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青年文化思维研究

2020-08-10 17:11葛明星张莉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葛明星 张莉

【摘要】从“共享心理”视角审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大学生对自我权益的表达和利益博弈。大学生群体与学校的利益博弈属于非对称性博弈,一旦学生权益受到损伤,容易诱发学生群体性事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年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文化思维是诱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消极心理、从众心态、群体意见领袖等是诱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因素。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应该从“共享心理”视角出发,充分了解青年文化思维的特征,因势利导,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青年文化思维;共享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09-0077-04

21世纪,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类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青年一代的代表,是思维最活跃的一类群体。在青年文化思维的激荡之下,如果大学生的情绪得不到疏导、控制和管理,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思维,预防和化解突发性群体事件,是非常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青年文化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1.青年文化的概念厘定

青年文化可以理解为“年轻的文化”和“青年人文化”,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创造主体是青年的精神产品和文化体系中特定的文化类型。概括起来就是指青年的文化和文化的青年两个方面,它是以青年人格心理为基础,以心态发展趋势为核心,包括生理的年轻和精神的青春,有相当强的自我心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青年文化区别于其他形态文化的核心标志是:文化的发展是否具有青年心理。

2.青年文化的共性特征

青年文化和青年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化地位的过渡和边缘性、文化发展的变革性、文化取向的理想化。

文化地位的過渡性和边缘性。文化如人一样有着自身的生命运动过程,作为文化体系的一个类型,青年文化在文化体系中处于过渡和边缘位势。过渡性是文化的共性,作为文化来说,社会的发展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背景,产生了新的代沟。具体来说,就是青年文化对于中年文化有着反叛力又有着趋附性心理;边缘性是青年文化的社会体系特征。具体来说,就是青年文化是在中年文化占据主流位置的社会变革中产生,本身的萌芽发展处于中年文化的统治之下,在中年文化的规范系统中,他的独立价值与文化模式还是会受到压制。从文化的载体来说,青年文化的主体应该是具有青年心理的群体,那么他们在社会规约中的位势也相应的决定了自身文化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因而其边缘性是毋庸置疑的。

文化发展的变革性。一方面,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价值的文化体系,青年文化的边缘性和过渡性带来了青年心态上的变化,也就使得其对社会主流文化有着强烈的反叛性;另一方面,青年文化的开放性有利于接纳其他文化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青年在边缘性的地位上努力创造着能体现其群体特征的具有独立价值的文化体系,决定了青年文化的亚文化状态,促使青年文化在处理与其他文化关系时要求变革,从而导致文化发展上的变革性。

文化取向的理想化。青年是社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在文化体系中,青年文化最具追求,敢于接受新事物,能适应社会变革,但因社会实践不足导致青年对社会的认识不深,加上心理的不稳定,导致青年文化在文化发展取向上理想色彩较浓,往往会出现某些过激行为。

3.新时代青年文化的个性特征

文化的共享性是新时代青年文化的个性特征。青年是社会体系中最具有共享意识的群体,在新时期社会文化体系中,“共享”已经成为主流态势,无论是无形的信息还是有形的资源,都可以通过“共享”理念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二、“共享心理”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1.“共享心理”的概念

“共享心理”是建立在信息共享之上的一种心理共生模式,主要特点是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是通过信息共享系统来实现的,是一种交互式的分享心理。

2.青年“共享心理”的特点

这一代青年大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家长和学校往往对他们呵护备至,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后心理上也还没有成熟,由此很容易产生群体依赖心理,即“共享心理”。从内因角度分析其“共享心理”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1)情感归属需求。心理学认为,人在成年后的主要情感需要来自家人之外,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尚处于成年的早期,具有强烈的社会认同需求和被尊重需求,注重群体性评价,对群体的情感归属感强烈。

(2)价值观偏差。学生进入高校后,心理上处于转型期,由于入学前后生活环境的差异,青年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的形成初期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给学生情绪抒发提供了空间,加上西方文化渗透,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从众的心理下容易发生偏差。

三、青年文化思维在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外显

对于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学界不外乎从学生价值观、集体意见领袖、从众心理等方面分析,解决方案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等,而忽视了对学生群体文化思维的分析。从文化本体来看,青年文化思维的特征天然地与群体性事件融合并生成共鸣。青年文化的有限理性会激发学生群体参与各类群体性事件,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青年文化本身的游移特征,游移本身就说明一种态度,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也就是肯尼斯·阿罗提出的“有限理性”。青年文化思维的有限理性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有着天然的影响力,同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也为青年文化思维的有限理性提供了彰显的可能。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多动态的博弈,青年大学生参与也是出于利益考量,也可以理解为群体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场景。青年文化思维又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表现在以下几点:

