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作要经得起“咬文嚼字”

2020-08-10 08:49续红明
新闻传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咬文嚼字

【摘要】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郝铭鉴谈出版工作的一系列著作和《咬文嚼字》杂志历年来的“纠错”成果,是编辑业务学习的生动鲜活而极有价值的“教材”,从中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一位称职的编辑,对汉语学习应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要以工匠精神对待编辑工作。

【关键词】咬文嚼字;报纸差错;汉字文化

【作者简介】续红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编辑。

四月初,惊闻著名语言学家、出版家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不胜唏嘘。学者易中天在微博上发文悼念:“推陈出新,苍天可鉴;咬文嚼字,金鼎留铭。”以十六个字的嵌名联语,标举郝铭鉴一生的志业和功绩。笔者读过郝先生的《出版的灯光》《撞进编辑这扇门》等著作,也一直是他创办的《咬文嚼字》杂志的“粉丝”,钦佩其以敬畏之心守护汉字文化,付出半生努力“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执著精神和“尽精微、致广大”的治学境界。

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郝铭鉴谈出版工作的一系列著作和《咬文嚼字》杂志历年来的“纠错”成果,是编辑业务学习的生动鲜活而极有价值的“教材”,从中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报纸差错频现,错别字居多

在各类出版物中,相比于期刊和图书,报纸更讲时效性,出版节奏更快,采、编、发流程更为紧凑,要求编辑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理稿件,因而出现差错的几率相应增加。从《咬文嚼字》杂志的“一针见血”“文章病院”等栏目看,来自报纸的差错较为集中,既有综合性报纸,也有专业性报纸;既有全国性报纸,也有地方性报纸。差错以错别字居多。

报纸常见的差错类型,用字差错、词语差错、表达差错、知识内容差错占90%以上。用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异体字、漏字、多字、字序颠倒等。词语差错包括错用词语、褒贬不分、生造词等。

字序颠倒最典型的例子,是“奥巴马”镨为“奥马巴”。新华社于2015年11月30日19点38分播发的通稿标题写错美国总统名字,一批手快的门户网站却纷纷“中招”——“奥马巴”生生地出现在中国网、财新网等多家网站首页。而最令人不解的是,次日出版的多家报纸原文复制,任由“奥马巴”以醒目的错误标题见报。

别字多为误用形似字或同音字,如:“王久辛的抒情长诗不但在思想上追求神思高远,含蕴丰瞻……”( 2017年9月20日《文艺报》),文中“丰瞻”应为“丰赡”。“这些子女其实也在‘啃嗜老人,和依靠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啃老区别不大。”(2018年4月9日《新京报》),文中“啃嗜”应为“啃噬”。“在‘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今天,山芋依旧受到乡亲们的喜爱……”(2018年10月26日《安徽日报》),文中“烩不厌细”错了,“烩”应为“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脍”指细切的肉。

错用词语,如:“与他们相伴厮守的,是来自彼得堡与巴黎沙龙里典雅美丽、风姿绰绰的贵妇人阔小姐。”(2018年10月11日《文学报》),文中“绰绰”应为“绰约”。“主体汉字的下方特别提示学生要掌握汉字肩架结构的特点……”(2017年第12期《书屋》),文中“肩架”应为“间架”。

生造词,如:“春联,除寺庙用黄纸,其余都是用红纸的。那时红纸有顺红、梅红、木红、诛笺、万年红等多种之分……”(2019年1月30日《人民日报》)诛,义为谴责、责备、杀死,写春联不可能和“诛”相关。“诛笺”应为“朱笺”。“《放生记》中他写甲鱼的活灵活现,惜字如墨,看似轻松如意,实则都是处心积虑,大有讲究。”(2018年8月23日《文学报》),文中“惜宇如墨”说不通,应为“惜墨如金”。

知识内容差错,如:“第一个从唐诗中选出独占鳌头之作的当数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在严羽打开潘多拉盒子之后,七律桂冠便言人人殊,莫衷一是。”(2018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貌美性诈。“潘多拉的盒子”常被用来比喻造成灾难的根源。文中把严羽之举说成是“打开潘多拉盒子”是不妥当的。“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吳刚折桂的美好传说……”(2018年9月10日《人民政协报》),文中“折桂”应为“斫桂”。“我的晋朝同乡陶渊明受了官场的窝囊气,撂下县令的大印就回了老家,一面做他的老农民‘晨兴理荒秽,荷锄带月归……”(2018年4月24日《新民晚报》),文中引用错误,陶诗原句是“带月荷锄归”。

诸如此类的语文差错,五花八门,而大部分是本应避免的低级错误。

二、报纸差错危害,因互联网而放大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媒体强调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出版环节、编校质量上较为严谨,因此权威性、准确性是报纸的口碑所在。随着电脑排版技术的不断升级,采、编、发的流程提速,报纸内容生产工作量加大,出现个别差错在客观上也在所难免。但是,每一次由文字差错造成新闻事实出错,都会损害媒体形象和公信力,甚至危及媒体自身的生存。前述的“奥马巴”标题事故,对相关报社来说都是一次形象的减分。

