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

2020-08-10 08:48谭月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读书人好书读书

谭月明

在忙碌的闲隙里,拿起《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这本书,马上被书中那朴实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平常而睿智的做法、真实的情感等深深地感染了!看书中的真知灼见、高深的智慧令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犹如一股涓涓溪流涌进心田,深感“相见恨晚”,令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书中不但给我们老师提供了非常多的、我们渴望知道怎么做的理论方向,还给了家长独具魅力、最正确、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使既当老师又当家长的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这的确是一本“开启阅读之门、点亮心灵之灯”的好书!让人体会到一种简朴与宁静!

书中的一句话“要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感受到: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做到: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下面就从这两点我最深刻的内容说说我的收获吧。

一、作为老师,我们要先做读书人

(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

1.教师先做读书人

薛老师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的确,教师的精神修养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知识渊博,眼界广阔,教学时能够旁征博引,娓娓道来,那么学生就乐意听老师讲课,也乐意听从老师的指导去多读书。老师从读书中获得的文学气质,言谈举止间散发出的书卷气息、人格魅力,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这样教师劝学生读书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这时,我想起了之前陈副局长在给我们的讲座“教师的幸福、责任和智慧”中说到的肺腑感言:“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一个理念落后的教师、一个创新能力不强的教师无法适用新课程发展的要求,读书学习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因为不读书,教学没有什么好方法,没有什么新内容,头脑里没有什么新问题,就容易自以为是。见不到新东西,目光自会短浅,言谈举止自然庸俗。这样的教师怎能教书育人、传道解惑呢?”其实,陈局说的跟薛瑞萍老师所说的是如出一辙的。所以,我觉得:只有这样不断地读书,才能让我们自己有所进步,才能让自己永远走在知识的前列,才能在追求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新要求。

看到这里,我惭愧不已,不禁反思自己,平常经常用工作忙的借口就放下书本。的确:“活到老,学到老”。从今天起,我决心无论再忙、再累,我都要“终身备课”。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的:“怎样做到终身备课?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手不释卷,乐此不疲。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2.语言要素是教师的第一职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语言清晰简练、生动新鲜是教师的基本功,这样才会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老师的教学用语不能日复一日不变样,也不能总套用机械迂腐的陈词老调,那样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适得其反。薛老师说:“语言,永远是教师传授知识、激发思维最重要的方式,永远是孩子汲取知识、感受关爱最基本的途径。”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新鲜活泼的语言从哪里来?读书——只有读书!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每日不间断的读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学勇气、教育智慧照亮自己所授的学科,照亮孩子的童年,也照亮自己平凡的人生!

所以教师要先做读书人,然后才能谈教育。

(二)老师应该坚持不懈地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1.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首先要具有人文情怀,带领学生阅读

要想指导学生阅读,教师自己必须博览群书,使知识上得到更新,才能为学生创设读书、享受读书的环境,构建书香班级。我们应该为班级储备丰富的书库,当然,书库的图书种类和形式都应尽量多样化,能满足孩子不同的需求,使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爱读的书。书每天都在孩子的手里流转着,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书香班级中,自由充分、快乐地阅读,求知欲大增,如饥似渴。如:我们学校除了在学期初让孩子们为班级捐好书外,还利用在四月学校举办的读书节的跳蚤市场中所卖得的款项,购了一批有益、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好书,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每天都废寝忘食地阅读着、收获着,并期盼着能借好书的周一、周五快点到来。捐好书、借好书、读好书已形成氛围、习惯。这样,在老师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开阔世界的向往。学生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的同时,已奠定了开阔的智力生活背景。这就能让每一个孩子因为今天的阅读能在将来自食其力、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而拥有充实而平静的生活。

2.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老師深爱阅读,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因阅读多出一条幸福的流泉、一片葱翠的绿地,使好书成为学生璀璨的精神之花。

本书中说到的“阅读的能力,首先是幸福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阅读的意义,首先在于享受阅读的幸福和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看到这里,使我想到: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让孩子们亲近文学、亲近阅读、亲近母语,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读、喜欢背。这时,不由联系到自己的阅读教学,自己抓学生课外阅读还是比较欠缺的,薛老师说得多好啊:“什么是绝招?简单的功夫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看来,今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研究如何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时时处处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美丽,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坚持不懈地对学生“日有所诵”,让我们的语文课就像一首歌、一幅画,始终充满灵动隽永的诗意。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满激情地朗读,把世界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做一个把全部的热情投入激发儿童阅读、朗诵、诵读兴趣的牧羊人。让学生读书成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呼吸一样自然而有节律的事情,让学生时刻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作为家长,我们也应做到亲子共读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

孩子的耳朵从出生之初就浸泡在母亲温暖的话语里,母亲像一盏接一盏点燃的明灯,成为母语、阅读的推广人。父母想改变孩子,首先就要改变自己,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父母的帮助、鼓励、督促、鞭策——有时甚至是逼迫和监督。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孩子总将品尝到成长的快乐。众所周知,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大家都以为他是音乐天才,其实,这是莫扎特的父亲对他从小的音乐熏陶。因为父亲在教授给学生时,也会让在襁褓期的小莫扎特聆听美妙的音乐;他的钢琴学习在父亲精心教授姐姐学习的行为时已经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完成了学习前的铺垫;再者,父亲还时刻让他能欣赏美妙的音乐,让他的生活跟音乐结合在一起,可以说:父亲以听觉学习为主要途径,使小莫扎特出生起就处于充满音乐的环境中。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言传身教。

所以,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引航人,成为孩子第一任教师,引导孩子成为有健康心理,有远大志向、有健全优秀的人格特质: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与人团结合作的能力,还有睿智、勇气和爱心的人。这都是儿童人生之路行得稳健正直的可靠保证。

(二)父母应与孩子亲子共读

“定能生慧,海纳百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培养孩子静气,作为家长的我们要以静传静,并要读书——日不间断地读书,除此而外,别无他法。一定要让自己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读书需要静心,读书也能培养静心,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是为人父母应当追求的幸福。孩子最初的阅读应始于聆听、始于读图,始于父母给他讲的故事。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每天睡前都给她读、讲故事,在那些有趣的故事里她进入梦乡。所以,在她的意念里,觉得一定要听听故事才睡觉。后来,只是听满足不了她的好奇心,我就到跟她一起到图书馆(或者买回来)看绘画本,经常看得津津有味,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她自己真正看的第一本书是《三毛流浪记》的绘画本,她被故事里的主人公三毛所吸引……后来,她就开始阅读大量的书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父母以静滋养静——你津津有味地阅读,对于孩子就是最好的诱惑和示范。作为父母的我们还应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私人藏书,为孩子营造深谷的书香气质,对孩子进行内在的精神培养。

所以,父母要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

帶着平和、安谧的心境,美美地读完了一本书,那温暖的语句、空灵的境界再次感动了我,使我懂得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把目光投向远方,投向儿童发展的真实需要;学会理智、沉静,宁静而致远!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抛开喧嚣,以书为侣,更大量地阅读,在书中进行心灵的洗涤,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使自己能有更深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殿堂,实现自己工作的价值、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人生在阅读中升华!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读书人好书读书
推荐一本好书
我爱读书
好书共享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读书人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