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

2020-08-10 08:49张蕾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张蕾

摘 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在实践中继承批判前人的哲学思想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引领下,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进并迈入新时代。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001-02

行动都是在一定思想的引领下进行的,只有科学的思想理念才能引领实践活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国家建设亦是如此,纵览我国改革开放全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引领下进行建设和发展的,才使得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走得又快又稳。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概述

16—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出现,其中弗兰西斯·培根就认为实践才是获取知识的来源,哲学的任务应该是研究自然,为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但这种认识还是只局限于物质层面,并未深入。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将实践界定为绝对理念的一种精神活动,认为实践只是理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就将实践仅仅局限于意识层面,而忽略了其物质性。费尔巴哈虽然从唯物主义出发去认识实践,但他最终也受困于旧唯物主义,仍然是片面的。

科学的实践观念最终是马克思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这些实践思想的基础上,将能动性与受动性进行结合,认为实践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自觉的、能动的改造,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突破了以往哲学对实践认识的不足,形成了总体性的实践观,认为实践的范围囊括物质、精神以及社会关系等各领域。并且用科学的实践观去理解客觀世界,去解答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最终建构起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突破了以往哲学中对实践的片面性理解,将实践作为理解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基础,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实践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引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

(一)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脱离本土实践的教训

这一时期,我党在探索中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绝对理性”向独立探索建设道路“实践理性”的转变。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主张向苏联学习,当时只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并未意识到其实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下积弊深重,严厉的国家管控大大限制了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人沦为国家计划下的一种生产工具,忽视人的个性,导致国家集权现象严重,社会发展隐患重重。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的惨痛教训充分表明了任何理论都要结合实际,都要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社会主义建设要始终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不能脱离实际空想蛮干。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是一次没有前人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伟大实践活动。邓小平同志认识到改革开放只能靠深入实践去寻找经验,但不可盲目探索,必须要先进行局部试验,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再向全国范围推广。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就是通过先在深圳、珠海这些地区进行实验,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再一步一步向全国拓展,使改革开放能够稳步推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先行试验区思想,将实践中获得的真实经验不断升华为理论,继续指导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使全国性的改革开放科学地规避了较大的失误,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改革开放在进行之初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对于社会主义究竟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该如何建设等问题众说纷纭。邓小平同志认为对于理论问题的分歧,应该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而不是过度沉溺于理论争议,于是提出了“不争”的思想,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一直沉溺于理论上的争辩,止步不前,寄希望于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来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只会误党误国,理论是否正确不是通过逻辑论证就能得出结果,而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确证。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闯论”,也体现着科学的实践精神。人类社会是在不停创造尚不存在的事物,不断解决新难题的过程中才发展进步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如果再不进行创新,中国的未来将无路可走,这时就必须敢闯,勇敢去尝试,勇敢去创造,才能发现新的道路。但既然是闯,就会有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切不可空想蛮干,不仅要敢闯,还要善于总结,既要敢于放手去做,也要看准时机,不能盲目行事。邓小平改革思想中的“闯论”就是科学实践思想的体现,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在不断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将在以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思想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这一标准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历史时期不同,实践环境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就不同,实践这种标准在检验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也不是用绝对的对错来简单断定。尤其是改革开放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大背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边走边看的思想,将实践标准实时化、具体化,在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深入检验,而不是纸上谈兵。正是这种真抓实干的实践精神开创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引。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两个世纪过渡交替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在国际方面,各国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提升综合国力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国内方面,面对新形势改革需要调整措施,国家建设也面临新的要求,经济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党的建设方面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新时期现实情况的变化发展,要求指导思想也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革新。江泽民同志在对新时期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最广大人民的现实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的精神观念,为党的思想路线增加了“与时俱进”这一新的内容,使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

江泽民同志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根据现实要求不断调整改革开放策略,始终以科学的实践观念为指导,以深入实践作为解决理论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实践中获取新经验,检验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寻找新道路,不断总结适合新形势的国家治理措施,最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成果,成为党在今后治国理政中的宝贵经验。

十六大以后,胡錦涛同志在指挥国家建设中继续从我国的本土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当时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也为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并且胡锦涛同志还提出了“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这是党和国家在指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强调和坚持科学实践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理论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探索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突破性进展,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又一次完善。

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新时代的继续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坚持秉持科学的实践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对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结合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回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与时俱进品质,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 所以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调整发展策略,在实践中检验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每一个阶段的建设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改变,要根据问题的不同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时时刻刻反映人民的根本需求,在实践中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3]。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充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社会发展的实践的转变要求指导思想要随之革新,这样才能保持理论的生命力和科学性。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的奋斗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目标的革新代表要解决新的时代问题,党要根据新时代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改革开放的继续发展也要以新的奋斗目标为导向,继续秉持科学的实践观念,根据具体实践不断优化指导思想,促进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王太明,卜红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维度[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5):52-56.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3]  王太明.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生成逻辑与基本内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37-40.

[责任编辑 文 娇]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