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摘 要] “老师很卖力,学生很淡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教与学”的矛盾现状,但是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头等大事。《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提出的“威望”与“批判能力”关系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帮助我们分析这些现象和问题出现的原因,最终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即高等职业教育要“与学生同在”。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学习的关键能力——“批判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钻研专业的目的。
[关键词] 同在;威望;教与学的融合;批判能力
[作者简介] 张 帆(1964—),男,陕西澄城人,学士,咸阳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柔性加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0-0097-02 [收稿日期] 2019-10-03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身心投入不够,对专业的亲和力不够,仅仅把专业当作维持生计、寻找工作的工具,专业学习成了迫不得已而去为的事情,对专业的定位太低,学习没有后劲;更没有热爱专业、专业奉献精神等高层次的专业追求。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导致学生的学习浅尝辄止、对专业不感兴趣、考试60分万岁、“老师很卖力,学生很淡定”,教学危害不言而喻。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影响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未来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育教学层面去分析,看看是不是我们的高职教育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问题的分析
通常人们都习惯于这么一种认识,即教师的身份、学历、职称、知识层次,甚至是否从985院校毕业、是否有国外留学经历等都是一位教师身上诱人的光环,学生有幸在这样有威望的教师熏陶下成长是件再幸运不过的事。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经意间与学生拉开了距离,教师往往“高高在上”,学生时常感觉课堂内容距离他们很“遥远”,即使课堂内容很简单,但由于老师“高高在上”的“负”能量的影响与“威望”暗示,简单的内容也好像复杂了起来。部分学生经常与老师进行比较,经常用这个比较结果“打击”自己,从而在学习最困难的啃骨头阶段放弃了对知识的学习。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对“威望”是这么评价的,“威望可以包含很多情绪,比如赞赏或者恐惧”,“威望是一种支配力量……这种支配力会完全麻痹我们的批判能力……威望的这些特性能够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1] (P113、P115)。可以这样去理解,威望是件好事,在特定场合可以让教师的思想无阻力地推行下去,让学生服气你,但是,此处强调的是不能让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对“威望”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知识有高不可攀之感,认为老师说的句句都对,不进行自己的判断,死板学习,长期下去会失去兴趣,放弃学习。
从《大众心理研究》对“威望”的描述可以看出,自信与“批判能力”是学习的好帮手,为了能让学生唤醒或具备“批判能力”,教师就要放下身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同在”,与学生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要善于帮助学生,把学生从“高不可攀”甚至“恐惧”的神秘光环中引导出来,教导学生怎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面对的课程或面对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特别说明,本文所指的威望专指教师既有的身份、职称、学历、成就等,在教学过程中与學生经教学互动形成的“威信”不在此列。
三、问题的解决
我们提出要“与学生同在”,“同在”从教学角度讲,它的意思就是教与学的融合,说简单就是教学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由于要面对知识和技能的深层次学习,学习引导很重要,对专业的认识方面的引导更重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恐惧或困难的困境。那么,怎么样做好引导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学生“同在”,便是成功的引导:
(一)与学生“身份”同在
教师有时要故意“隐藏”自己的“专家或学者”身份,“谦虚”而接地气,与学生在“身份”上同在。平易近人,不“脱离”群众,学生才能与老师搭建好沟通的平台,也才能与老师“合作共赢”。从而避免威望的副作用影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二)与学生“患难”同在
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与学生同在,引导学生怎么样面对困难,指导他们怎么去做,理解学生的艰辛与不易,与学生同呼吸共患难,共同分享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师生感情便能很快建立起来。知识的获取过程其实就是战胜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困难的过程,老师的引导极为重要。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环节,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学到真本领。
(三)与学生“陪伴”同在
在课堂里同在,在作业里同在,与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同游,有了老师的“陪伴”,有了“指路明灯”,有了方向感,学生才有了学习的劲头。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谈得上好的效果和发展。
(四)与学生“水平”同在
与学生分析问题时在同一个“水平”,也是一个很好的“同在”办法,甚至可以让学生“超过”老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一句话,教师与学生的融合,也就是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与学生“同在”便得以实现。
(五)与学生“感情”同在
保持微笑、和蔼的表情,在感情上与学生“同在”。学生见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在他的脑海里会有莫大的欣慰之感,学习是很辛苦的,这种欣慰,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去努力去拼搏。在此基础上,谈论一些专业建设、专业发展及专业意识等话题,让学生懂得专业学习与个人的成长和个人意志的磨练息息相关的道理,效果更好。
(六)與学生“讲台”同在
讲台站位也很重要。老师的目视方向,在讲台上的站立位置,讲话的语气、表情,无不感染影响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这就是讲台“同在”。
(七)与学生“机会”同在
学习是平等的,不要居高临下。要让学生能意识到老师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老师出错有时难免,让学生有赶超老师的勇气,不要习惯于认为老师就是高明的代名词,老师就应该会,学生就应该不会。
(八)为了让“同在”效果更好,还要做到“六要六不要”:1.要心里有学生,不要自我感觉良好,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忘了学生群体。2.要俯下身子面向学生,不要昂头讲课。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或者讲解问题时俯下身子,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3.要理解学生,不要在课堂里批评学生。选择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用合适的方式与犯错误学生交流,而不是在课堂上批评。4.要善于欣赏学生,不要与学生对立。与学生对立是教书育人大忌,切不可开这个口子。5.要关注关心学生,不要敷衍学生。课堂里学生最关注的就是老师是不是在用心教书,是不是有责任心。6.要接地气,不要做太“完美”的老师。有时为了让学生找回自信,自己稍微犯点小“错”(当然了这个错以后要纠正,或者启发学生发现错误或者为了其它目的),学生找出了老师的“错”,对老师不惧怕,对知识不惧怕,有了批判能力,学习能力便就有了。
在此,呼唤我们教育工作者都要“与学生同在”,让我们的教育稳步发展,让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靳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9:113-115.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lls on "Standing with Students"
ZHANG F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
Abstract:The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 is working hard while students are stagnant" reflects to some ext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but it is the top prior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A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tige" and "critical ability",put forward by the book of "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created by Gustave Le Bon),provides us with a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s,help us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se phenomena and problems,and finally put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That i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stand with students".The goal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the key ability of learning --"critical ability",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king students love the major heartily and willing to learn assiduously.
Key words:standing with;prestige;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