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陈 奇
(鞍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国内许多学者把11、12~17、18岁这个年龄阶段划分为青少年期,心理学家称这个时期是疾风骤雨、动荡不安的时期.此阶段的青少年相对其他阶段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严重干扰他们正常的学习及生活,这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且有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以往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重点中学或某一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家庭贫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贫困家庭青少年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相对其他青少年在生活、健康、教育、医疗等方面没有经济保障,并且在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或者支付教育费用有困难的青少年群体[1].本研究以鞍山市两所学校的初中和高中的95名贫困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名,女生65名,高中生占少数,初中生居多.高一学生2人,占总数的2.1%;高二学生5人,占总数的5.3%;高三学生2人,占总数的2.1%;初一学生38人,占总数的40.0%;初二学生24人,占总数的25.3%;初三学生24人,占总数的25.3%.研究选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王极盛编制)进行调查.该量表有60个项目,10个分量表,涉及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的症状表现.量表60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为0.40~0.76;重测信度在10个量表间的得分为0.716~0.905;同质信度为0.601 0~0.857 7;分半信度为0.634 1~0.872 6;10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765 2~0.872 6[2];测量学指标可靠.调查数据经检查核实后,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计分方式为项目均分,10个因子的得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10个分量表中,强迫因子均分数最大,心理不平衡因子均分数最小,总平均分是1.82分.按照量表的分数解释标准,项目的平均得分在2~2.99分之间属于轻度心理问题;项目的平均得分在3~3.99分之间属于中度心理问题;项目的平均得分在4~4.99分之间属于重度心理问题[3];项目的平均得分等于5分属于严重心理问题.由调查数据可知,无论在总体方面还是在分量表上,调查的贫困家庭青少年群体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焦虑、情绪不稳定、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学习压力等方面.
表1 因子得分
表2 不同家庭结构的贫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代表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不同家庭结构的贫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贫困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的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强迫表现.
参与此次调查研究的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按人均月收入低于1 000元、在1 000~2 000元之间和高于2 000元分为很差、较差和较好3个水平.对不同经济条件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各个方面的差异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经济条件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的差异分析
由表3可见,经济条件不同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的学习压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比经济条件很差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学习压力问题.
学习压力是学生主要的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不同人口学变量在学习压力因子上与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的交互作用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人口学变量与不同程度学习压力心理问题的方差分析
由表4可见,学习压力因子中独生子女和程度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显著,且独生子女学习压力与程度有关的交互作用显著.这些显著性的意义表明,由程度变化带来的学习压力变化差异十分显著,对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这种学习压力的变化是有差异的,意味着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对于学习压力的变化有重要意义.
以上统计结果说明,贫困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以及单项因子的表现均为轻度问题的体现,主要在强迫、焦虑、情绪不稳定、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学习压力等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贫困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的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非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贫困青少年会更多地出现反复检查作业、多次重复数数、总是想些不必要的事情、总担心自己考试考不好等强迫症状.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贫困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的学习压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比经济条件很差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学习压力问题.例如,他们总觉得学习累、有很大压力、害怕回答老师的问题、不爱写作业、不爱上学、厌倦考试等.另外,在学习压力分量表上也存在显著的程度差异,研究数据表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存在更大的学习压力.
在95名贫困家庭青少年中,来自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有17人,占比17.9%.单亲家庭是指父母双方由于一方丧失或者离异以及分居等不同情形导致的家庭主要成员不完整的家庭,由父亲或者母亲一方来承担抚养义务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4].本研究发现,单亲家庭贫困青少年较非单亲家庭青少年表现出更明显的强迫症状.分析其原因,首先,来自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因此不能很好地发挥家庭的正常功能.青少年生理发展渐趋成熟,心理发展滞后,神经敏感,情绪易起伏,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容易使问题被潜伏压抑下来,并且泛化,长此以往,更容易将自己闭锁起来,逐渐形成内向、孤僻、寡言的性格,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抑郁、愤怒、暴躁、强迫、冷漠等心理问题.其次,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存在消极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各方面不如人,总是极力想摆脱这些负面阴影,证明自己的实力等,因此会时常纠结,在观念上和行为上过分沉溺于自己固有的想法或表现而不能自拔,渐渐地形成强迫心理问题.
