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祁腾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无论年龄大小都必须主动参与。对初中化学而言,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相关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并对怎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意识;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就是环境破坏严重。如今,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环保需要全员参与,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对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更是每位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呢?怎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这是相关教师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怎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
环保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污染必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破坏与影响,更是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一名健康的中学生而言,培养环保意识更具有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从小培养环保意识,为参与环保奠定基础
环保是全球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全球人类共同参与的重要项目。初中阶段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能够让学生从小树立参与环保的思维,从小爱护环境的理念,为长大后参与环保奠定基础。
(二)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
随着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学校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更关注所培养人才的环保素质。在思考学生是否具备环保意识,是否具备运用自身能力处理环保问题的能力。尤其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环保意识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需。
二、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非常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许多教师也在不断尝试,但是效果不佳,其培养措施还需要不断探讨。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一)以教材为途径,树立环保意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化学知识,还必须要将环保教育融入进去。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材是教学根本,更是整堂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要立足教材,与环保常识结合,联系污染事例,积极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比如在开展“空气”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与大气污染上,应该多提一些问题,比如现在哪些成分在空气中增加,这些成分会带来什么后果等。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内容,通过讨论而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教学,学生不但能够了解大气污染原因,还能认识到污染的危害,逐渐培养环保意识。还可增加一些数据,比如世界上因环境污染每分钟大约死亡28人,每年因环保问题就会有1500万人丧生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复利用,开展环保教育
化学属于一门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观察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实验现象,可以提高化学知识的直观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许多实验都会涉及有害、有毒的物质。因此,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化学实验中,是一种重要措施。
比如在演示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可用一只10 mL注射器替代试管,只需吸收0.1 mL浓硝酸,观察其现象。将废弃物装入到固定容器中,然后吸入空气,观察气体从无色变成红色。改造后,实验中就能降低药品用量,而且还可防止排出有毒气体。完成实验后,要提醒学生必须要处理好废弃物,让学生逐渐养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三)规范实验,养成环保习惯
对化学而言,实验时间占比较大,因此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更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环节。教学必须要结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很多化学实验中,所生成最终产物中都含有有害气体、固体及液体等各种生成物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实验时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初中化学实验常常是观察实验反应现象,以此来探讨物质性质,药品用量不会影响最终结果。因此开展教学时,不管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提倡用药微型化。微型化不但减少污染,还节约药量。比如在开展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碳是持续产生的,因此让学生制取前要做好收集准备;要实现实验、收集一气呵成,不断降低用药量,降低污染。结束实验后,要求学生不能乱扔废物、废液,要倒入固定的容器内。通过这种要求,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志才.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4(8).
[2]毛鹤明.例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教研,2015(5).
[3]王福.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教研,2018(23).
编辑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