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8-10 08:49毛茉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毛茉

摘 要:介绍高等職业教育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为契合点,参考国内经济发展对高职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提升就业能力的背景下,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思路,以期更好地贴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规律,更好地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就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128-02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就业导向”这一新的要求。21世纪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人才质量的优劣是高等职业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其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是是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推动“大国制造”向“大国智造”的重要保障。

一、高等职业院校中几种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下单企业,需要相关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生产要求,向高职院校发出培养订单,学校通过系统研究后培养定向人才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内容符合市场需求,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全程参与,促进校、企、生的三方共赢。不足之处在于,校企双方在权责划分及利益难以平衡。

第二,建立在学徒制基础上的“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是建立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基础上的一种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岗位实习相互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比较常见的四种类型有:半天上课、半天实习的“半天”模式;统一学习、统一实习的“双统一”模式;先学习后实习的“一前一后”模式;以及在施工现场建立可移动教室、工艺流程式实践点等教学场所的“场中校”模式。值得重视得是,该模式会直接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第三,“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2+1顶岗实习”是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使用最多、范围最广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也有部分院校在教学改革后采用“0.5+2+0.5顶岗实习”模式。它是以时间为节点,把人才培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大一大二这两年,在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充电;第三年,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对口专业顶岗实习。与“工学交替”模式相类似,“2+1”模式同样是根据实习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安排,有利于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实际反馈,进行专业、课程创新改革。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人才培养的理念缺乏科学创新与合理规划

1.存在的问题。由于自身认识的偏差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致的人才需求差异,导致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存在两极分化的局面。或是生搬硬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教学培养模式,又或是执着追求就业质量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前者放松了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低下,就业时缺乏竞争性;后者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理论素养匮乏,就业面狭窄。

2.成因分析。一是缺乏社会的认同和公众的正确认识。长久以来,社会对所谓“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多误解,很多家长错误地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混为一谈,高考填报志愿时拍脑袋做决定,更有甚者以学历论英雄,殊不知教育分类对于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致使一些生源少的高职院校为迎合社会公众的盲目需求而忽视自身的社会使命和责任。二是部分院校定位缺失,办学方向偏移。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升本”,生搬硬套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施行的是“学科教育”,强调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无论是从服务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都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原本的办学初衷。三是混淆了就业导向与就业能力导向。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就业率”,为了达到教育部门的要求甚至不惜编造相关数据蒙混过关,忘记了经济全面发展需要各行各业不同能力层次的人才。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顾此失彼——重“硬技能”、轻“软技能”,也会拉低高职毕业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

(二)人才培养过程有待优化

1.存在的问题。从就业能力角度看,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模糊,职业导向作用不明显以及校企合作困难等问题。

2.成因分析。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待务实。研究表明,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停留在“学科式教学”这一普高教育层面。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出现并飞速发展,极大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主体,共担责任,力求跟上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总步调。其次,校企合作难度大、层次低。院校方面,许多学校没有从人才的实际就业能力的角度出发采取强强联合的校企合作;企业方面,大中型企业自身资金实力雄厚,故而能够接收一定规模的对口生源参与实训实习。小微企业自身负荷能力弱,更加看重校企联合为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只在意自身的投入产出比,最终使合作沦为一种低效率的公益活动。此外,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匮乏,也是校企合作难以成功的客观原因。

三、就业能力提升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一)指导思想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当前国家促就业的要求下,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必要从人本角度出发,了解广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其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努力建设有自身办学特点的“特色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办学特点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2018年以来教育部颁布了职教改革的系列文件,已经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开创自主品牌教育,打造属于自己的名片。

(二)遵循的原则

1.坚决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经济发展主导力量是市场经济,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结合价值规律调整办学方向,才能使广大毕业生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坚决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专业方向的设置取向。

3.坚决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規律。就业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离不开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正确引导,只有厘清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和联系,找准自身定位,亮出自身特色,遵循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四、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高等教育扩大生源的热潮之下,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出现井喷之势,反观就业市场却趋于饱和状态。与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近亲繁殖似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明显缺乏理论知识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理所当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第一,培养主体创新,突出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培养主体出发。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赋予高职院校充分的自主权,协助其实现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双重目标。

第二,培养内容创新,注重能力化。高职院校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强化实操技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三,培养方法创新,体现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体现技能标准要求,还要凸显岗位胜任能力。师资配备方面,应合理配备企业技术人员,“双师型”教师共同任教,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培养方面,密切围绕如何提升就业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为出发点,强化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全方位技能的培养。

第四,培养评价创新,彰显特色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发展、面向市场化需求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为进一步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还应当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估体制,实现学生自我评价、教育部门评估、用人单位鉴定三个层面有机结合。二是评估制度周期化。高职院校通过建立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评估制度,不仅要强调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还要定期公布学校评估结果相关的数据,做到信息、数据透明化,真正实现自身的科学、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启燕.高职院校“三基一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2]  庞映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3,(32):32-34.

[3]  王宇苓.高职生内在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17):88-89.

[4]  李冰.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20,(2):123-124.

[责任编辑 文 峰]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