在95名贫困家庭青少年中,人均月收入低于1 000元的有17人,占比17.9%,人均月收入在1 000~2 000元的有64人,占比67.4%,人均月收入高于2 000元的有14人,占比14.7%,可见,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的和较差的家庭占了绝大多数.经济贫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较突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比经济条件很差家庭的贫困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更大.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家庭支出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子女在学习方面的支出要占较大甚至最大的份额,因此,子女会觉得要通过自己的学业成绩的提高来和这个支出匹配,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范围广、难度大,面临更大的挑战,更易使本来就自卑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在学习上产生焦灼、紧张不安,并固化为心理问题的症状;另一方面,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父母没有条件为子女提供如出国留学等太多的高额消费的机会,因此,学生会觉得未来的升学或发展机会选择面窄,更希望能通过努力取得理想的符合期望值的成绩,一旦二者出现差距的时候,便会感受到自我能力的不足,致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的贫困学生由于接受政府机构的补贴或爱心捐助等的额度相对较大,抑或是享受一些减免政策的幅度也比较大,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因而较易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常态化,相对在认知和情感的体验上较平衡,学习压力并不是主要的压力源.
调查显示,在95名贫困家庭青少年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分别为48人和47人,基本对半.所有的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发展,都希望孩子能够成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忽视孩子的实际情况,教育子女时急于求成,要么认为孩子应学习艺术、文学或者管理等,要么要培养孩子掌握某项特殊才能或技艺,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孩子的教育设计,盲目过早地定向,不讲方法地助长,没有指导孩子形成明确的学习及培养目标;还有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智力而轻德育和健康教育,未能兼顾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最近发展区,对孩子期望过高,使得原本就承受较大学业负担的独生子女倍感压力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家庭因素只是引起贫困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因,关键因素还在于贫困生自身,其心理问题主要源于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当他们感觉到自己与周围同学在物质或者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时候,就会产生处处不及他人的强烈的自卑心理,并且会逐渐与群体疏离,陷入孤独无助、沮丧痛苦的境地,从而影响其人格健康发展.贫困家庭青少年主要是缺少抗压能力,不能够调好焦距,以致于形成对社会的不正确认识,对自己的不客观、不全面认知,因此不能悦纳自我,这也是形成贫困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原因的最根本因素.
以往的许多研究都显示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本研究的结论也从不同的维度予以了验证.应加大举措,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加强对单亲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引导.
3.1.1 以科学方法引导认知调整 学校、教师都要正视现实,以理解和尊重触及单亲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田,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倾力于与单亲家庭贫困学生的接触与交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用温暖、真诚、理解、接纳和尊重对他们进行帮助、指导与激励,及时排解他们的苦恼,消除他们的自卑、怯懦甚至逃避、敌对等不良心理及行为,创造情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科学地调整自己的认知,形成对自己的家境、学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正确认识,恰当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进而调控自己、完善自己.教师要及时地对这些孩子们的积极行为进行反馈,通过全面的观察,分析引起单亲贫困家庭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原因,结合其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发展.
3.1.2 以及时的关注予以激励与强化 对于单亲贫困家庭青少年,教师更要于细微之处观察他们的举止,尽量发现这些孩子们身上哪怕是很细小的优点,经常给予他们鼓励的眼神、真诚的关心、由衷简单的赞美以及会意欣喜的微笑,等等,这些都会使孩子们受到正强化而表现出更加积极的行为.特别是在采用表扬强化的鼓励方式时,要自然、由衷、适度地表达,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接纳与认同、信赖与支持,肯定与欣赏,从而更加有利于他们积极行为的固化.
3.1.3 以情境创设培养责任与担当 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及活动中要创设情境,营造适当的氛围,设立适宜的角色,鼓励和委派单亲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担任一定的角色,如担任领导、家长等角色,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任务.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自我思考,搜寻问题空间,并采取得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协调多方关系,进一步规避过失,处理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不断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尽可能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双方配合,减轻孩子心理上的负面阴影,使他们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收获成功,坚定信念.
