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影响下,初中物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际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然界产生更清晰的认知,也能促进其物理思维的形成,使其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探究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构建个性课堂,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较好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探究能力
物理属于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初中物理也是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就当前物理教学来讲,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素质培养有所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也使初中物理教学受到了负面影响。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1]。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未能充分重视探究教学
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过程中,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但是相关调查显示,教师教学中讲授时间通常会占据课堂中的大半部分,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难以进行探究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多样化,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二)忽视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数只是重视对课堂知识的讲授,会将所有问题都讲清楚,学生缺少在课堂中提问和思考的机会,在此情况下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便会受到限制。同时教师缺少对情境化问题的创设,以至于学生观察问题与发现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难以提出比较有建设性的问题。
(三)未能重视探究性实验
多数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中都比较重视实验的实施,但是多数实验都是验证实验,探究实验比较少。验证实验对于初中生来讲,启发性比较强,但是探究性却相对较弱,难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对探究内容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验证实验过程中,一直是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当前物理实验需要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实现探究能力的增强。
(四)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机会较少
物理实验是进行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在实验中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能构建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实验中,学生能够实现对仪器选用、结果分析、实验过程的探究,体现探究学习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设计,学生在学习时将会更充满热情,也能感受其中蕴含的乐趣。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
兴趣是能动意识发挥的重要动力,当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时,才能以积极、主动状态进入物理学习中,并且主动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需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实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进而为自主实践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还有一点就是,光在折射时,光路可以逆转。为了使其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为学生呈现光线在不同介质时的折射情况,然后让学生对教师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在总结不到位的情况下,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的方式的运用,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提升自身探究能力,也能实现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二)加强对问题的重视
提问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提问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将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教学进度做出适当调整,同时学生也能在答题中使自身思维更加活跃,强化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给予问题充分重视,将课堂中讲授的内容作为基础和前提,向学生提出具有开放性与启发性的问题,进而使其物理学习思维得到更好发展。同时在问题驱使下,学生的探究欲、求知欲也会变得更加强烈,积极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进入自主探究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们比较喜欢在比较安静的地方进行学习或者是休息,在这样的环境中比较容易保持心情舒畅?为什么当人处于比较嘈杂的环境时,便比较容易感觉心情烦躁?”学生可能会回答嘈杂的环境会影响我们学习和生活。进而教师可以再次提出:“你们知道嘈杂环境与噪音有关吗?怎样才能使噪音得到有效控制呢?”学生可能会回答道做好防止噪音的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肯定,然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导入。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较大程度的调动,也能使其在学习中对问题进行自主自考,实现对其探究能力的调动,并且实现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就初中物理来讲,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复杂,初中生在学习时会感觉到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划分小组时四到五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自主交流、讨论和探究,进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彼此之间实现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促进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综合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2]。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北方冬天汽车的轮胎要更换成雪地胎?为什么在溜冰的时候需要使用冰刀或者是带有滑轮的溜冰鞋?”当学生获得探究性问题之后,会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成员之间积极表达自身观点与想法,实现各抒己见,并且在较短时间内便得到相应结论。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不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还能使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增强自身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利用生活现象构建学习情境
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便需要激发其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使其对问题充满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亲切感,如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出阵阵的响声。如曲高和寡的原因是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超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是由于液体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就破裂,声音较大,而沸腾时,水温上下相等,气泡升到液面时才破裂,声音较小。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雪时放出热量,而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因而空气的温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等等,当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之后,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会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联想到身边出现的一些生活情况,然后将其与物理知识融合在一起,如四两压千斤是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长,那么“四两”压千斤完全可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得到较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相应提升,进而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增强。
(五)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时,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中掌握相应学习方法,进而使自身整体学习更加高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一味讲授知识,而是应该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促进其在实际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如在对实验进行探究学习时,需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在现象中得出相应结论。在此过程中,对过程的反思,能够使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更好培养。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自主评价或者是由他人进行评价,进而深入了解物理问题在探究中使用的理论依据与原理,并且能够在探究中将自身想法与观点充分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在探究结束之后,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
总之,自主探究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能践行素质教育与立德树人理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实现理念上的转变,综合运用趣味性教学,引导学生反思,实施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9(81):136-137.
[2]陈飞.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文理导航(中旬),2018(10):38,46.
編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