应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思考多方合作的模式,贯彻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更为优质的地方文献典藏体系,让更多的人看到地方文化的魅力。

1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的方式

社会力量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捐赠物资、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到图书馆事业中。作为社会联动的公益项目,社会力量的参与旨在节约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成本,搭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提高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效益。

1.1 出资办馆

由社会力量出资兴办公益性图书馆,实现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采集、存储与管理工作,这是灵活机动、广受公众认可的方式。企业、公益性组织、个人等,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为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出谋划策[1]。可以说,出资办馆是推动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根本动力,是调动公众力量最为直接的方式,多由创办人自发组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做好人员、资金的管理工作,对投入资金进行公示,通过内外部监管的方式掌握资金流向,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在实处。例如,江宁区图书馆建成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其主要资金来源为私人捐助,并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辖区内馆、室、农家书屋的资源共建共享。

1.2 文献捐赠

地方文献反映了地域文化特色,这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人的努力逐渐形成的。这些文献如繁星般分散于各地,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口头阐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录、整理、编撰等操作,如此才能更好地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让地方文化发扬光大。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包括征集、捐赠、呈缴等途径。由社会人士捐赠文献资料的方式,节约了图书馆搜集地方文献的人力成本,是图书馆获取珍贵资源必不可少的途径[2]。社会组织或个人以捐赠文献资料的方式,参与到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可以拓展地方文献的采集渠道,弥补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的形式和内容。

1.3 志愿服务

如今,公众参与图书馆服务的意识增强,为广大读者提供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的新方式。特别是文化志愿者,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业务素养,在通过图书馆的招募与培训后,就可以参与到地方文献的采集、整理、开发等环节中,为完善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出谋划策。可以说,志愿者是图书馆发展的补充力量,是弥补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3]。图书馆也可以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将地方文献研究、地方文献征集等工作外包给社会组织,如与地方志研究所、第三方调研机构等合作,以签署协议的方式约定各方职责,进而节约成本,提高地方文献建设的效率。

2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的激励机制

在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要想激发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奉献精神,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地方文献的价值,让被动的参与变为主动保护地域文化的行为。

2.1 政策规章激励

地方文献是延续、传承地方文化的载体,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机构,在挖掘、传承地方文化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倡导各级各类文化服务机构积极作为,多方合力打造完善的地方文献典藏体系。早在1982年,我国文化部颁布的《图书馆工作条例》就明确要求省市级图书馆“多渠道收集地方文献资料”。2006 年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规定对地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存储,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4]。而图书馆要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就有必要发挥政策规章的作用,以适宜的宣传方式强化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让地方文献典藏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 多方协作激励

互联网时代信息就是一种资本,掌握的信息量越大,相应地,能够从中发掘的有价值内容也就越多。为满足服务主体的需求,图书馆要掌握不同群体的信息,了解这些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中来[5]。图书馆要发挥统筹和协调作用,强化与政府部门、企业、文化服务机构的沟通交互,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地方文献征集、捐赠和共享工作中来,形成多方协作的局面。同时图书馆在掌握各方信息基础上,可凭借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以良好的合作模式发挥正向激励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以图书馆为主导的多方协作激励模式

2.3 差异化激励

图书馆在采集地方文献资源过程中,要想发动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其中,就需要针对主体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以差异化的激励方法提高吸引力,达到凝聚众智的作用。针对出版社、文化企业等,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产品展示平台,拓展文化出版物、文化服务产品传播渠道,帮助他们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增进交互,以激励这些主体为保护地方文化贡献力量。对于专家学者,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学术研讨等方式,既为这些主体提供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也可以达到共同保护地方文化资源的目的。对于本地文献收藏家,图书馆可以从地方文献长期保存与有效利用的角度,阐明自身在文化服务方面的优势,鼓励他们捐赠收藏的资料,对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进行监督,同时表彰他们的公益行为,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

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在有效集成、整理、开发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图书馆让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文献建设,要侧重做好资源挖掘和制度设计工作,使参与者有主人翁意识,让地方文献的价值得以彰显。