3.2.1 发挥政府职能,进行精准帮扶 首先,要建立完善贫困家庭青少年的信息资料库.加强部门间的多方合作,争取把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确保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贫困青少年的权益保障政策体系,关注其学习教育、健康、营养等各个方面,并进行实质性的支持.采取实物性救助,可以结合身体营养、学习或医疗等相对较高的需求定期发放实物或现金补贴;发挥政府职能,推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调动社会的多方组织参与,共同为该群体提供生活的补贴;举办捐助活动,如通过定向募捐资助学生们顺利地完成学业.通过实物性和政策性救助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以真正缓解贫困家庭的生活压力.
3.2.2 挖掘社会服务机构潜能,成立对接团体 发挥社区基层部门的重要职能,及时捕捉、正确处理监护人或青少年的生活或心理问题,多方举措,帮助贫困家庭青少年解决学业以及医疗困境.通过社区专业人员或者其他队伍的建设,成立对接团体,针对不同的个体和其实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干预,及时做好心理疏导与心理建设.
贫困家庭青少年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时代与个体特征,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施教.
3.3.1 加强自信心教育 贫困家庭的独生子女往往因为心理脆弱,经受学习失败或困难挫折时容易被吓倒,因此,教师要有职业的敏锐和机智,及时捕捉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纾解其负面的情绪,防止消极情绪体验的再度伤害,并且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加强归因指导与训练,充分肯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控而取得的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通过指导与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这样会让学生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使他们走出挫折的心理泥沼,更加乐观自信地前行.
3.3.2 塑造阳光心态,加强自我悦纳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们理解学习生涯中的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是全面多维的,并非简单以成绩论英雄,要帮助学生认清现实,直面自己,积极调控,塑造阳光心态,欣然接纳自己、接纳他人.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正确看待学业当中的不同表现,联系实际进行自我诊断,而非和其他人做横向的比较,要心平气和地欣然接纳自己在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诸多表现.学会在悦纳的基础上,作出积极的改变.
3.3.3 重视集体感教育,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 由于家庭的贫困,一些独生子女往往会更加注重自己在不同方面的获得与满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致使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逐渐脱离群体,变得性格冷漠、孤独、疏离.因此教师要做同学们的工作,多方动员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把贫困青少年拉回集体中,逐步培养其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们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结合日常学习及考试检测的结果,相互帮助进行学情的分析,找到原因,指导方法,借助集体的力量和自我调整,逐步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是提高贫困家庭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水平,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及家庭,接纳自己的一切;其次,提高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训练学生采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利用合理情绪疗法等认识自己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再者,通过不断实践,提高贫困家庭青少年的行为调控能力,具体以加强学习心理辅导、调整学习压力为主线.教会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正确认知考试.首先,识别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水平,充分认识到适中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率的发挥,并且采取小步子原则,不断设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以激发自己的成就动机,在成功当中追求新的目标;其次,培养学习兴趣,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发展,对于取得的成绩不断给予强化,进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再次,教会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做好科学计划,适当预习,高效听课,及时复习,作业巩固,形成自己的作息和学习风格,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教会学生利用遗忘规律及时复习、意义识记,训练思维,运用注意规律,加强学习的自我调节;最后,调节考试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考试,知晓考试只是对于学业及学习状态不同形式的检测,以此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及时补全短板[5],对待考试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平常的心态,只有保持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做好考试前的复习,进而顺应考试中的过程,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家校交流.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加强交流与协作,及时捕捉学生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同时,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开办家长学校,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家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在学校设立专业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学专任教师,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家庭学生分析自己的现状,倾诉心中苦恼,释放压力.此外,学校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进行心理常识知识竞赛以及讲座辅导等,开展日常心理辅导与训练,指导学生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同时,着力内外环境的建设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创建,注重学校文化环境的创设,例如,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网络平台等不同的形式,介绍常见心理现象与心理知识,分享典型的学生案例及事迹,给予学生更好的引领和自我调适的引导.
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凝聚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顺利成长,使他们更加乐观、自强,积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更好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