以严谨著称的新华社,近年来发力新媒体,以接地气的报道文体树立新华社的新形象,其开创的“刚刚体”尤其被业界津津乐道——2017年6月21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刷屏。但这则正文仅有45个字符(含标点)的简讯,居然有一个错别字:“废除”应为“废黜”。这一瑕疵引发热议,微信编辑特意在留言区置顶公开致歉。

据搜狗输入法统计,互联网领域最常出现错别字的是微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随着报纸电子化(数字报)和转型融媒体,传统媒体在互联网领域加大了传播力度,而一旦出现文字差错,也会迅即传播开来,尤其是被广泛转载之后,以讹传讹,并且无法更改,在互联网上永久留下这一差错的“痕迹”。

有人认为“报纸是速朽的”,因为新闻时效性强而短,时过境迁就会被人遗忘。但是报纸作为当下现实的见证和记载,特别是记录了众多的历史时刻而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未来书写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报纸除了时事报道,还刊登大量的文学创作、历史研究、学术争鸣等各式各样的文章,是文化积累和传播的重要载体。鲁迅先生说“纸墨更寿于金石”,而报纸上频现的错别字,也因“白纸黑字”而长久留存,从而对文化积累造成困扰和负面影响。

以《咬文嚼字》杂志的挑错标准来衡量当今报纸的编校质量,某些报纸的差错率无疑是不达标的。当社会上对“无错不成报”的说法习以为常,乃至新闻工作者也对此习焉不察,正说明语文差错确实到了泛滥成灾的境地。这些差错,还会误导读者尤其是众多学子,谬种流传,贻害无穷。

三、编辑工作应有敬畏态度、工匠精神

有学者说:“无处不在的错别字,正在毁掉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此语并不夸张。郝铭鉴曾指出,当今是语言最活跃的时代,也是语言最脆弱的时代。捍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让报纸经得起“咬文嚼字”,应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为减少报纸差错,出版流程应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执行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对编辑记者经常进行业务培训,建立完善防错规章制度等。此外还应有一些切实的措施,比如各报社根据自身出版特点,整理出一份常见错误、错别字汇总表,供年轻编辑记者学习和掌握。

作為原稿的处理者和把关者,编辑的作用如何体现?郝铭鉴认为,人类社会大量的文化遗产,是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在现代出版工作中,编辑的作用体现为:文化生产中的组织作用、文化传播中的导向作用、文化创造中的优化作用。

怎样做一位称职的编辑?首先,对汉语学习应有一种敬畏的态度。汉字是美丽而神奇的,汉字研究是一门有趣的学问。看似平常的一笔一画,可能蕴藏着远古的信息,传递着我们祖先的思考。汉字体现了历史的深度,让我们触摸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脉。郝铭鉴说:“我们要像护花使者一样,爱护汉字的一枝一叶、一花一果,决不让它的美丽有一丝一毫的折损。”

其次,要做“杂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出版家、杂文家罗竹风提倡多读书,认为“编辑应该是杂家,所谓杂家,就是对各个领域的各种学问,都要懂一点,略知一二还不够,最好是略知二三”。郝铭鉴主张,编辑要做杂家的同时,也要成为专家、学者,“博”中求“专”,以“专”促“博”。编辑文化素质的构成,除了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训练,开阔的知识视野外,还应包括良好的思维习惯。

再次,“临稿如临阵”,要以工匠精神对待编辑工作。事实证明,不少差错是由于疏忽大意、心存侥幸而造成的。年轻编辑遇到生僻字词时,往往图省事便捷,“百度一下”,以错为对。郝铭鉴认为,编辑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一定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面对稿件,编辑要像战士进入阵地一样全神贯注,并且要学会独立思考,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无论是审稿、加工还是读样,都不能放过一个疑点。工匠精神具体体现为:热爱编辑工作,视编校质量如生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保持专注的工作状态。当代新闻出版行业亟需这样一种精神。

郝铭鉴曾在一篇文章中寄语青年:“如何正视汉字的生存现状,提高汉字的文化地位,让汉字绽放出更为灿烂的花朵,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汉字传人,好自为之。”作为编辑,可不慎乎?

参考文献:

[1]郝铭鉴,撞进编辑这扇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曹玲娟.半生努力字斟句酌[N].人民日报,2020-4-9(12).

[3]郝铭鉴.错别字危害说[J].编辑之友,1992(04):57-61.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咬文嚼字
不要让“汉字”没有了“文化”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基于“汉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探讨
指向核心素养,词串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治学要严谨,《咬文嚼字》发布2015十大语文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