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郑建棋
工业文明下传统工艺生存危机——以东山剪瓷雕为例
陈丽萍,郑建棋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剪瓷雕工艺是闽南民间最具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之一。其造物过程,蕴含着闽南民间艺人的无穷智慧,于2006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瓷雕工艺发展陷入尴尬的局面,并逐渐没落。基于此,本文以“文革”后至今的漳州东山剪瓷雕工艺为例,通过传统与当下剪瓷雕工艺的对比,结合艺人访谈及相关资料,以求更客观和深入地了解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所遭遇的生存困境。
剪瓷雕;东山;传统工艺
剪瓷雕,在闽南地区亦称为“剪粘”“剪花”“堆剪”“贴瓷花”,是一种应用于闽南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工艺。《东山县志》中对剪瓷雕的描述是:“剪瓷雕,是东山民间泥水匠用泥灰雕塑造型成坯,再选用彩釉瓷碗瓷盘碎片,按造型(构图)需要剪成形状适宜的瓷片,逐片粘贴在泥坯上,成剪瓷雕品。”剪瓷雕出现的具体年代现已无法考证。据东山剪瓷雕艺人孙丽强口述,约是明清之际由广东潮州地区传至福建东山。初期只是作为传统建筑承造时的装饰工艺,由泥水匠制作完成,而后逐渐流行于漳州地区。20世纪50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传统文化遭遇历史变革危机,东山传统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上的剪瓷雕随之损坏。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是传统剪瓷雕工艺发展的黄金时期:首先,动荡时期遭到破坏的传统建筑需要翻修,大量的翻修工作为剪瓷雕艺人提供实践机会;其次,东山籍海外华侨为家乡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回乡兴办工厂,大力修建传统建筑,为剪瓷雕艺人的创作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最后,当时管理传统建筑事务的理事方不仅对建筑要求较高,对剪瓷雕制作质量也严格把关。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东山剪瓷雕工艺得到充分的发展,涌现出如林少丹、孙齐家等优秀艺人,并留存大量的优秀作品。如东山关帝庙剪瓷和东山宫前村天后宫剪瓷(图1),均是艺人在尽可能地保留建筑原貌的同时,重新创作出的精品。林少丹、孙齐家两位艺人皆出生于东山泥瓦匠世家,自小学习国画,在二人的剪瓷雕作品中能够看到国画的影响(图2)。在二人的带领下,东山传统建筑逐步恢复昔日的样貌。
东山传统剪瓷雕工程的运作模式为班组承包制,一座建筑的剪瓷雕由一个班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20世纪70至80年代,东山主要有两个班组,分别以林少丹和孙齐家为主事人,负责承接工程、剪瓷雕设计和分配工作等事务。在巅峰时期,各班组内最多有十几人,成员均为二人的学徒。在剪瓷雕工程量较大时,主事依据班组内成员对工艺的熟练度和掌握度分配工作。以东山关帝庙为例,关帝庙为三进制,主殿剪瓷雕工程由林少丹主持,太子亭及二殿工程由孙齐家主持,两个班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关帝庙剪瓷雕工程。
图1 东山宫前村天后宫主殿屋脊剪瓷雕全景
图2 东山宫前村天后宫“水浒传”连环画剪瓷雕
传统剪瓷雕工艺主要有五个步骤,依次为绘稿(图3)、剪瓷、塑坯、粘瓷、彩绘(图4)。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剪瓷雕的制作工艺进入新的阶段,制作材料发生变化,传统剪瓷雕的制作方式因此有了相应的改变。
依据剪瓷雕制作工序,将传统剪瓷雕制作与现代剪瓷雕制作进行比较:传统剪瓷雕在制作之前,艺人会使用毛笔、墨水和宣纸,依据建筑理事方的要求,一笔一画绘制设计图。现代剪瓷雕在制作之前,一方面因剪瓷雕各类造型形成固定样式,艺人制作时依据前人设计的样式制作;另一方面为缩短工期,艺人较少预先绘制设计图。尺寸较小的剪瓷雕直接进行制作。如遇到屋脊卷草之类大型的剪瓷雕,则用马克笔在塑料布上画出大致图样,在塑坯时覆盖在泥料上打样。这种“依样画葫芦”的制作方式使当下大部分剪瓷雕艺人缺乏创作能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绘制设计图是最关键的一步。创作者将构思绘于纸上,通过绘图整理制作思路,也为后续的制作提供参考。东山剪瓷雕艺人孙齐家在世时,常绘制线稿以加深对剪瓷雕造型的理解。如今大部分艺人未对剪瓷雕造型进行深入研究,较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图3 绘稿(东山剪瓷雕艺人孙齐家绘制)
图4 传统剪瓷雕制作工序图图片来源:潮州嵌瓷博物馆
