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课堂 提升数学能力

2020-08-07 05:34郭晓东
新课程·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本课堂优化策略

郭晓东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明确指出了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改变课程实施的现状,提倡学习型教学。”培养小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和勤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和分析的能力。生本教育是尊重生命和儿童本质的先进教育理念,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養。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本课堂;优化策略

一、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

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下,设计好前置性作业,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完成,学生对新知识不再陌生,而是充满了“准备好”的自信,随着自主学习的完成,他们在课堂上将充满好奇心和表现力。

1.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

教师可以在深入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教材。第一,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以便更好地利用教材。教师应首先“进入教科书”,看看教科书提供了什么思想和教学方法,以便有利于“用好教科书”,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适当修改教科书,使教科书“为我使用”。第二,教师应明确知识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第三,教师应注意新旧教材的比较。教师在深入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设置作业。生本课堂要求教师超越教科书,但注意不要偏离原有教学内容的本质。前置性作业的设定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材,结合学生的经验特点,进行知识的“二次加工”。

2.确定前置性作业的目标

优秀的前置性作业应该是开放的和创造性的。教师在设计作业前要注意学习目标,前置性作业的任务完成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学习方法,而且可以通过学习来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他们也可以暴露自我学习中的问题,引发讨论。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节内容时,学生可以先进行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测量并填写进表格中,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尝试推导出圆周长的公式。通过确定前置性作业的目标,学生可以自主探索,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发现规律,从而获得学习中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好第二次备课的准备,为下一个小组合作环节设计新的“问题”。因此,前置性作业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知识层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可以将前几个问题设置为基础知识,然后可以安排一两个选题给学生选择和发展的自由,这样“学困生可以跳舞,好学生可以跳高”。

二、完善小组合作机制

小组“合作”不等同于小组“合伙”。合作探究的前提是学生先独立学习,然后以自己的观点分组交流。群体合作的内容是学生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基础教育强调解放学生思想,课堂教学也容易出现“放马”现象。因此,教师应完善小组合作机制,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1.建立分组原则

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性和组间同质性”的原则。可以分为4组,每组一般不超过6人,组成应根据好、中、差搭配。考虑到群体合作氛围的重要性和男女思维的差异,教师也应注意群体中性格、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学生群体之间的整体水平应保持一致。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同学,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应该勇敢地向同学提问。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互助的课堂氛围。

2.明确分工

所谓分工,是指教师在将任务分配给一个群体后,将其细分为个体来完成任务,从而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任务。如果分工不明确,学生在一个小组里工作时就不知道是什么任务。每个小组将产生一名组长,其任务包括分工、协调等。小组长一般由表现优异、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选拔可以通过班级成员的推荐、自我推荐来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困惑,此时,他们渴望与同学们讨论和交流,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教师需要在合作前展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避免小组学生不学习或盲目学习。教师确定小组合作的任务后,组长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要求和特点合理分工,使小组成员有序地进行讨论、交流、操作和探索活动,并在工作中进行协调和帮助,以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三、激发独立探究意识

1.引入竞争机制

教师在生本课堂集体合作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奖励制度。针对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质疑精神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两种竞争机制:小组成绩奖和个人成绩奖。教师通过选择“优秀群体”,促进四个组员之间的互助学习,增强提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当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帮助,并且整个小组都学习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得到“优秀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优秀群体”颁发小奖品,但物质奖励并不是一种长期的方法,因此教师应优先给予精神奖励,辅以物质奖励。通过小组选择的方式,小组的合作氛围将迅速成长。个人成绩奖主要针对不积极参与群体交流或缺乏探索和质疑精神的学生,每次都可以从小组内选择取得最大进步的小组成员进行个人评分。这样,鼓励不擅长说话的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教师应定期对学生成绩进行收集和评价,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

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和沟通交流。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探究性问题,创造一种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情境。只有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数学源于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是创造问题情境的基础。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节内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跳蚤市场”活动,安排学生提前准备闲书进行“交易”,学生在客户和收银员的角色中体验和使用人民币,然后了解人民币,并学习如何简单地使用它。教师应利用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应利用渐进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师应利用各种问题创造问题情境,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应利用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运用创新性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启发潜力,注重生成

1.定期组织教师培训

第一,在校培训。为了提高教师从传统教学到生本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进而提高教师对生成课堂的反应能力。虽然学校所在的地方正在倡导课程改革和一些培训,但以学生为基础的生本课堂教学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毅力,所以学校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校内培训。数学科目的培训可以重点介绍生本课堂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如何“重新加工”课本,并对前置作业的设计、小组合作、交流与汇报、点评等进行详细指导。同时,应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二,教学研讨。除了开展校内培训外,学校还需要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讨论的内容主要针对生本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个人发言和集体讨论。教师首先根据自己在生本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提出问题,然后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用“一对一”的方式互相帮助,也就是说,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帮扶一个新老师,这也是目前中小學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一方面,老教师可以把积累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新教师,另一方面,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与自己课堂相关的理论成果,促进相互进步。这种“新旧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进步,也有利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掌握点拨的时机和方式

生本课堂教学是学生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力,及时捕捉学生的疑虑,做出适当的引导。点拨是基于教师对教科书的深入研究,只有熟悉课本的内容和学生,才能准确掌握点拨时间。点拨的时机主要包括新旧知识的衔接、疑难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疑问等。点拨的重点是引导和激励,这是对教师教育策略的检验。点拨方式也很重要,主要有两种类型:探究和纠错。探究是指当教师感到困惑时,可以用一个或两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纠错是指教师在学生展示中表现出不正确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比较和辨别,从而最终纠正错误。只有把握时机,采取适当的点拨方式,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和启迪的作用。

五、构建多元互动评价体系

1.多维评价标准

生本评价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单一评价,注重评价的多样化。传统的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生本评价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生本教育的评价标准应脱离传统的只注重成绩评价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学习的进步,学生要有独特的思想,更加注重普通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维评价标准使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具体,有利于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潜能。

2.多种评价方法

生本课堂评价不仅要体现在语言评价上,还要体现在书面评价、奖励评价等方面。批改作业时,如短评或小纸条等书面评价形式,设立最佳小组奖、进步之星奖、优秀小组领导奖等评议,选拔小数学家、小数学冠军等。教师既有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也有对小组的评价,如选择优秀的小组,以提高小组成员的小组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既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又要注意评价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多元评价主体

生本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只有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师生评价外,生本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主动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学生在自由评价中爱上了数学课堂。在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赋予学生评价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不仅能认真听别人的演讲,而且能学会欣赏别人,提出问题,表达不同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找出缺点。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充满钦佩、怀疑、争论和惊奇,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并取得进步。

总之,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很好地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意识有很大的帮助。与传统的教师课堂相比,生本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开放,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14-22.

[2]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13-18.

[3]郭思乐.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论生本教育对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战[J].基础教育论坛,2017(9):4-8.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本课堂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