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强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成都要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可见,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由文化来决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更是应该由这个企业的文化来决定。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具有激励和凝聚作用,对外具有传播和推广企业品牌的作用,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吸引人才的保障,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给企业带来有形和无形、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下面,结合在工作中的实践和在中电熊猫集团、浙江众合、特来德三家公司的调研学习情况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建议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励和凝聚员工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通过规范员工行为、统一价值导向来引导员工达成共识,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实现沟通,从而引导员工转变作风,增强全体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员工与企业达成一致目标,从而形成合力,促进发展;通过在员工中树榜样也能够激励员工,帮助员工把握企业文化核心特征,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二)宣传和塑造企业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同,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如“华为”“海尔”“联想”等,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具有战略的支柱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关键性作用,一个与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可以应对环境变化,保障执行力,也可以推进战略的协同发展,为实施战略提供有效保障。
二、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依然存在误区
我国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向日本企业学习并不断探索实践以来,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实践者,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构建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品牌,如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华为、阿里巴巴、海尔、变态服务“海底捞”等,但是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上还存在较大的偏差,普遍还有企业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的认识,认为文化是虚的东西,是领导宣传需要的东西,跟员工没有多大关系。还有一部分则盲目地崇拜企业文化,认为做好企业文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把问题和责任都归咎于没有文化引领,忽略管理本身的问题。
(二)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脱钩
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成功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示范效应,国内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视,开始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成功经验,也总结和提炼出了不少先进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但是,很多企业却只是把这些理论挂在了墙上、印在了手册上,没有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没有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只是把愿景、使命当成口号在用,导致理论与实践脱钩。
(三)企业文化无法有效落地
我们的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常常缺乏有效的内部传播和外部传导,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根值率低、认同度不高,因此,无法有效地让员工和合作伙伴认同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力量,从而导致企业文化无法有效落地。
(四)企业文化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效果的评估机制,或者是有办法,但不成体系,仅对企业文化本身进行评价,对企业文化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评估较少,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调研企业文化建设的几大特点
通过在中电熊猫集团、浙江众合、特来德三家公司的调研学习,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几大特点:
(一)企业文化建设有高度
一是与经营管理高度契合。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他们之间共荣共生、相互依存,只有实现了文化与经营管理的高度融合后,企业文化才能助力经营发展取得实效。例如:特锐德的“利他哲学观”体现了客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为客户提供精致产品和优质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团队建设理念,当理念和文化深度结合后,最终实现的必然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众合科技公司将“海纳百川”的文化理念与经营战略、运营管理、行为规范进行了有机结合,用企业规制的方式进行了规范,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在企业实践中充分运用,避免了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二是母子公司文化高度融入。中电熊猫集团、浙江众合、特来德这三家企业文化理念从集团公司到子公司都实现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标识和行为规范的统一,集团公司的母文化在子公司融入度非常高,确保了子文化服从于集团母文化、服从于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三是企业文化根植率高。浙江众合的企业规制,企业员工不论职位高低都需要學习并签署确认书,特锐德的员工每周都会以抽签的方式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分享,由此,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上至董事长,下到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知道并在工作中贯彻始终。根据清华案例调查统计,特锐德的企业文化根植率在普通员工中达到了80%。四是员工忠诚度高。特锐德成立14年,核心人才团队流失率为0,他们的团队建设理念、战友文化、股权激励等一系列员工关怀机制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深动诠释。
(二)企业文化建设有创新
一是理念新。特锐德“生态党建”的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即通过共同的信仰凝聚人、共同的价值引领人、共同的成就感染人,打造“命运共同体”,培养“利他哲学观”,营造“党员幸福感”,打造企业与党建工作的共荣共生、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二是创意新。特锐德将党建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他们的绿色生态党建用人来体现,用树来诠释。特锐德生态党建中“三会一课”在企业文化里一种良好的沟通文化,他们用这种方式解决高层在遇到问题和分歧,利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中层队伍中用案例分享的方式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以便举一反三,提升效率;在员工中通过抽签分享的方式让员工有所思有所想,这样的沟通文化能够消除员工心中的隔阂,结成思想共同体,有效解决企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三是活动新。特锐德在企业内倡导“结对三人行,利他三件事”,每个党员要与身边两个群众结成对子,激励员工互帮互助。他们的活动在实现企业品牌推广的同时,也实现了员工家庭、事业的和谐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有实效