传统剪瓷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敲瓷;二是剪瓷。传统剪瓷雕采用的材料为瓷碗,又称作碗料,是潮州地区陶瓷厂专门为剪瓷雕制作生产的瓷碗。碗料为纯色釉瓷碗,利用模具制坯烧成,大小与普通日用饭碗相同,厚度大约为1 mm。用腻子刀轻轻敲击碗身即可击破,在击破碗料后,利用特制的铁钳在碎瓷片边缘不断修剪,得到制作时使用的瓷片。如今东山除少数艺人仍然坚持完全使用碗料制作外,大部分艺人采用的是陶瓷工厂生产的构件。构件种类丰富,有人物头部、屋脊卷草等造型。同碗料的烧造工艺不同,构件由淋搪工艺烧造而成。淋搪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搪瓷工艺,将陶瓷坯体直接浸入釉面以下,取出片刻后,用拖边机揩边,烘干后烧成。在制作方式方面,淋搪构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瓷片的制作方式。传统剪瓷雕的瓷片需要艺人手工制作,手艺娴熟的艺人虽能够快速地在一分钟内完成一片瓷片的剪制。但一项剪瓷雕工程至少需要上万片瓷片,艺人在瓷片剪制上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淋搪构件不需要艺人加工,只需拼接装置即可。在制作效率方面,传统瓷片制作因所需时间较长不占优势。在作品艺术表现力方面,传统剪瓷雕建立在艺人对剪瓷雕造型理解的基础之上,将不同形状的瓷片粘贴、拼接、堆叠,利用瓷片的体积以及瓷片之间拼接构成的动线巧妙地加强造型结构和动态,为作品增添缤纷的色彩,整体灵动且富有生气;而淋搪构件剪瓷雕由工厂批量生产,造型千篇一律,且制造厂商在生产时没有对剪瓷雕造型的深入了解,仅大致地临摹外形,造成剪瓷雕形象脸谱化,构件拼装完成后,动态关系不明确,部分构件拼接处衔接生硬(图5)。因此,传统剪瓷雕最后达到的效果要优于现代剪瓷雕。
图5 传统剪瓷雕武行人物与现代剪瓷雕武行人物对比(左为传统剪瓷雕;右为现代剪瓷雕)
传统塑坯步骤使用的主要材料为蛎灰、红糖水、麻丝等材料混合制成的灰泥,东山当地称其为糖水麻丝灰。中国传统建筑多以石灰作为建筑材料。沿海地区因石灰资源匮乏,常以蛎灰替代石灰。蛎灰即牡蛎壳灰,同石灰性质类同,用途广泛,在建筑中,能够“固舟缝”“砌墙石”“垩墙壁”等。剪瓷雕艺人购买到大牡蛎后,将牡蛎去肉与煤饼堆叠在一起煅烧,煅烧后磨碎,筛出不同粗细的蛎灰之后,将蛎灰与红糖水、捣烂的麻丝混合制备成灰泥。塑坯时运用灰塑技法,首先粗略地塑出大致形体如人物头、手、皮肤等,需要细致刻画的部位,则附上较为细腻的灰泥进行塑造。如今东山地区塑坯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水泥。水泥加水就可产生粘性,同蛎灰需要添加红糖水和麻丝增加粘性和稳定性相比,更加稳定。水泥凝结硬化速度快、强度高、耐水性强;蛎灰硬化速度慢、强度低、耐水性低。东山地区气候温暖多雨,每年7月至10月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暴雨和大风的侵袭,蛎灰作内坯制成的剪瓷雕同水泥制内坯的剪瓷雕相比,坚固性较低。相比之下,水泥性能较好,塑坯的精细度与蛎灰相差不大。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大牡蛎数量减少,价格水涨船高,小牡蛎极难制备出足量的蛎灰。剪瓷雕艺人在考虑到材料稳定性和经济问题之后,选择水泥替代灰泥。因此,水泥成为当下剪瓷雕制坯的主要材料。
传统粘瓷步骤即粘贴瓷片的过程,将剪制好的瓷片粘贴于半干的灰泥上。瓷片依据造型特点分布,如图5中的武行人物,参考潮剧和京剧中的人物造型。戏剧人物行头复杂,因此使用的瓷片类型多样,且分布紧密,艺人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制备形状各异的瓷片,粘瓷时也需大量时间逐片粘贴。如今体量较小的剪瓷雕采用淋搪瓷片直接粘贴于未干的水泥上;体量较大的剪瓷雕,则采用一体成型的淋搪构件(图6)。艺人不需要制作内坯,只需将构件固定于建筑的相应部位即可,与传统粘瓷需艺人一片一片粘贴瓷片相比,工程量大量缩减。
经过之前的四个步骤,剪瓷雕造型完成,需要进行最后的装饰——彩绘。传统剪瓷雕中如人物的皮肤颜色、面部五官、衣服褶皱和纹饰等细节,皆用彩绘绘制。彩绘颜料为矿物颜料加熟桐油调制成的色料,以毛笔进行勾画、上色。待颜料干透后,装置于传统建筑中。如今使用的淋搪构件出厂时就已附彩,不需要艺人彩绘。传统剪瓷雕经过风吹雨淋,彩绘处容易剥落,难以长时间维持;现代剪瓷雕采用的构件经过高温烧制,色泽能够保持较长时间。传统剪瓷雕彩绘运用不同形状的线条呈现剪瓷雕的动态,同时带来一定装饰效果,对剪瓷雕最终效果呈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现代剪瓷雕因是工厂批量生产,细节为机器印制,形象单一。
通过对于传统剪瓷雕制作和现代剪瓷雕制作的对比可以发现,传统剪瓷雕以纯手工的形式完成制作,使用材料较多,制备材料的过程繁琐,耗费工时长,总体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最后能够达到精巧、生动的艺术效果;现代剪瓷雕因为淋搪构件、水泥等工业材料的出现,使用材料少,制备材料过程简单,耗费工时短,总体花费的成本较低,但最后造型呆板,色彩过于艳丽,在艺术效果上难以达到传统剪瓷雕的高度。或许因为当下建筑工程普遍追求低成本、高时效,东山当地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在翻修时,优先选用淋搪构件制作剪瓷雕。久而久之,东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再也难以见到传统剪瓷雕的身影了。
艺人选择使用工业产品代替传统剪瓷雕工艺,使传统剪瓷雕工艺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首先,大部分艺人为快速获得经济收入,以淋搪构件替代传统碗料制作,传统剪瓷雕工艺丧失在剪瓷雕行业内的主流地位。其次,工业产品的使用缩减了人工成本,所需人力的减少增大了剪瓷雕艺人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剪瓷雕艺人面临着待业或失业的状况,为了维持生计,只能转行。行业就业情况的不乐观导致大部分剪瓷雕艺人流失,年轻一代愿意踏入剪瓷雕行业的人较少,传统剪瓷雕工艺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
