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基础内容占据大半部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学会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学会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从本质的角度来讲,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高度的贴合性,其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思维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深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较强特殊性的教学内容,由于采用普通的方法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尝试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切实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度。
关键词: 初中数学;引导;知识;运用;实际
一、 前言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更加强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本质的角度来讲,数学虽然是一个更偏重于理论的学科,但是,初中教育依然属于基础教育范畴之内,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数学知识,要让多数学生都具备基础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使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重视学生整体数学思维的培养
学科和学科之间不仅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思想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达成建立数学基本思维体系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化零为整,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数学思维,在此基础上,实现化零为整的教学。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渗透,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形成。所谓数学教学模型的建立,主要指的就是教师要将正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指的就是将各种现实的事物抽象成能够表达相应事物特征的概念,例如,三角、面、点、线等,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具体所指,但是从数学的角度来讲,这些事物又各有其特点,要从概念的角度加以规范,而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就是使学生能够具备使用数学思维来表达事物的能力。而数学推理能力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与此同时,它也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在于对一个已知并且成立的命题进行推理,在此基础上,判断另外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否成立,要引导学生从严谨周密的逻辑关系中提炼信息,引导学生找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后续数学学习活动的高质量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因式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虽然这部分知识难度较低,但是,数学问题的处理却十分烦琐,对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存在抵触心理,认为自己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算理即可,不需要进行大量练习。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首先,要引导学生寻找因式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因式分解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来推理数学领域中因式分解的相关概念,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将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借助课堂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引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切实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需要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动脑进行思考。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到自己的周围去寻找,看看哪两条线是平行线,哪两条线是相交线。在教学时间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相交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使数学知识能够真正走出课本,走向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积极效益。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为学生设置一些趣味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真正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不等式”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就可以有效改变以往书面作业布置的单一形式,通过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目的,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哪些领域会用到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它具有哪些便利性?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配合探究,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探究内容,下节课上课之前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对不等式知识学习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主动将相关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自身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 通过数学模型建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初中阶段的很多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而这些知识也都能被或多或少的应用于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解决。从初中生自身的角度来讲,虽然他们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发现能力还普遍有待提升,需要教师做好针对学生的引导工作。
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有一间房子,长比宽多4米,宽是长的一半,求房子的面积?除此之外,还可以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为基础,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两辆汽车行驶在不同的路上,他们从不同的地点出发,两辆车所需要经过的地域无论是在地形方面,还是在路况方面都各不相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一辆车要想与另一辆车相遇,需要怎么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还需要补充哪些条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创建函数,这比教师直接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问题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寻找条件,学习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课本。通过这一方法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 引導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应用相关知识
初中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例如,常见的银行利率问题,就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使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到银行中去进行利率调研,或是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对银行中的操作过程进行模拟,促使学生对利率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中国古代数学史上也有很多研究成果不仅巧妙,而且经典,例如,教师在针对勾股定理、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研究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这些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我国拱形桥的建筑、利用三角形稳定结构设计的建筑等,不仅能够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促使学生主动到生活中去寻找相关数学知识应用的案例,为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 借助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要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就需要确保自己为学生布置的教学任务既要能够面向全体,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由于班级中的不同学生在能力方面普遍存在差异,为了有效解决教学时间统一与学生学习要求不统一之间的矛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统计调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班级中的学生各有优势,有学生擅长计算,有学生擅长数据整理,还有学生擅长沟通,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组,使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够实现密切配合,去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统计调查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针对一些复杂的统计调查项目依靠单人的力量往往很难完成,这时就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而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其构建的教学场景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调查场景,在此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七、 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普遍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数学知识也不例外。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数学知识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颉霞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27.
[2]张正林.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的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29.
[3]李信任.初中教学中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2020(10):71-72.
[4]张大吉.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数学,2020(10):90-91.
作者简介:
蓝加青,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民族中学。