一是落脚点实。浙江众合、特税德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都放在了团队打造、倡导员工有效学习上,帮助员工成长成才上,通过激发员工的成长和创新促进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例如:特锐德TGOOD文化中将团队打造放在了第一位,他们的理念是靠团队而不是靠舵手为企业领航;持锐德团队建设还有一个铁匠铺文化,就是通过选人、培养、打造的模式按照公司的需求打造出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高素质、高绩效的团队,他们提倡“齐心协力创团队,合作共创赢未来”。这两家公司分别开创的众合学院和特锐德大学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给予员工成长和学习的平台,他们通过邀请专家,高管、中介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员工职业技能,还做成了员工向往的福利,特锐德将企业大学平台做成了企业的荣誉殿堂,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是一种荣誉,这样的激励创新机制让员工在职业发展获得提升的同时,增强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发挥作用实。特锐德公司定期举办相亲会、定期筹办集体婚礼、为员工操办婚事、实施员工的无息贷款、分期还款、协助员工成家立业、孝心工资月月领等人文关怀,强调不让党员吃亏,想方设法为党员群众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际行动,切实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到了实处,这些行动让员工感受到了幸福,由幸福感激发的归属感让员工把企业当成了家,并成为了推动企业成长、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三是机制保障实。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是落实企业文化的重要措施,在人文关怀和团队激励方面,众合科技除了日常的评先评优,还专门设立了CEO大奖;此外,每年为每位员工提供了团建费用保障,并为公司的业余俱乐部开展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
四、做好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领导要重视
企业文化不是空谈,不是写在纸上的东西,我们要用好企业文化这个管理工具,就必须要提高认识,特别是要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他们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他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员工行为,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从思想、组织、人力等方面全面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建立服务于企业战略的企业文化体系,只有领导真正做到文化入心,时刻关心,才能将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發挥到最大。
(二)价值引领,达成员工行为共识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和实质,我们在企业文化规划编制、核心理念、价值观的提炼上,要切实将文化理念聚焦到企业核心主业上,将经营管理中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进行明确,让企业员工明确知道公司企业文化倡导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努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引导员工行为,促进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行动力,最终支撑战略目标实施。
(三)激励员工成长,实现企业文化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要强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力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给员工带来团结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生活环境,促使员工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从而认同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对人的激励作用,实现文化的感召力。一是要积极打造高效团队、倡导员工有效学习,通过激发员工的成长来促进企业创新创造,实现经营业务的发展;二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组织沟通效率,特别是要提升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效率,鼓励员工畅所欲言,有效讨论,从而助力企业经营发展;三是要尊重个体力量,通过适度的授权让员工担负更多的责任,释放个人潜能;四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机制,为员工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从而促进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升;五是充分给予员工人文关怀,坚持尽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亲近感和依存感,努力通过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六是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评选来宣传和推广企业文化,为企业树立行动标杆。
(四)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文化落地
企业文化建设要与经营业务紧密结合,努力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和管理过程深度融合,在制度建设中,将企业文化理念视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在员工招聘时,文化理念与企业文化的融入度、人员品质应作为人才考核的一项内容;在新制度建立过程中,让员工参与文化理念制度化建设,以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清晰的认识;建立柔性文化考核机制,把员工在各项企业文化活动中的表现、参与热情度转化为评价指标,促进企业文化落地。
(五)多措并举,丰富文化活动载体
一是开展好各类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展示企业员工积极投身改革、攻坚克难、创新创造、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向员工传递企业文化理念,引领员工践行统一的企业价值观;二是围绕企业经营任务,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论坛、主题讲堂等活动;三是加强与合作伙伴搭建沟通交流的活动载体,通过活动开展提升企业对外形象,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四是鼓励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小组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
(六)打造企业文化品牌,提升企业影响力
企业做强靠品牌,品牌背后是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品牌。企业在打造品牌时,要注重自身实际,做好顶层设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进行设计和策划,同时还要注重成果宣传、品牌推广,通过现代媒体手段将企业品牌对外进行宣传,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和行为规则,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它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器,如何让它发挥作用,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服务,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