3.1 挖掘地方文献特色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指出,要突出地方文献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产等,以现代技术手段让公众有现场感。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的搭建,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新思维、新理念,拉近公众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距离,提高公众的参与感[6]。只有整合多方社会力量,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更好地保障地方文献建设效益,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例如,海南大学图书馆为了支持本校特色专业和特色科研项目,特别注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专门成立了多个反映海南特色的地方文献研究室,计划在3 年内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南地方文献中心(见图2)。

图2 海南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中心构架

3.2 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

地方文献典藏建设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图书馆不仅要招募具备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强化对馆员的业务培训,也需要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寻求这些机构的技术、人力资源支持,共同设计地方文献建设和监理制度,让社会力量的参与稳定有序,让地方文献建设达到专业性与公众性的统一。承担监理职责的机构,需要全面了解本地文化资源的分布、类型和特点,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可安排专业人士与图书馆沟通对接,通过深入交流探讨,掌握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的目标、意图、重点难点,及时为图书馆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学界新观点,辅助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监理机构对图书馆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可以倒逼图书馆注重质量和效益,推动地方文献建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7]。

3.3 开展创意性宣传活动

图书馆不仅要强化地方文献征集、管理工作,也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参与机会,拉近与广大读者间的距离。地方文献本身是地方文化的传播载体,图书馆通过举办创意性宣传活动,将公众作为地方文化的建设者,让他们与专家学者交流探讨,共同追溯历史,共同建构民间记忆的多元文化图景,激发公众对地方文化的兴趣。例如,上海松江区图书馆组织开展的书香与书画之旅活动,邀请公众参与游览本地读书台,参观古代杰出书画家的作品,由专业人士讲解自晋代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让参观者体悟历史,感受地域文化魅力。

4 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模式——以深圳市图书馆为例

深圳市图书馆在成立之初,由于资金不足只能引入社会资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与社会力量合作建馆的良好模式。通过与政府、出版社、企业等合作,深圳市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1 建设地方文献陈列馆

深圳市图书馆通过与地方文献收藏家合作,共同建立了地方文献陈列馆,由民间人士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料,图书馆提供资金、技术与业务指导等。这种合作模式符合地方文献采集的需求,可以调动民间人士的智慧,拓展地方文献的采集和存储渠道,发挥地方文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用,以民间陈列馆的形式吸引更多公众的目光。该馆建立的第一代民间陈列馆,是与本地一位收藏家合作,设计的越剧资料汇储室、个人资料储存室、特色图书馆、家风家训馆等。其中收录的地方文献种类齐全,较为全面地记载了当地的家庭事务活动、家风家训等内容,反映了当地不同时期的风俗特点,为研究家庭史学提供了依据。

4.2 建设民间图书室

深圳市图书馆为拓展阅读推广渠道,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在大型社区建设阅览室,以便为周围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这种图书阅览室由社会人士投资兴建,一般选在市民家中,能够很好地融入社区,具有亲民性,可以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8]。相对而言,社区阅览室开放的时间不固定,读者可以自由地安排阅览时间。其中收藏的图书也具有本地特色,能够满足周围群众的阅读需求,如收藏的越剧相关资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越剧演员、越剧爱好者前来借阅,也为越剧演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统计表明,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图书馆设置的民间阅览室,已经累计接待读者两千人次,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报刊的好评。

4.3 特色“老照片”征集

老照片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地方文献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反映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在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方面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老照片一般留存于个人手中,也有部分存储于文化类事业单位。深圳市图书馆为挖掘老照片的价值,开展了广泛的老照片征集活动,鼓励社会人士捐赠,以及参与老照片的价值开发工作。该馆不仅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老照片的作用,也通过开展老照片巡展、公益讲座等活动,激发了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截至2016 年底,该馆已经累计征集老照片6000 张,涉及不同年代的多样化生活场景,并且将这些照片编辑出版,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推广范围。

5 结语

社会力量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助力器,在地方文献典藏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意识增强,当下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都有助于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形成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价值,图书馆要做好社会力量的吸纳、鼓励、引导和管理工作,立足自身需求,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模式,以多方协同实现地方文献服务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典藏力量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典藏
麦唛力量 (一)
往来·典藏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典藏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