1.青年文化思维的变革性在群体性事件初期起到蓄力作用

青年文化思维的变革性缘起于文化发展的变革性,青年文化本身的边缘性和过渡性导致青年在心态上具有变革和进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流文化有着强烈的反叛和不满,更易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初期起到蓄力作用。在蓄力过程中,青年文化思维的变革性主要表现为:由对轻微事端的不满上升到聚力聚群,最后生成对抗性心理。

2.青年文化思维的游移性在群体性事件中期展现决策力作用

因为青年文化思维特有的游移性,使得青年群体面对不同导向性的事件时有了选择的空间,而在群体性事件中,当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出现分歧时,游移性思维就起到了决策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必然会出现隐形的“青年意见领袖”,他们的表现会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因此,青年文化思维的游移性就容易在群体性事件中展现决策力作用。

在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虽然意见领袖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但参与人群自身也进入到了一种新的状态,从最初的追随到了解事件后的自我思考,此刻游移性心态开始起作用。

3.青年文化思维的有限理性在群体性事件后期有约束力作用

伴随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早期萌芽的意见分歧随着青年文化思维的理性回归开始起作用。在青年群体中开始出现不同意见,对于初期出现的群体意见领袖的观点开始有所怀疑,青年文化思维的有限理性开始生成约束力作用。

四、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青年文化思维的内在要素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属于典型的青年文化群体,其行为带有强烈的青年文化思维特征。诱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主要有消极心理、从众心态、群体意见领袖等。这些因素对群体性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1.消极心理在群体性事件蓄力过程中起到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指周围环境对人心理造成的一种暗示性或诱导性的认识,从心理学上看属于典型的消极心理反应行为。在群体性事件中,由于观望氛围浓厚,加上情绪化的煽动作用力,青年学生群体容易被破窗效应影响,在蓄力过程中带来连锁反应。

2.从众心态在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由于信息不对称,青年个体往往会追随群体,表现出非理性的“羊群”行为。即使没有直接利益关联,在从众心态影响下,青年学生群体会抛弃个体认知,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对事件发展过程起到推动作用。据网络媒体调查,处于18至25岁之间的大学生参与到群体性事件的比例最高。结合数据采样分析(课题组成员在江苏常州、盐城、徐州进行采样分析,共有数据153份,其中有效数据127份),点赞、转发链接等已经成为许多青年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式。根据数据样本分析,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受情绪感染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比例较高;从心理上看,“共享”已经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链。

3.群体意见领袖的生成在群体性事件后期有“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在管理学中提出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指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而非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那块“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这一规律被人們称之为“木桶效应”。群体性事件发生初期,意见相对单一,此时意见领袖还没有完全起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酝酿,不同意见开始冲突融合,逐渐生成意见领袖,在群体意见领袖出现后,“木桶效应”开始起作用。在群体性事件后期,由于事件发展的态势加上各种外力因素,群体意见领袖的观点、行动就成为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突破口。

五、透过青年文化思维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了解群体性事件中青年文化思维的影响,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群体性事件,从“共享心理”这一视角来看,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通过青年文化的“共享”心理特征,在青年群体相对活跃的软媒体中发布一些具有引导作用的教育信息,从源头上进行思想教育。二是利用青年文化思维的游移特征,可以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转移引导。三是关注青年文化思维的有限理性,可以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劝导。

综上所述,青年文化思维的特征影响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全过程,因此需要关注群体性事件中青年文化思维的作用力。在软媒体时代,“共享心理”成为青年群体的一个新关注点,透过“共享心理”,关注青年文化思维特征,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黄禧祯.关于青年文化本质的哲学思考[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2]吴遐,祖磊.从众心理驱使下大学生群体事件及对策研究[J].硅谷,2008,(4).

[3]杜志强,穆妮娜.从有限理性到非理性:大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的行为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6,(5).

[4]余芮,林畅.我国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

[5]朱宏胜.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层次分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6,5(3).

[6]杨圆琳,石静.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突发事件的演化新路径[J].高教学刊,2016,(16).

[7]吴頔.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责任编辑:马程

猜你喜欢
群体性事件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群体性事件中非正式制度因子分析及化解路径
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分析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研究
新常态下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思考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
高校学生常见突发事件情况分析
浅析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及管控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