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山
有一种瓷器叫“中国白”,它白如雪、薄如纸、温如玉、声如磬。不染烟尘的白,天生丽质的白,雅洁脱俗的白。“中国白”在德化,这里自来就是中国陶瓷的重要生产地。云遮雾绕的戴云山,以其草木的繁茂丰美,滋润了一方水土。而纯净高雅的白瓷,便出产于这蓊郁悠远的大山腹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开始制作硬陶,至唐、宋代有发展,随着“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兴盛,德化陶瓷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产品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盛赞德化“瓷市甚多、制作精美”。意大利博物馆至今仍珍藏着他带回的德化瓷器,被称为“马可·波罗”瓷。
但德化瓷器真正扬名天下是在明代。这时德化的陶瓷制作工艺已臻新境界,尤以雅洁脱俗的白瓷最引人注目。艺术巨匠何朝宗把德化瓷的材质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他烧制的陶瓷,色泽白润而带淡黄,如象牙般素朴雅致。同时他吸收泥塑木雕的传统技艺,从而将德化白瓷推向中国瓷雕艺术的顶峰。他精心创作的“渡海观音”,成为旷世神品。观音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双手笼袖,脚踏波澜,衣袂临风,一时风靡海外,被譽为“东方的维纳斯”。英国古陶瓷研究专家约翰·盖尔甚至赞叹说:“何朝宗的瓷雕艺术作品,可与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相媲美。”
驰名中外的德化窑始于宋,盛于明,而衰于清。岁月悠悠,德化的陶瓷工艺在沉寂了整整一个世纪后又获得新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年轻一代的瓷艺大师从德化的草野间如山泉迸发,喷珠溅玉,令人目不暇接,他们中就有柯宏荣、陈桂玉、陈仁海、郑雄伟、李锦峰和颜松柳等。
陈仁海并非出身陶瓷世家。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而这个从小就喜欢捏弄泥巴的孩子,不经意间已成为德化瓷艺界的佼佼者。陈仁海为他创办的陶瓷研究所取名“辛默楼”。辛、默二字记录了他的艺术求索之路,同时也是他人生的信条。因为陶瓷是土和火的艺术,是造型的艺术,更是想象的艺术。而默思,正是艺术诞生的苗床。
柯宏荣和陈桂玉是一对夫妇。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的作品《山鬼》就以造型别致、富于感染力获得人们的青睐。经过十多年的磨砺,他们的创作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其创办的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展厅里,各色人物造型美不胜收。
“中国白”,不仅仅是德化陶瓷艺术家们辛勤和智慧的成果,还凝结着中国艺术大师们的心血。比如启功先生,就始终关注着德化白瓷的发展。当年,陈仁海烧成第一件瓷品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启功先生,于是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向大师讨教。
启功先生细细地抚摩了一遍手中的瓷器,对他说:“为什么一定要上釉呢?你们造的中国白瓷器温润如玉,玉器有上釉的吗?它们就像十二三岁少女的肌肤,还需要涂上厚厚的脂粉吗?”一席话,让陈仁海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德化从此有了不用上釉而光洁如玉的“中国白”瓷器。
敢于颠覆传统的工艺思想,从古老的创作技艺中脱出,是陈仁海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德化瓷雕的传统题材,弥勒、观音是主流。然而,在陈仁海的作品中,大量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这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也使得他的作品无比鲜活,跳动着时代脉搏,让人耳目一新。如今,陈仁海的“中国白艺术宫”已成为集收藏、展示陶瓷和研究陶瓷艺术于一体的大型活动场所。“中国白”的广告旗在百米大道两旁猎猎飘舞,气势夺人。
在德化瓷艺大师们的手里,“中国白”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件艺术珍品,或是历史事件的缩影,或是生活图景的描绘,或是性格人物的造型。既有写实的逼真,也有浪漫的夸张。
《欢喜就好》塑一尊咧嘴憨笑的弥勒,右手轻轻把玩着一粒石球,左手高擎,食指朝天。那神态,人见人爱,让你将一切烦忧抛诸脑后。
《千手观音》抚之温润细滑,观之莹白透亮,更兼出神入化的人物造型、华丽精美的工艺制作,无不让世人叹为观止。
《三月三》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细腻、优美的人物造型,加之薄如蝉翼的彩色纱巾,将德化瓷的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锦峰的《姐妹俩》构思精巧别致,人物表情刻画细腻逼真。两个小姐妹在促膝谈心。姐姐居上,手抚书卷,目光迷离,似乎还沉浸在刚刚阅读的浓烈意绪中。妹妹居下,仰脸朝向姐姐,眼神流露出掩抑不住的钦羡。
《一轮明月》则是年轻的瓷塑艺术家颜松柳的发轫之作。瓷雕刻画了弘一法师的形象,挺拔的身姿、清癯的面孔,身后则是一轮皎洁的圆月。白瓷通体不着一色,素朴、淡雅,营构出了明月照人人如月的深邃意境。
《东坡观潮》,面对滚滚钱江大潮,东波神色淡然,只是掩藏在身后的两只翻卷的长袖,带着风声、潮意,还有诗人翻腾的心绪。
“中国白”会说话,它们在展示自身的同时也向世人们诉说着瓷雕艺术大师们的独具风采。
会说话的“中国白”,让人赏玩不尽的“中国白”,在德化,在草木蓊郁、云雾萦绕的戴云山间,在一群富于创新的年轻艺术家们的胸中和手中。
责任编辑 陈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