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克强 刘元林 宋胜伟
[摘 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以成果导向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原理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实际,从课前、课上及课后等阶段,以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怎么多学及学得如何为主线,构建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模式。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机械原理方案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论证能力及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教学表明,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满足毕业达成度要求。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原理;OBE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新工科项目“面向新工科的机械类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探索研究”(项目序号:21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OBE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GJB1319126);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GBB1317111)
[作者简介]于克强(1978—),男,山东即墨人,博士,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刘元林(1970—),男,山东平阴人,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宋胜伟(1968—),男,黑龙江七台河人,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机械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246-02[收稿日期] 2019-12-11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机构工作原理、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相关计算和分析的知识,并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但传统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所以教学效果差。OBE教学是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1-2],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正是突出变“教师的教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及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3-4],因此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原理OBE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很有意义。
一、机械原理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办学定位,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所应培养的能力及相关要求,现制定12条毕业要求,每条毕业要求下又设多个指标点,共计29个指标点。针对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及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现制定出机械原理实践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见表1所示。
二、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以及OBE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多学及学得如何。
(一)学什么
課前通过机械原理课程网站发布预习信息,让学生先了解要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什么,有什么问题,并做好记录,以便上课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学。
(二)怎么学
正式讲课之前,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能达到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总结,再将班级按人数分为若干组,对关键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小组内归纳总结,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讲解。
(三)如何多学
本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可通过课后小作业和课后答疑完成当堂知识点的巩固,答疑可通过微信或QQ等软件网上答疑,再通过创新设计作业完成知识点的整合和创新的练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上课时间及课堂传递的知识量有限,所以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文章或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扫码阅读的方式来扩展相关知识量。
(四)学得如何
学生学习完机械原理课程后,能力有无提高,能否满足毕业要求,主要通过达成度评价来体现。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达成度评价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机械原理方案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论证能力及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毕业要求为目标进行评价。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达成度评价对比如表2所示。毕业要求达成的评价主要采用试卷、作业、实验等形式的成绩为基础,根据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权重,折算进行定量分析。
三、结论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点和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不足,以学生毕业要求为目标,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多学及学得如何为主线,构建了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模式。机械原理课程OBE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本研究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曾达幸,李飞,侯雨雷,等.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57-58.
[2]余军合,李国平,马志勇.基于OBE模式的“机械原理”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06):109-113.
[3]赵亦希,陈佳妮,陈关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准则[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3(04):5-7.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5(Z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