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
摘 要:体育作为一门中考课程,又不同于其它課程,固然有它特殊的评价方式,参照新课标,提出从五个方面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综合型评价,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总体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好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也在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因地制宜,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标准建设。最后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成绩;合理;综合
新课标提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要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这就为我们如何合理评价学生体育成绩提供了理论依据。下面就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标准谈谈我校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方式。
一、运动参与(占10%)
学生要把身体锻炼好,要提高运动水平,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是保障,很难想象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会达到较大的发展。体育锻炼带有一定的身体负荷,课后身体反应大,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乐意参加体育活动,课中难免没有部分学生总是在找借口逃避,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设置扣分标准,对学生的迟到、早退、病假、旷课等情况要认真记载,参照考勤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二、学习态度及进步情况(占20%)
态度决定结果,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很难想象他能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即使参加体育活动又怎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关键是他们的懒散作风是内在动力,这类学生一般意志较薄弱,缺乏斗志,纪律意识差,团队协作意识较差等等 ,若不改变这种坏习惯,在课堂中还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从这些方面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设置学习进步分,也是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获得成绩的肯定,差生感受更强烈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我付出了,流了汗,我收获了进步,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那些具有运动天赋,而锻炼不积极的学生出现,让他们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进步肯定不给分。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在平时体育活动中会得以充分体现,学生本人、同学及教师最有发言权,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最后老师裁定进行评价。
三、身体素质(占30%)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直接反映出学生的体质状况。身体素质评价比较简单,也是最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方式,只要参照教材,教会学生参加检测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参与检测,对测试结果参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基本上都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如果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可以依照学生意愿,允许学生随时补测,尽可能让学生表现出最高水平,让学生有种获得感,必然会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
四、运动技能知识(占30%)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理论知识和身体健康知识。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还必须掌握参与项目的技能、技巧,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参与锻炼的技能、技巧培养,从小打好基础,不能揠苗助长。当然,对于体育理论知识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答题、课堂提问等形式进行,而学生运动技能、技巧的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主要由教师来操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并熟练运用标准,能快速准确地对学生的技能、技巧进行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合理。
五、个人特长展示(占10%)
对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进行评价,除了必选项目一定要参与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自选一个项目内容进行评价,其实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相对最擅长的项目,当然也是自己最喜欢参与的项目,也就是个人特长,经过评价,一般分数不会低,这也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目的是要让学生坚持自己的爱好,也是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有不断努力,就会不断进步,永远存在于希望之中,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
以上五个方面的评分共计100分,可以分成四个等级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90-100分为优秀,80-89分文良好,60-7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最后呈现给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是等级,不是分数。
以上五个方面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是一种综合型评价,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总体情况,教师应充分合理利用好评价,对教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主要功能还是激励和发展,同时也在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因地制宜,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新课程标准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首荣. 呼和浩特市初三体育课分层教学对体育中考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2]翟建允.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背景下初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研究[D]. 2016.
[3]黎根发. 海南省初中生体育学习评价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