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
摘 要:自2013年以来,浙江省农村礼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作为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到2018年9月底,杭州市行政村建有文化礼堂1055个,8个有建设任务的区、县(市)均已被评为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区)。作为文化禮堂建设的参与者,见证档案文化建设作用贯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过程。鉴于目前农村文化礼堂的档案资源亟待进一步得到重视并更好地开发利用,避免更多有价值的宝贵资料流失。本文将从档案文化建设与文化礼堂建设全过程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论述,以期唤起思考,强化重要性意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果共建共享。
关键词:档案文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档案管理;重要性
1 挖掘与整理乡村档案,为文化礼堂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档案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档案文化的性质与特点。档案文化是一种记忆文化,通过记录历史、保存历史的记忆、传承历史文化。档案是一个传承纽带,利用档案可以创造新的文化成果,又通过档案为后人的文化创造积累更丰富的文化财富,使人类文化衍生出独特的历史继承性。
档案的文化属性,在文化礼堂的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专业档案馆提供的各种文史资料外,那些散落于民间,由非官方组织和个人收藏的民间档案为各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民间档案大体包括文献史料(如:私家账簿、乡规民约、私人手稿和祖传的族谱、家谱、祖训等等)、口传史料(如反映各地民风民俗的神话传说、轶闻掌故、民问歌谣、民风民俗等)、实物史料(如先人遗留的珍宝、证书、证章、碑刻等)。这些东西来自民间、藏于民间,承载着特定时代、地域和群体的社会生活信息,对于记录社会历史变迁有着别样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礼堂最初的建设标准为两堂四廊一馆,其中文化长廊由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四个板块组成。各个板块内容,几乎都和档案文化有紧密联系,尤其是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等基本组织结构内容都来源于史料记载,通过挖掘、整理、提炼等一系列工作,奠定了文化礼堂的建设基础。不仅通过档案史料馆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更有村民群众的全力参与,献计献策献史料,共同成就了文化礼堂的建设。
如杭州西湖区的何家埠村文化礼堂曾经由办公楼会议室和杂物仓库改建,院子里和一楼的陈列室里都是村民自发送来的各种农具和过去村里日常用具,还有爱好书画的村民何宝叶的书画作品,描绘农村文化和村子成长历史,展现何家埠村各个历史阶段的村容村貌和水乡人家的生活场景,唤起了很多村民的乡村记忆。建德更楼街道于合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很多历史遗存被收集挖掘出来,如清朝道光光年间的关于治水防洪的永禁碑、清朝乾隆元年的“三代遗民”大匾,还有古积谷仓、古驿站邮路、各大姓氏的家谱、族规家训、包括乐善好施的先贤、抵御外虏的先烈等等,这些内容都被一一收集、梳理并展陈。萧山河庄街道向公村文化礼堂,挖掘相公文化、农耕文化,恢复历史古迹、重建相公寺,为闻名遐迩的萧山围垦建“农耕文化展陈室”。不仅唤醒村里老人尘封的记忆,更唤起村里年轻人自豪感与归宿感。
无论是文化礼堂的文化长廊还是特色展陈馆,在建设过程中,村级文史档案资料是最基本的内容,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些档案资料,光有礼堂实体外形,无实质文化内容,根本无法完成农村文化礼堂的前期建设。
2 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使档案文化再现生机与活力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对其深入挖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发现和挖掘,才能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充分实现其文化资源意义,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参与到社会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去。全方位、多层次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挖掘档案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已成为当下档案文化建设实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正是有了文化礼堂的建设需求,让更多有价值的史料资料重新被挖掘、被整理,获得社会欢迎、公众关注,通过时代的新呈现,被赋予了更新的时代价值。积极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料收集的终极目标和真正价值。
在杭州市文化礼堂建设中,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体现当地特色的展陈馆,如村史馆、民俗馆、农耕文化馆、乡贤馆、非遗文化馆、红色纪念馆等等。这些特色展陈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容展示,都成为各地农村文化礼堂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临安区於潜镇鹤村村文化礼堂的特色展陈馆——《民族日报社》纪念馆,报馆内陈列的照片、文字史料、书籍、实物等都是由老报人及他们的子女们所提供。他们不仅热心地捐物捐史料,还出谋献策,想方设法为纪念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许多宝贵的建议。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结合文化礼堂的建设,终于在原址上实现重建,修旧如旧,报馆熠熠生辉。如今已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浙江省级党史教育基地。通过看展陈、听介绍、宣誓、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开展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塑造公共记忆。如今的“民族日报社”纪念馆作为集学习、交流、研究、教育等为一体的公益性公共场所,现已成为临安社会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馆之一。