剪瓷雕制作工具主要有灰匙、铁钳、腻子刀等(图7)。灰匙和腻子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较容易获得。剪制瓷片的铁钳为东山当地定制的工具。铁钳的咬口呈“S”型,咬口一边适用于瓷片的咬合剪制;一边适用于瓷屑的“出料”。对传统剪瓷雕制作而言,剪瓷工序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剪瓷工具的铁钳不可或缺。如今,使用传统剪瓷雕制作方法的艺人较少,对铁钳的需求减少。在东山市面上,售卖铁钳的店家几乎消失。铁钳一旦损坏,很难重新购买。工具的缺失致使传统剪瓷雕工艺难以被完整地传承。
为满足城市扩张和现代生活发展的需求,以实用性为主的现代建筑日益增多,寺庙宫观等传统建筑则退居次要地位。东山地区除了对已有的传统建筑进行定期修缮外,几乎不再以传统风格建造新建筑。传统建筑工程的减少是剪瓷雕艺人失业的另一重要原因。艺人无处施展技艺,传统剪瓷雕工艺的发展空间大不如前。
传统剪瓷雕传承方式为“学徒制”,学习周期为三年至五年及以上,学习的主要内容为传统绘画、敲瓷、剪瓷、灰塑等基础内容。在教育未曾普及的年代,迫于生计,大部分学徒十几岁入行。学艺过程中,学徒需自己承担生活费用,加上学艺内容的复杂和繁琐,生活较为艰苦。如今剪瓷雕的传承方式依旧沿袭“学徒制”,在三至五年的学艺过程中,学徒们仅能够掌握剪瓷雕基础制作方法,很难将技艺提升到一定高度。在出师后,承接工程时优先选用工业产品以弥补自身技艺的不足,这是当下大部分艺人选择工业产品的另一原因。传统剪瓷雕工艺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当代剪瓷雕工艺水平不如上一代艺人,出现工艺水准大幅下降的局面。
从传统剪瓷雕工艺所遭遇的危机来看,传统制作方式与工业发展之间的矛盾造成传统剪瓷雕工艺传承、发展和保护工作无法完整进行。如何既能保留传统工艺的优势,又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现代工业技术相适应,是剪瓷雕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剪瓷雕工业产品的应用状况,反映了现代生产与传统工艺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作品的精致度降低,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使用传统工艺方式制作的剪瓷雕工艺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经济效益落后于时代追求,无法持续发展。剪瓷雕工艺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将传统工艺与工业产品的优势结合。
(1)要保持传统剪瓷雕的制作水准。工业产品的弊端在于没有深入理解剪瓷雕的造型,仅模仿外观,极度追求色彩的艳丽。因此,遭到一些传统艺人的抵制。欲改善工业产品生硬刻板等弊端,对剪瓷雕工艺有追求的艺人应积极与生产构件的工厂合作,给予工厂技术指导,使工业产品能够符合审美需求。
(2)要充分发挥工业技术的优势。现代工业技术相较于传统手工制作方式,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传统剪瓷雕使用的碗料大小有限,工业技术的介入,能够制作出大小各异的瓷片,满足不同体量的剪瓷雕制作。传统剪瓷雕使用彩绘绘制细节后使得作品更加精致。但剪瓷雕通常装置于户外,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色彩和细节难以维持。通过现代技术,能够将色彩和细节留存的时间延长。
传统剪瓷雕的载体为传统建筑,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距离。若保留传统形式,很难将其与现代生活联系,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一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除依靠传承人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因此,必须加深人们对剪瓷雕的印象,扩大剪瓷雕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使其与现代生活更加贴近。
扩大剪瓷雕艺术影响力的方法有以下二点:
(1)扩大剪瓷雕的应用范围,将工艺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已经是众多传统工艺实现转型的方法之一,如制作一些案头小件的剪瓷雕工艺品或将剪瓷雕作为一种设计符号,投入到日用设计或生产当中。传统剪瓷雕的主要造型有戏剧人物、民间传统故事人物、花鸟、传统纹饰等,造型较为传统,适应于传统建筑环境,与现代建筑环境难以兼容。剪瓷雕在设计造型时可考虑现代建筑的特点,如将剪瓷雕制作方式应用于商标的设计或室内装饰设计,使造型能适应现代建筑环境。
(2)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引入不同的社会力量,扩大剪瓷雕的受众范围,如与高校合作,在当地高校美术系开设相关体验课程,将剪瓷雕技艺纳入主流教育范畴,由单一的师徒传承模式转变为“学院制”与“学徒制”双线并行,解决剪瓷雕人才资源匮乏的窘境。
