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燕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医院护理部,江苏 南通 226534)
近些年,临床中的疾病谱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胃癌与食道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病死率明显升高,使患者的家庭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临终患者是指在医学生已经判定为当前医疗水平不能良好治疗,且估计在6个月内将会死亡的患者,癌症在临终期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均没有相应的疗效,临床科进行的治护为减轻躯体疼痛、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让患者能够舒适且有尊严的度过最后的时光,临终关怀是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医护团队,使临终期患者与家属能够良好的予以患者心理支持和照护,使临终期患者能够良好的缓解病痛,保持尊严,舒适安宁的度过最后的人生阶段,同时予以家属鼓励和支持,促使其协助患者共同渡过难关,良好接受亲人逝去的痛苦,重拾生活信心[1]。现就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胃癌和食道癌患者,研究临终关怀护理在癌症临终期中对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开始时间:2018年1月,研究截止时间:2019年8月,共35例胃癌和食道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双盲随机选取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
探究组18例,性别资料: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资料:下限值为56岁,上限值为89岁,平均值为(63.5±3.2)岁;病症类型:胃癌11例,食道癌7例。
对照组17例,性别资料: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资料:下限值为57岁,上限值为88岁,平均值为(64.5±3.6)岁;病症类型:胃癌10例,食道癌7例。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此次研究,可对比。
选取标准:(1)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晚期胃癌或者食道癌的患者;(2)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3)理解能力和沟通良好且意识清醒的患者;(4)家属对研究内容了解并签订相关研究协议的患者。
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的患者;(2)护理依从性差的患者;(3)临床病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4)擅自终止临床治疗的患者;(5)精神障碍或者不能正常语言交流的患者。
对照组予以常规癌症护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遵照医嘱进行相应药物运用,健康宣讲,告知患者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症,减小痛苦;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指标的变化,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相应的预判,便于良好进行临床治护。
探究组在常规癌症护理的同时予以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主要内容有:
1.2.1 疼痛干预
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护士长、常规护理人员和专科医生,护理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的癌痛护理培训,包括癌痛的相关健康知识,具体的评估方式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医患沟通技巧运用,考核合格后进行疼痛护理,间隔6h进行疼痛评估,评分超过3分时进行疼痛药物运用,静脉注射、皮下注射或者口服药物进行止痛,维持患者的疼痛评分在3分以下[2]。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在进行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长期的疼痛和面对死亡,使患者在临床中易出现焦虑或者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增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赢取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够较好的倾诉,表达自己的内心,避免患者情绪压抑,同时可良好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3]。
1.2.3 环境护理
患者在病房休息期间,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的感受,进行病房温度、湿度和光线调节,使患者良好休息,同时需注意定期进行并放通风,可适当摆放绿植或者鲜花,提升病房环境的温馨程度,使患者能够在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中休息[4]
1.2.4 生活护理
患者在临终期的自我护理能力严重受损,不能良好的进行自我卫生清洁,临终关怀应注意良好帮助患者进行卫生清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未了的心愿,安排日常生活,帮助患者实现心愿,充实其日常生活,在此过程中注意满足家属照顾患者的需求,使家属与患者能够良好的进行情感表达,耐心倾听患者与家属的述说,对其表示理解的同时引导患者与家属进行心理调节,帮助家属和患者解决问题,使患者在最后的时光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与家人共同度过,充实患者的生活。
1.2.5 临终关怀
护理小组对患者予以临终评估,在病房床头进行隐性标识贴放,良好与患者交流,增加对患者的关注度,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促使家属予以患者关怀,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也是家属明确相应的抢救和死亡处理方式,逐渐促使家属面对亲人死亡,配合临床医护,使患者能够良好的度过最后的时光[5]。
对两组的疼痛、心理以及生命质量,予以评分,具体为:疼痛评分采用NRS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感越显著;心理评分采用HAMD和HAMA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生命质量评分采用FACT-G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越高[6]。
本次研究两组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软件SPSS20.0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予以X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检测有统计学意义参照标准为P<0.05为。
护理前,两组心理评分HAMD和HAMA量表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评分HAMD和HAMA量表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焦虑和心理抑郁评分的对比(分)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探究组疼痛平评分小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与生命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临终关怀是桑德斯博士创立的,在1967年创办了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费临终关怀院”,我国在1988年创办了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临终关怀的意义在于符合人类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可充分体现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也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体现,其在实际临床中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不可逆转的慢性终末期疾病患者和急性临终患者。目前临床中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还没有良好的根治措施,现存治疗方案多为病情延续方案,因此癌症晚期患者需较长时间的经受心理和生理折磨,使患者长时间对病情发展较为担忧,心理压力较大,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使患者不能够良好安稳的度过最后的生命,严重时会出现轻生念头,因此在癌症临终期患者中应该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较为舒适的度过晚期癌症临终期。食道癌与胃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两种癌症,其在临终期会出现显著的疼痛,患者不能良好的进食,机体内环境紊乱,临终关怀是极为必要的,其在临床中可良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沮丧,还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有效进行疼痛控制,帮助患者实现其未完成的心愿,使其能够有尊严的度过最后的时光,对家属也能够避免亲人丧失出现的悲哀反应,在实际临床中的意义重大[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探究组的HAMD评分为(24.7±2.3)分,对照组HAMD评分为(24.9±2.2)分,护理后,探究组的HAMD评分为(16.2±2.5)分,对照组HAMD评分为(19.6±2.7)分,护理前,探究组的HAMA评分为(25.1±1.9)分,对照组的HAMA评分为(24.9±2.1)分,护理后,探究组的HAMA评分为(15.8±2.2)分,对照组的HAMA评分为(18.7±2.5)分,护理前,探究组的疼痛评分为(6.4±0.8)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6.5±0.6)分,护理后,探究组的疼痛评分为(3.1±0.5)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4.6±0.4)分,护理前,探究组的生命质量评分为(43.3±4.1)分,对照组的生命质量评分为(43.5±4.2)分,护理后,探究组的生命质量评分为(60.6±5.1)分,对照组的生命质量评分为(49.6±4.5)分,在实际临床中的护理运用价值较高,原因分析为:胃癌与食道癌临终期采用临终关怀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临终关怀护理通过疼痛护理方式,减轻患者的病痛;心理护理干预可以良好的祛除不良心理对患者病症的影响,使患者更加舒适;环境护理和临终关怀可以使患者能够在死亡前一段时间感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与尊重,使患者有尊严的度过最后的时光,在临床中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综合来看:临终关怀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提升其生命质量,在临床中应该进一步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