全市文化礼堂建设呈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功能,根植于当地的自然禀赋和文化传统,很多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内容被挖掘,通过收集、整理和设计展陈,让那些淡出人们视线多年的老底子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如富阳东坞山村豆腐皮陈列馆、泗州村古法造纸陈列馆、小桐洲江宁王非遗馆,临安凤凰山脚自然村文化礼堂的红毛狮子非遗传承馆,让红毛狮子这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了集中展示与陈列的场所。
3 建好与用好文化礼堂,不断充实和丰富乡村档案文化
档案文化是一种记录文化。历史记忆随着时间推移,始终处于动态的过程。过去的“记忆”为当下活动提供参考,当下的活动又不断成为过去的“记忆”。因此档案文化为了最大限度保存历史记忆,除了做好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忆的保存、保护的工作外,还有主动记录当下活动的重任,这就是档案文化的记录特点。
文化礼堂建设是基础,用好是根本。农村文化礼堂作为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已成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的家园。有农村文化礼堂的地方一定也是乡村最热鬧的地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经系统挖掘、收集、整理和创作而成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既是农村文化礼堂运行维护、建设提升的重要依据,也是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农村历史文脉、弘扬文明风尚的宝贵资源。
特别是在文化礼堂里开展的各种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活动都产生大量鲜活的素材,各个阶段各个重要节点的不同活动都承载着时代的痕迹与烙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杭州市1075个农村文化礼堂相继开展“歌颂祖国秀我村歌”网络拉歌、“唱响村歌献祖国”村歌展演、“千堂互动文化走亲交流”“我们的村晚”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各区农村文化礼堂的主题活动各有特色,如余杭区百家文化礼堂文艺展演、萧山区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富阳区的“家门口的村晚”、临安板桥镇的“基层工会舞蹈大赛”、天目山镇的“新兵入伍壮行礼”等,全面展示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六年多来的建设成就,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把“我和我的祖国”融入到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六年多来,各地各有特色的礼堂活动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记载着文化礼堂的新生、成长与发展,有时代特色,承载着历史记忆。任何一个时期的档案资料缺失,都会留下历史的空白。只有做好文化礼堂档案管理,才能更好地延续农村历史文脉。
4 做好乡村档案文化管理,助推网上文化礼堂和掌上文化礼堂建设
“网上文化礼堂”和“掌上文化礼堂”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村都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不能经常回家。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技术和移动手机,为解决离乡人员的“乡愁”,维系“乡情”发挥重要作用。“网上文化礼堂”和“掌上文化礼堂”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让离乡人员及时了解家乡的发展、变迁的信息,牵起乡愁、乡情,激发爱家乡的热情。村级文化档案是建设“网上文化礼堂”和“掌上文化礼堂”的内容信息来源,各地将丰富多彩的档案资料通过整理、编排,构建各具特色的网络文化礼堂。随着时代的发展,“网上文化礼堂”和“掌上文化礼堂”将成为村级文化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档案管理和文化礼堂建设是个相互作用,互为统一的过程。乡村档案工作应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去落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同步计划部署、指导培训和考核验收,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重视乡村人才队伍的培养,尤其是重视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的专业培训。
从2018年起,杭州市已将农村文化礼堂设置专门的档案柜或专门的档案室列入四星级、五星级文化礼堂的年度考核内容,农村文化礼堂的档案管理工作将越来越被重视。相信,随着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在不断的提升建设中,乡村文化档案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全面落实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加强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科学整合档案资源,使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成果能够得以固化、传播,促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果的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105-107.
[2]潘连根,屠剑虹.档案文化价值及其实现[J].浙江档案,2009,000(004):25-28.
[3]陈智为,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潘连根,屠剑虹.档案文化价值及其实现[J].浙江档案,2009,000(004):25-28.
[5]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巡礼[M].杭州出版社,2014.
[6]浙江省档案局编.档案事业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7]吴广平,向阳.档案工作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姜之茂.档案人员上岗必读[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