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基础

2020-08-06 14:37秦继伟
现代交际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秦继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与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源远流长。这正是得益于其深厚的价值基础,这个价值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仁爱诚信为特征的个体价值基础、以人本正义为特征的社会价值基础和以和合大同为特征的国家价值基础三个层面。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夯实这三个层面的价值基础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仁爱诚信 人本正义 和合大同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1-023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沉淀下来的物质财富精华和精神财富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智慧最基本的元素和最珍贵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源远流长,正是得益于其深厚的价值基础。只有夯实这个价值基础,才能使它长盛不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传承五千年,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有坚实的价值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础主要蕴含在仁爱诚信、人本正义、和合大同这三个层面。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夯实以上价值基础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仁爱诚信为切入点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体价值基础

仁爱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体层面的价值基础。仁爱是我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儒教的核心思想。在几千年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仁爱构成其核心价值的基础,大同、仁政等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得以拓展与升华的。“仁爱”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为把“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第二层为将“仁爱”作为实践生活的准则;第三层为将“仁爱”作为所要追求的高尚境界。儒家思想主张诚信与仁义并重。“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仁、诚、忠、恕、孝、悌、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念中,以“仁爱”为核心,构成维系传统道德、指导人们自觉行动的价值基础。诚信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古代涉及“诚信”的思想众多。孔子言:“人无信不立”。老子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认为,统治者若是不诚信,则会失去百姓信任。在老子哲学中,诚信是重要行为准则与价值支点。孔融让梨、郗公含哺、商鞅立木、李勉葬银等故事,一代代中华儿女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仁爱诚信”的道德准则。在个体主义文化盛行的当代,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诚信的价值基础,就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准则和精神追求蕴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尤其是在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诚信友善与文明和谐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内容,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仁爱诚信的讲求是高度契合的,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基础两者相得益彰。第一,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其上升到国家层面,看作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资源,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丢掉这个民族的“魂”与“根”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要持之以恒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文化强国的理念,持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快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切实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感召力,进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根基,夯实其价值基础。与此同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仁爱诚信和人本正义价值理念,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引起共鸣,并树立文化自信,进而科学、理性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第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借用传统文化的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作为基础。[3]价值观教育是以德育为先的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道德教化典故,在德育中广泛引用先贤典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传承经典可利用多种途径形式,如借助道德讲堂宣传道德模范及事迹、借助特定的民间节日及活动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民俗与文化、借用参观博物馆、文化馆、传统文化基地等形式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达到继承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目的。众所周知,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肇始春秋,绵延至今。每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河南郑州新郑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牵动着全球亿万炎黄子孙的心,承载中华儿女对新时代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拜祖大典,秉承“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宗旨,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崇尚“和合”理念的重要形式,拜轩辕的形式融入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体现着对历史的回顾,更昭示着炎黄子孙立足当下、胸怀世界的一种文化自信和坚定。

二、以人本正义为切入点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基础

人本正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层面的价值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将人民作为社会的根本。一方面,认为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承认“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也是价值观的主体,是宇宙万物的中心。《尚书》中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对这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中“民本思想”。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只有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动摇这一根本就会使国家不安宁。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维护公平正义,亚圣孟子在“生”与“义”的选择中“舍生而取义”,这是对正义的极力维护。我国历史上屡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涌现,他们正是受到人本正义价值观念的感召。在国外多元价值观念不断输入中国的当代,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人本正义的价值基础,就要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然要求人超越物,使人重新回到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心,这与传统优秀文化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念如出一辙,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基础的巩固。一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建设。一方面,努力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可分配的国民财富;另一方面,加快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在再分配中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的分配原则,最大限度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同时,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通过精准扶贫改善其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通过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丰富其精神生活,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要进一步完善德治建设与法治建设。不仅要发挥道德约束在维系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发挥法律在纠治严重违反公平正义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做到融情于法、德法并举。为此,国家要加大教育投入,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因贫失学问题,注重智力开发,推进科普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

三、以和合大同为切入点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国家价值基础

和合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层面的价值基础。和谐是古代中国提出的一个社会发展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大同则是古代中国力争实现的崇高目标。在对外关系上,中国一向讲究“协和万邦”与“以和为贵”,不以宗教民族的差异而敌视乃至侵略他国或他民族,而是主张所有民族、国家一律平等,和平共处。同时,坚持文明的多元化,不同文明之间应互容互鉴。在传统社会管理思想中,和合不仅是管理方法、管理工具,也是管理目标。和合管理是让管理方式要素从冲突差异到协调互补的过程,是新结构与新生命形成的基本方式,属于管理手段,通过和合管理途径,实现社会的和合,最终实现大同之理想与目标[4]。墨子与公输班论战、昭君出塞、文成入藏、郑和下西洋等都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热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大同理想更是这一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日益崛起,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当代,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和合大同的价值基础,就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作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不仅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为沿线国家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与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相符合,与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相得益彰,这正符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睦邻友好”的价值理念和“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一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坚持和谐包容。共建“一带一路”首先要做到实现民心相通,这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前提与基础。实现民族和谐就要坚持民族之间平等互信,以诚相待,相互包容,互利互惠,如此才能心灵相通,民意相通。同时,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及模式,加强多元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求同存异,促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让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开发与建设,进而以和合精神为纽带,与他国形成共生共荣的新型国际关系。二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开放式合作。“一带一路”秉承开放、合作及共赢理念,任何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都可参与进来,进一步形成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良好局面,通过“五通”改善广大落后国家与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其经济发展,跨入现代文明行列。通过“一带一路”平台,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让和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合大同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14-02-24)[2020-04-03].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53.htm.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5-05)[2020-04-0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3]赵丽媛,翟继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三重维度[J].学术交流,2019(11):94-101.

[4]张思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浅析[J].文化学刊,2019(12):131-13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