东山剪瓷雕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将剪瓷雕第四代传承人孙丽强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仅依靠一位传承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东山当地的其余技艺传承人同样值得关注。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剪瓷雕传承人符合国家法律的社会福利,鼓励群众加入剪瓷雕行业。非遗及其传承人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国虽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非遗传承人提供资金补助。但对于庞大的非遗保护事业,政府资源的支持力度毕竟有限。对此,政府可引导社会企业进入剪瓷雕保护事业中,吸引私人企业和地方资本的资金支持,缓解政府的压力。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政府在“非遗保护”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没有政府的介入,非遗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力的推进。政府可以充分调动社会的综合力量,与社会各界共同扭转传统剪瓷雕工艺逐渐衰弱的趋势。
[1] 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东山县志[M]. 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4.
[2] 孙培贤, 卜俊, 唐刚. 工业化环境下的东山剪瓷雕可持续发展研究[J]. 工业设计, 2019, 14(6): [4] 124-126.
[3] 王振飞. 工业文明下的技术文化反思[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 14(11): 77-78.
[4] 裴杰. 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 人民论坛, 2019, 25(5): 136-137.
[5] 高蕾. 传统手工艺的危机及文化转型研究[D]. 西安美术学院, 2018.
[6] 李兵. 民间艺术研究的视野与方法[J]. 美术, 2018, 68(7): 148-149.
[7] 吕静, 薄小均.“非遗”传承人保护政策的在思考[J]. 东南文化, 2018, 33(6): 6-10.
Survival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under Industrialization -- a Case Study of Cutting and Carving Porcelain in Dongshan of Zhangzhou
CHEN Liping, ZHENG Jianqi
(Jingdezhen Ceramic I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Jiangxi, China)
Cutting and carving porcelain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traditional crafts in southern Fujian, and its creation process contains the infinite wisdom of ancient folk artists in thearea. It has earned aplace in Fujian provinc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in 2006. Howeve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utting and carving porcelain technology gradually went into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now at the risk of fading from the public sigh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Dongshan cutting and carving porcelain technique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the present as an example. By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current cutting and carving technology, and combining the interviews with artists and relevant materials, the author hopes to have a more object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vival dilemma of traditional crafts in modern society.
cutting and carving porcelain; Dongshan; traditional craft
TQ174.74
A
1006-2874(2020)04-0053-06
10.13958/j.cnki.ztcg.2020.04.012
2020‒04‒05。
2020‒04‒10。
陈丽萍,女,教授。
2020‒04‒05.
2020‒04‒10.
CHEN Liping, female, Professor.
9854957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