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 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美育教学的主要途径,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情操。现阶段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需要教师加大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度,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171-01
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生硬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式的听课,长久下来不利于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开展多种教学策略,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在美术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学校和家长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对于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重视度降低,以至于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学生也多持敷衍的态度来听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低下。当前需要学校对于小学阶段美术学科教学提高重视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艺术修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上课的氛围,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严肃的教学态度,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平等对待学生,教师要努力营造与学生之间像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不断鼓励学生丰富自我想象力,提高创作能力。其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要多赞美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我的观点,提高美术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
在当前新课改的环境下,要求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来扩展自己的视野和不断陶冶情操。这就需要美术教学中,改变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现阶段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式来开展美术教学,首先是游戏教学形式在美术课堂的应用。比如,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学习《美术工具的认识》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老师提前给美术课程中需要的蜡笔、水彩颜料、陶土、油画笔、宣纸、橡皮泥等美术工具和材料整理好,同时教师要搜索这些器材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来猜猜看,这些都是什么?哪些同学知道它的用途,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来说下教师展示的这些作品,都使用哪些美术工具创作出来的,同时给与学生表扬和鼓励,在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采用分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容易活跃教学的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美术学科课堂让听课更加的专注。小组教学中需要明确学生的分工,让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小组分组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帮助美术基础弱的一些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也有一定的帮助。最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根據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教师根据美术教学的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教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美术欣赏的能力。比如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青铜器,可以通过新媒体视频的播放,学生可以清晰地观看青铜器图片,了解青铜器的历史以及感受到青铜器制作的精美,更能领略到青铜器的艺术价值,感受到祖国的文化,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高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在美术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大多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现阶段新课改的环境下,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美术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构建。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情况、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等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自己也可以结合评价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同时通过科学的评价,教师可以对于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在美术教学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梁萌萌.以生为本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